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北大硕士入职广州公交 一场城市与人才的双向奔赴
日期:[2025-08-02]  版次:[A04]   版名:[城事]   字体:【

黄奕霖

何郎志

当北大毕业生遇上广州公交,是种怎样的体验?日前,从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的黄奕霖在广州公交集团任职。他向记者感慨道,广东不仅经济活跃、竞争公平,还有满满的烟火气息,“适合追求自我成长与长期主义的毕业生们”。

今年初,广东启动“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截至7月中旬,已吸纳超过10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留粤来粤就业创业。无数像黄奕霖这样的优秀毕业生怀揣梦想奔赴南粤大地,在这片充满活力与机遇的热土上,开启了属于自己的职业新篇。新快报记者回访了入职广州公交集团的年轻人,还原这场城市与人才的双向奔赴。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彤 ■图片:受访者供图

“广东不仅经济活跃、竞争公平,还有满满的烟火气息。”

负责物业资源盘活开发

不要以为北大毕业生入职广州市公交集团,就是去开公交车,这样可就小瞧了北大,也小看了公交集团。

“我是北大环境与能源学院毕业生,比较关注新能源的应用,就业时也在考虑相关国企、研究院等单位。我所在的广州市公交集团,正推动新能源公交规模化运营、船舶电动化升级、光储充一体化及电池梯次利用,这些都是我比较关注的领域。”

黄奕霖目前在广州公交集团下属的广州二运集团有限公司工作,所在的板块是物业资源盘活开发,主要目标是从“迎合市场需求、盘活利用自有资源”入手,探索国有企业开发建设产业园区的商业模式和流程机制。“我们的工作正是希望能够不断提高产业园区建设运营的效能,并与市场各方保持紧密互动,共同谋求实现价值最大化。”黄奕霖说。

“感受到满满的引才诚意”

谈及求职过程,黄奕霖仍觉得非常贴心。“毕业季我有关注广东的‘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并向相关招聘活动、宣讲会投递了简历。我现在入职的公司很快联系上我,还组织了专场线下企业参访,让我们有机会跟集团领导面对面交谈。通过交流,我感受到广东和企业对于人才的重视与务实作风以及满满的引才诚意,也是我选择这个offer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求职到就业,黄奕霖感受最深的就是广州的人文关怀。“在我所处的黄埔区,一间30平方米左右的一居室,月租仅需1500元左右。同时,在离公司不远的珠村,仅15元就可以吃到优质的鸡肉、蔬菜和米饭,这在其他一线城市都是难以想象的。”据介绍,他所在的黄埔区还提供了丰厚的人才落户补贴,帮助他更平稳地实现从校园到工作的过渡。

“这里的环境适合长期主义者”

虽然才入职不到一个月,但黄奕霖已经快速适应了新生活。在企业食堂,他热情地向记者推荐广东传统美食——白切鸡。很多时候,在一天工作结束后,他还会去“自家”的健身房打个卡,“公司的硬件很好,帮助我更好培养运动和生活习惯,让自己得以快速适应新环境新工作。”

此刻,在企业战略导师、业务导师的指导下,他开始大胆追逐梦想。黄奕霖表示,未来3年或者更长时间都会在当前的公司奋斗,力求积累更多的技术与项目经验。“对于来粤发展的毕业生,我建议可以将更多的求职关注放在企业能够给予的个人成长空间而非单纯的薪资待遇上。广州的基础设施设备完善,医疗等资源丰富,生活便利且开放包容,代表着更清晰的发展路径、更广阔的发展舞台和未来机遇。这里的环境也适合追求自我成长与长期主义的毕业生们。”黄奕霖真诚说道。

“选择广州,既是因为这里充满活力、机会丰富,也因为它兼具速度与温度。”

招聘会上投出简历 马上受邀参观面谈

黄奕霖的校友、北京大学2025届公共卫生专业硕士毕业生何郎志也是通过“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来到广州的。她同样就职于广州公交集团,是领导力发展学院的专业人员。

“我是通过‘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春季招聘会(北京站)找到现在这份工作的。当时我在广州市国资委主办的北京大学专场招聘会上,向广州公交集团投递了纸质简历,没想到公司反应特别迅速,马上联系我并邀请我到广州进行线下业务参观和高层面谈,最终确定了意向岗位。整个流程高效而专业,让我更真切感受到了广东这片热土对人才的渴求和高效的引才机制。”何郎志说。

“百万英才汇南粤”计划下,有一系列针对应届生的住房补贴、落户支持、人才绿卡等政策。目前何郎志正在关注并准备申请相关补贴。她评价道:从流程设计到信息公开程度来看,整体体验是清晰顺畅的,让人感受到政府在真正为青年人才“松绑减负”,在执行上体现了“懂你、支持你”。

手握10份offer

最终选择速度与温度

此前,这位来自湖南邵阳的“辣妹子”手上一共有10份offer,之所以选择广州,既是因为这里充满活力、机会丰富,也因为它兼具速度与温度。何郎志表示,作为南方交通枢纽,广州拥有领先的公共交通产业体系。“而广州公交集团的开放氛围和人才战略更是让我眼前一亮,打破了我对国企的传统印象。这里不仅注重业务发展,更真正把人才培养和年轻人成长放在首位,提供了非常多宝贵的机会和资源,让我们能够大胆探索和实践。它是一支充满朝气、拥抱年轻人的团队。”

入职三周,何郎志的行程已然满满当当:她参与了公司业务学习、国际交流活动、校企合作和人才政策的研究支持等工作。“虽然刚入职不久,但我已经充分感受到这份工作给予我的广阔视野与实践机会。”

广州是一个

既可以闯,也能稳的城市

上周五,也就是何郎志生日的前一天,领导和同事们悄悄策划了一场小型生日会,给她和另外两位生日相近的同事一起庆生。“那一刻我觉得,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像是一群伙伴在并肩作战。这种用心和温度,让我非常想留在这里好好奋斗。”

何郎志向记者表示,广州是一个既可以闯,也能稳的城市。“未来几年,我希望能够持续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深耕,特别是在对外交流、组织发展、青年成长板块找到自己的专业优势。我觉得广州的城市发展节奏和我职业探索的节奏是高度契合的——它既不缺平台,也尊重个人成长的步调。如果你期待在一个包容的环境中积累经验、拓展视野,这里真的值得一试。”

企业说

“百万英才汇南粤”具有强大的品牌号召力

广州公交集团人力资源部技术经理、雇主品牌发言人吴绪瑶向记者表示,集团将广东省“百万英才汇南粤”计划视为吸纳优秀人才、支撑企业发展的重要契机。由集团牵头,根据意向院校,重点参加了广州和北京场次的活动。

依托“百万英才汇南粤”活动,吴绪瑶感受到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一是影响力更大,得到更广泛、更多元化的优秀人才关注,我们收到的优质简历更多。二是对接更精准高效,活动组织方在前期宣传、场地安排等方面提供了更专业的支持。三是氛围更热烈,人才质量更突出,我们明显感受到今年求职者整体素质和专业契合度更高,对来大湾区发展的热情也很高。”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该集团依托“百万英才汇南粤”计划,收到上千份简历,成功引进16名复合型人才,其中清北毕业生占比超50%,博士占6%,硕士达88%。

记者手记

一场相互成就的双向奔赴

公开资料显示,自“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高规格高质量举办春季大型综合招聘会、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省领导带队赴全国8个重点城市招才引才,开展系列专题招聘活动,引领推动各地各单位组织各类常态化招聘活动4000多场,目前已吸纳超过100万名应届高校毕业生留粤来粤就业创业。

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串数字,更是数字背后的信任:政府愿意把最好的资源给青年,青年愿意把最热的梦想给城市。当黄奕霖在办公室改PPT,当何郎志参与国际交流活动,他们不再只是“求职者”,而是这座城市的“合伙人”。

广东目前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1900多万户经营主体、830多万家企业,对各类人才无比渴求,为人才发展也提供无限可能。广东与省内外高校毕业生和各类人才,将是一场相互渴望、相互成就的双向奔赴。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