




随着十五运会赛事的进行,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成为了互联网上的新任网红,志愿者“小海豚”们也因为积极热情的“营业”而广受好评。据了解,十五运会的“小海豚”志愿者,不仅有来自内地的,更有不少来自港澳地区,他们说“就是想参与到大湾区的盛会当中来”。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潇静 贾典 图片:受访者供图
陈颂贤:
“希望能展现三地青年同心同行的模样”
在现场看到三地运动员共同点燃主火炬,真的非常感动,我觉得这就是我们粤港澳携手共进的象征。”提及十五运会开幕式上的点火仪式,陈颂贤很有感触。作为十五运会开幕式志愿者,陈颂贤全程参与了开幕式的彩排演练及正式演出,这场盛大的开幕式在他心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志愿者的“工作体验还不错”
以往都是以观众身份出现在CBA等赛事现场,对陈颂贤而言,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体育盛会中,这还是第一次。在他看来,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十五运会,不仅是一场重要的体育赛事,更是让大湾区同胞加深理解、拉近距离的好机会。“我是一个在广州读书的香港青年,课余时间我想亲身参与这场全国盛会,以志愿者的身份搭起一座沟通和友谊的桥梁,在为赛事出一份力的同时,也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展现我们三地同心同向、携手同行的模样。”陈颂贤说。
作为开幕式志愿者,陈颂贤在彩排演练及开幕式演出的日子非常忙碌。他早上7点多从学校上车出发,中午到场馆吃饭后开始彩排和培训,晚上结束后回到学校往往已经接近零点。
“虽然辛苦,但也还好,我们志愿者的休息和饮食都有保障,不需要连续工作很长时间,比如每半个小时我们‘小海豚’就会轮岗一次,不会让你一直在外面站着。”陈颂贤表示,成熟的保障机制让志愿者们在忙碌的工作过程中也能够得到有效的休息,“工作体验还算不错”。
开幕式上活力热情“火力全开”
开幕式当天,陈颂贤作为媒体服务志愿者,主要工作是引导记者的采访路线以及协调他们沟通需求。“记者的工作节奏很快,所以我们的工作量也是比较大的。”陈颂贤对当天忙碌的场景记忆犹新。这场融入了粤港澳三地文化的开幕式赢得了全国观众的关注和喜爱,能够帮助记者们顺利完成开幕式报道,让更多人看到全运会的精彩、了解粤港澳三地文化,也让陈颂贤非常有成就感。
在社交平台上,“小海豚”们在开幕式的工作被参加了彩排及演出的观众们广泛称赞。网友们表示,从集合安检到离场,时间很长,作为观众都会感到疲倦,没想到志愿者们还能在活动结束时饱含热情地欢送离场人员。面对这样的评价,陈颂贤非常开心:“笑对观众虽然是我们的工作要求,但也是我们发自内心想给这座城市增添一些暖心的事情,希望能给观众们留下好的印象。”
陈颂贤把开幕式放在了他志愿者岗位的第一志愿,也做好了应对一切困难的心理准备。他告诉记者,这个岗位的工作的确很辛苦,但对志愿者工作的热情让他一直“火力全开”,情绪非常高涨,直到活动结束后他才感受到累,“可能这也是大家觉得我们很有活力的原因之一吧!”
“这次的志愿服务工作,满分10分的话我给自己打9分吧!”在他看来,十五运会的志愿者工作不仅丰富了他的人生经历、增强了工作和沟通能力,也获得了其他参与者的认可,收获满满。
李语涵:
大学生运动员变身赛事“小海豚”
“可能运动员对体育盛会都会比较重视吧,我很开心能参与到十五运会的工作中。”李语涵是暨南大学金融专业的学生,是一名参加过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的游泳运动员,今年大三的她在十五运会主新闻中心担任志愿者。
志愿者岗位打开全新领域
作为一名从小往返于深港两地的香港人,李语涵对广东、香港都有很深的感情和羁绊。“我在香港读的中学,也在深圳居住过,大学又来到广州,可以说我对大湾区的很多城市都很熟悉,很希望能够为这些城市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十五运会由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在广州读书的她果断报名参加了志愿者选拔,希望能为十五运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经过多轮筛选与培训,她成功加入到十五运会志愿者“小海豚”大家庭,在位于广州的主新闻中心开启了自己的志愿者之旅。
今年上半年,她还是广东省大运会的参赛运动员,下半年就成为十五运会的“小海豚”,对这两种不同的身份,李语涵表示:“当运动员时希望自己能够发挥出更好的水平,心态上会更紧张;作为志愿者参加体育盛会,压力主要是希望能为大会提供更好的服务,相比之下没有了成绩要求,心态会更放松,也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体验赛事和当地文化。”
作为一名大学生运动员,李语涵最熟悉的是与赛场直接相关的岗位,但她也希望能够借此机会体验大型赛事运行过程中的其他流程。得知自己的岗位是主新闻中心志愿者时,李语涵开心之余也有一些忐忑:“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我需要学习和了解很多新东西,储备新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在她看来,这不仅是一次志愿服务经历,也是一个让她接触新行业、学习新知识的契机。
对广东潮玩、非遗有了更多了解
十五运会期间,李语涵主要服务于主新闻中心的媒体支撑服务组,这个小组主要承担向来访记者指引餐厅、联络对接、证件管理及协助他们参与、体验主新闻中心活动等任务,李语涵的日常是在潮玩区向记者们介绍潮玩展品、帮助他们完成集章护照的打卡任务并兑换奖品。
“能够向外地记者和工作人员介绍广东的美食、潮玩文化,感觉非常有意义。”在工作换班的休息时间,李语涵也会和其他“小海豚”朋友一起体验主新闻中心的非遗项目,让她对广东的潮玩和非遗有了更多了解。
主新闻中心的打卡集章换小礼物活动,吸引了很多前来报道十五运会的外地记者,每天11:30,兑换点都会开启当天的礼品兑换,这也是志愿者们最忙碌的时候。“大家都很喜欢一等奖的十五运徽章套装和一款‘小烧鹅’徽章,为了换到这些奖品,一开始是11点就有人来提前排队,后来变成10:30,再后来有记者10点就来等了!”她笑着说,这时候就需要志愿者们负责维持排队秩序和告知各个奖品的兑换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