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刘仑黄志坚为广州画院 形成了一个传统一种精神
日期:[2018-08-26]  版次:[A13]   版名:[收藏周刊·展览]   字体:【
■刘仑 红军过栈道

■刘仑 通讯兵

■黄志坚 腰鼓

■黄志坚 龙虬

刘仑 (1913-2013)

黄志坚 (1919-1994)

陈永锵张绍城方土回忆广州画院首任正副院长:

日前,“先生之风——刘仑·黄志坚艺术文献展”在广州画院·先生画馆展出,此次展览作为先生画馆开馆以来的第二回展览,将特别展出有关广州画院首任院长刘仑、首任副院长黄志坚的系列文献资料以及广州画院收藏的部分作品。广州画院院长方土表示:“这两位多才的前辈对后面的广州画院,形成了一个传统,形成了一种精神。”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广东画院副院长林蓝:

广州画院近年工作为“致敬先生,提携后学”

“先生之风——刘仑·黄志坚艺术文献展”展分为两个部分:“东江之子——刘仑”与“岭南风骨——黄志坚”,分别梳理了他们在艺术成就、社会担当等方面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以及两位建院老院长在广州画院初创时期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方土介绍称:“首先,他们真的是‘老院长’,他们当时筹建画院的时候,已经是年到花甲的人,刘仑先生更已是七十岁老人,而建立的画院,招进的画家都是三四十岁,因此,他们搭建的是一个年轻的画院,构成了一老一新的局面,雷坦的《卢沟桥狮》、刘仑的《红军过草地》分别被编进教科书。黄志坚笔下的木棉,则影响了陈永锵。这种‘新老传承’构成是广州画院的特色。另外,作为一位专职画家,不应该只具备一个本事,刘仑的作品涵盖了版画、油画、国画,而他国画题材更覆盖人物、花鸟、山水题材,这个本事是现在的职业画家所应该具备的。而黄志坚的理论修养很高,很有才,人物画很好,特别那幅《腰鼓》,非常精彩。这两位多才的前辈对后面的广州画院,形成了一个传统,形成了一种精神。”

目前位于水荫路的广州画院已经正式更名为“广州画院资深画家创作大楼”,而一楼也增设了“先生画馆”,画馆作为广州画院退休画家进行创作、展示交流、学术研讨等活动的重要场所,将致力于宣传、展示、推广与研究广州画院退休画家的创作成果,并通过举办系列高水平的美术展览与研讨交流活动,促进广州画院退休画家与社会各界的交流互动,丰富沙河顶文化艺术圈的文化生活。

广东画院党组书记、副院长林蓝用“致敬先生,提携后学”八个字形容广州画院近年的美术工作。

广州画院名誉院长陈永锵:

因为他们的引导和鼓励,我才能快速成长

近些天,我得知先生画馆将举办“先生之风—一刘仑·黄志坚艺术文献展”顿时换起了我对两位老先生的深深思念。我内心特别激动,从前跟两位老院长一起共事、相处的画面,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仿如昨日。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努力,画院才得以创立。

当初,刘仑老院长在接到组建广州画院的任务时,他已年近七十了,而且在美术界的名气也很大,可是他二话不说就扛起了这个重担,并且尽心尽责,未曾有任何怠慢。画院建立后,关于如何办好画院的问题,刘老集思广益,根据画院的实际情况,写了《办画院初探》,明确了办画院的四项原则,并且身体力行,积极推进画院的各项工作,也给了我们这些年轻一辈画家很多成长空间。后来,我从刘老手中接过画院的指挥棒,当时我的压力非常大,但心里暗自下定决心,一定不能辜负了老院长和大家的期望,无论如何也要把画院办好。

黄志坚副院长是一位非常有才气,也非常有修养的画家。他年少成名,但经历坎坷,虽搁笔二十余年,后来却创作了很多好作品。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与刘仑老院长一起组建广州画院。在画院举办的首次展览中,我们看到了他非常有气势的花鸟画作品,令人非常震撼,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天妒英才,黄老因病去世,早早地离开了我们。后来,黄老的夫人给我看了一批他生前未能完成的画稿,画得都非常好,但就差那么一点没有完成,非常可惜。所以我主动提议续写黄老这批画作,并为他在岭南画派纪念馆举办了一场花鸟画展。与黄老的这次隔空对话,对我也有很多促进。

我一直说,广州画院是成就我事业的一个转折点。在画院工作的十二年中,我一直很感激刘仑院长和黄志坚副院长,正是因为他们的引导和鼓励,我才能快速成长起来。他们为人、处事的风度,让我等后辈钦佩不已。

广州画院名誉院长张绍城:

刘仑版画对中国美术史有贡献,黄志坚文化学养高

从中国近代美术史的角度看,刘仑算是一位重要的人物,他涉猎多个画种,但对美术史发展最有贡献的,当数其木刻作品。现在来看,不但没有过时,还仍然保持着比较高的水平。他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前后创作的版画,就已有德国表现主义的味道,跟古元、李桦等相比,他的表现主义倾向更浓,在表现人物形象上,会更加夸张,他笔下的人物都赋予了人性,无论是抗战时期苦难的百姓,还是投降的日军那种厌战的情绪,都表达得比较充分。而1949年之后,他也有两幅版画是非常不错的,可以跟任何一个版画家的作品相比,一幅是《通讯兵》,另一幅是《红军过栈道》,这两幅版画作品,无论是构图,到形象,木刻的刀法,都已经达到全国水平,甚至达到了当时中国版画的最高水平。

相比之下,黄志坚的文化学养则比较高,年轻的时候在岭南大学毕业。他对古文与文学的研究非常深入,知识面广泛,我跟他讨论过古文《四书》,他可以一大段、一大段地背出来。他藏了很多书,广东美术馆专门为他设了藏书馆,全是他捐赠的书籍。

从绘画上,黄志坚算是正儿八经的岭南画派传承的弟子,他少年时期就跟黄少强学画,黄志坚在担任广州画院副院长期间,有两件作品入选全国美展,一件是《龙虬》,另一件是《海燕》。

尽管黄志坚对笔墨的控制,包括宣纸、干湿浓淡等方面的控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他已经具备了一个文人画家所必须具备的气质,他的国画跟赖少其晚年国画一样,都不追求笔墨的准确性,而是以气质取胜。

刘仑 (1913-2013)

著名国画家、第一代版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广州画院首任院长,广州市美协首任主席。

黄志坚 (1919-1994)

著名国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画院首任副院长、广州市美术家协会顾问。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