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古代诗歌中的“言外之意”
日期:[2019-03-16]  版次:[A15]   版名:[文化]   字体:【

●钟梓欣

“言外之意”意为没有在话里明说,而是通过暗示手法表达出来的真正意思。该词出自宋·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在欧阳修的理解中,言外之意是超出耳目之限,靠心目才能感知的言语意义,是能让感觉与观念超越与升华的修辞方式。

一、关于言意的诗论

在古代的诗歌理论中,言外之意是一种很重要的修辞方式。刘勰云:“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很多诗人为了求得隐秀的诗情,都去追求言意关系的突破,以增加诗歌的内涵。唐代的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提出诗的“韵味说”。韵指诗歌应具有言外之意,具备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的艺术特点,这样才能拥有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的醇美。宋初的梅圣俞认为,好诗“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南宋的严羽于《沧浪诗话·诗辩》中写道:“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玲珑剔透,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可见言外之意逐渐成为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审美基点。清代诗论家叶燮在《原诗·内篇》中写道:“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他认为诗的精妙之处在于其中蕴藏的言外之意,用有尽之言来表达无尽之意大大增强了诗的可读性。

二、托物言志的传统

言外之意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通常会借用比喻或象征等各种修辞手法,以此喻彼,托物言志,寓情于物,在描写具体事物的时候暗中赋予它们另外的内涵,借自然界的物体寄托人类的思想情感,达到情景交融的状态,构成别致的语境,使言外之意表达得自然不着痕迹。在古代文学中,富含言外之意的修辞现象比比皆是。屈原在《离骚》里以“香草美人”象征美好的高尚的人品等。他所追求的人格美并非是抽象的,而是具体渗透并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中。在香草美人的具象中,屈原的人格得以立体化。

孔子开启了以松比德的传统。他在《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以松柏不畏严寒象征君子刚正不阿的高蹈人格。孔子对言外之意的使用影响了后世文学的表达。《荀子·大略》延续了孔子对松柏之德的推崇:“君子隘穷而不失,劳倦而不苛,临患难而不忘细席之言。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无日不在是。”松柏自此成为中国古诗里赞誉君子之风的重要意象。建安七子之一刘祯的《赠从弟三首》中云:“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风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表面上是在描绘松柏不畏严寒的风姿,实质上是要勉励堂弟要学习松柏的独立自持,不要轻易被外界动摇本性。除此之外,还有山涛以“肃肃如山下松,高而徐引”一话赞扬嵇康的体态和人格如挺拔的孤松傲然挺立。

三、委婉含蓄地表意

除了托物寄怀,中国古代文人还会利用言外之意的委婉特性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唐代诗人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道:“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这两句诗字面意义上是写诗人临流自鉴,想过渡但是却没有舟楫可乘;临渊而羡鱼,但是缺少垂钓的工具。但是实际上表达了诗人想出仕的野心,写得含蓄,不直白求荐。《书·说命上》:“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诗人希望有舟楫援引,所借用过的典故与望洞庭湖密切结合,极为自然而融化无迹地传达了诗人对张丞相的祈愿。

言外之意不仅可以暗含请求之意,还可以用作示意婉转的拒绝。据《晋书阮籍传》的记载,阮籍曾经登上广武城,观看当年楚霸王项羽与汉高祖刘邦交战的遗址。结合当时朝廷召他去当官而他推辞不去的情况,可以看出阮籍是在借古讽今,借对刘邦的鄙视而表达对专权的司马氏集团和曹氏傀儡政权的不满。

四、赋诗以抒情感怀

当不能直抒胸臆的时候,诗人往往会将满腔的激情与怨愤、对前途功名的渴求、人生的无常等诸多感慨透过言外之意抒发出来。言外之意可以提高文学的感染力,使艺术境界进一步提升。曹操写《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看似写的是酒酣耳热的宴会之乐,细看却是在感叹时光飞逝,抒发希望尽快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在《龟虽寿》中,曹操写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现出他老当益壮、志在千里的积极进取精神,抒发了建功立业、永不停歇的豪情壮志。曹操的诗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达到了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继承了其父曹操的文思,曹植也曾经写过包含言外之意的诗作。“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在《白马篇》中描写边塞游侠儿捐躯赴难、奋不顾身的英勇行为,表达了自己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展示英雄捐躯为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境界。

通过运用言外之意,曹植曾成功地救自己于水火之中。面对兄长曹丕让其七步之内作诗的命令,曹植的诗句应声而来:“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临危不惧的气度与横溢而出的才华,让他享有“骨气奇高,辞采华茂”的盛名。正是当时的文人多像曹操和曹植等人慷慨激昂而文思郁致,才使建安文学有刘勰所言的梗概多气。

古诗一般表现为绝句和律诗的形式,绝句只有四句,而律诗也不过八句。虽然篇幅短小,但是诗歌中所包含的韵味、为读者带来的启发性远远超出篇幅的限制。而且个中的韵味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不同时代的人可以从古诗中读到不同的感受,品味到的言外之意无穷无尽。一览无遗的作品未免空洞无趣,只看表意的读者也只能品尝浅显的诗意。

在接受美学看来,文学作品里的不确定性和空白形成了“召唤结构”,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将空白填补起来。读者并不是被动接受,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形象记忆、情绪记忆对诗句加工、填补、拓展,从中发掘诗歌的无穷意蕴。懂得鉴赏的读书不会辜负诗人的深意,可以读懂班婕妤秋扇喻己,物我双关的绝望心情;从王维的诗中发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双重审美意境;从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感受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绝对沉寂心境……在诗歌当中,言外之意不仅可以表现为隐含的真意,还可以通过读者的想象表现为象外之趣,弦外之音。这不仅体现了中国诗歌与音乐、绘画艺术有相同的美学观念,还体现了诗歌语言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强大张力。

(作者是广州大学人文学院2016级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