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特朗普和金正恩在板门店会面
日期:[2019-07-01]  版次:[A14]   版名:[天下]   字体:【
■6月30日,在板门店韩方一侧,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中)、美国总统特朗普(左)和韩国总统文在寅共同会面。

“我们在板门店这个象征南北分裂的地点握手,表明朝美展现出与过去长期敌对关系完全不同的面貌。”

——6月30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谈前如是说。(新华社)

据新华社电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和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6月30日在位于朝鲜半岛非军事区的板门店会面。

两人握手,一同跨越韩朝军事分界线,进入朝方一侧;特朗普因而成为朝鲜战争停战以来踏上朝鲜国土的首名美国在任总统。

跨越分界线

韩国总统文在寅6月30日上午在总统府青瓦台会晤特朗普,持续大约一个小时。

会晤结束后,文在寅在联合记者会上宣布,特朗普和金正恩同意在板门店会面。文在寅说,这将是《朝鲜停战协定》签署66年来美国和朝鲜最高领导人首次在板门店会面。

特朗普说,他和金正恩的会面“可能是朝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

记者会结束后,特朗普搭乘总统专机“海军陆战队1号”直升机前往非军事区。他出发前告诉媒体记者,期待见到金正恩,“握手并问好”。

特朗普抵达后,先在文在寅和驻韩美军官员等人陪同下来到一处观察哨并听取汇报。电视画面显示,特朗普穿深蓝色西装、系红色领带,向朝方一侧眺望,没有使用望远镜。

当地时间15时50分(北京时间14时50分)许,特朗普和金正恩见面。两人握手,一同跨越韩朝军事分界线,进入朝方一侧。稍后,两人再次跨越军事分界线,来到韩方一侧,在“自由之家”与文在寅会面。

特朗普称赞他和金正恩的“友谊”,说跨越军事分界线“感觉相当好”,能成为踏上朝鲜国土的首名美国在任总统是“莫大荣幸”。

金正恩说,特朗普跨越军事分界线是“有勇气和决心的举动”,“意味着我们希望结束不愉快的过去”。

按照1953年7月签署的《朝鲜停战协定》,朝韩以“三八线”附近的实际控制线为军事分界线,非经特许,军人、平民不得越过;双方从这条线各自后退两公里,建立非军事区。

相约再对话

特朗普和金正恩闭门会谈大约50分钟。随后,特朗普陪同金正恩来到军事分界线。特朗普说,“这是非常传奇、非常历史性的一天”。

特朗普表达欢迎金正恩访美的意愿:“我想马上邀请他,去白宫。”

他告诉媒体记者,双方已经为“数周内”重新启动无核化对话指定团队。他说,希望双方达成一份“广泛协议”,但“速度不是关注要点”。

“我们不追求速度,”他说,“我们希望把事情做对。”

特朗普2017年11月访问韩国,原本想去非军事区,因大雾取消行程。他6月29日在社交媒体“推特”表明在韩期间前往非军事区与金正恩“握手并问好”的意愿;朝鲜外务省第一副相崔善姬随后回应,认为这一想法“非常有意思”。

这是特朗普和金正恩一年多以来第三次见面。两人去年6月12日在新加坡首次会晤并发表联合声明,就“建立美朝新关系”等事宜达成一致。他们今年2月在越南首都河内第二次会晤,但因为无核化议题分歧无果而终,双方对话步调放缓。

国际观察

板门店“金特会”释放积极信号

此次板门店会面看似突然,但实际上是各方不断探索的结果。过去一段时间来,朝、韩、美均作出一些积极姿态,力求打破对话僵局。

据朝中社4月13日报道,金正恩说,如果美国“以正确的态度、正确的策略”提议举行朝美领导人第三次会晤,“我方愿意再见一次”。6月11日,特朗普说,他收到金正恩来信,这封信“很热情、很友好”。次日,正在挪威访问的韩国总统文在寅呼吁金正恩和特朗普早日再次会晤,以维持朝美之间的对话势头。6月23日,朝中社说,金正恩收到了特朗普亲笔信,金正恩表示,“信中包含良好内容”。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俊生认为,朝美领导人此次板门店会面背后有着各自考量。

对于美国而言,由于此前的美朝领导人河内会晤无果而终,美国国内对于对话解决朝核问题的质疑声增大。特朗普再度与金正恩会面,表明他仍希望通过对话方式来处理半岛问题。其次,美国总统选举将于明年举行,特朗普希望借会面给自己竞选连任加分。

王俊生说,朝鲜方面也希望继续通过对话来改善与美国的关系。当前,朝鲜国内战略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通过与美国对话可以创造有利国际环境,有利于朝鲜实现发展经济的战略目标。

美国智库国家利益中心半岛问题专家哈里·卡齐亚尼斯认为,美朝领导人此次会面以及特朗普跨过朝韩军事分界线都有着“历史性”意义,对于增强美朝互信至关重要。下一步,要看美朝实务层面官员能否继续接触,就半岛无核化与和平机制构建达成协议草案。

但他同时指出,美国方面必须认识到,行动对行动的原则是半岛问题的唯一解决之道,美朝双方必须采取同步原则,建立起真正的互信。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