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中国美协副主席何家英: 广东工笔画成就高,新工笔值得关注
日期:[2020-05-31]  版次:[A09]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何家英 十九秋 110x170cm 1984年 绢本设色

■何家英 秋冥 203x151cm 1991年 绢本设色

何家英 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工笔画研究院院长。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工笔画从明清式微的状态逐渐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社会主义服务,再到改革开放,逐渐回归到了工笔艺术上的探索,可谓经历了漫长的转化过程,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何家英接受收藏周刊采访时把这一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梳理,他表示,广东工笔画成就高,新工笔值得关注。

简介

何家英

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工笔画研究院院长。

“很多人传承的是 已经式微的工笔画程式”

收藏周刊:您会如何梳理近四十年来的工笔画发展?

何家英:在梳理这一段工笔画发展历史之前,我们得先看看1949年之后,工笔画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在1949年到1966年,工笔画其实有了很大的变化,适逢国家提倡现实主义,契合这方面的指导,工笔人物画的成就最为明显。其中比如广东的画家王玉珏,她就是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工笔画家。1966年之后,工笔画大而空的题材居多,作品的整体面貌具有了宣传教义方面的功能,使得这个阶段的工笔画并不纯粹。更重要的是,那时候多数人把工笔画等同于年画,不是我们一般所理解的传统工笔画和现代工笔画的面貌。当然,即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也不乏优秀工笔画的出现,比如亢佐田的《红太阳光辉暖万代》,就是非常棒的作品。

收藏周刊:工笔画创作在后来的发展中有什么样的变化?

何家英:改革开放之后,画家们开始回归到艺术的层面去思考,有的人追溯传统,有的人则追随西方艺术。从自身的角度来说,当我重新认识到传统绘画的魅力时,我也看到了西方不少经典作品,但我认为通过深挖传统再融合西方绘画来进行新的中国画创作,才应该是最值得追求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把工笔传统定格在了明清甚至民国传承下来的那种中国画,那种继承往往停滞在了仕女画等题材,这是中国工笔画晚期的状态,导致很多人传承的是已经式微的工笔画程式。可以说,从明清到民国,工笔画发展是属于低迷的阶段,因此,在出现美术学院之后,并没有多少人愿意画工笔画,也看不到工笔画有什么前途。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在看一些工笔画展览的时候,仍然有这种现象,那种仕女形象几乎都是大眼睛、小嘴巴、小鼻子、小脸、小下巴……审美上的趣味格调都不高,引起了我对工笔画创作的反思,当时很多人都在思考工笔画的未来如何走向的问题。以潘絜兹先生为首的一批工笔画家,就专门围绕“工笔画如何走出低谷”“如何弘扬汉唐精神”等话题进行了探讨。这一点,我深受启发,自己的创作是追溯唐朝的工笔画,并且借鉴壁画上的一些因素。潘先生的作品,走的也是壁画底的方向,和其他走纸绢本的老工笔画家大有不同,所以,他的作品比较古朴,有大气象。1987年,潘絜兹先生与其他一些工笔画家在烟台筹备成立了当代工笔画学会。

此后,中国工笔画三十多年来的发展,离不开当代工笔画学会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甚至可以说,这个学会促进了整个工笔画坛的发展。我们个人则在其中起到了骨干与领先者的作用。

“中国工笔画

从此走出了低谷”

收藏周刊:这时候,您也已经创作出了好几幅代表作品了。

何家英:对,那时候已经创作完成了《街道主任》《山地》《十九秋》《米脂的婆姨》等。可以说,我个人在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风格倾向。在1988年当代工笔画学会首届大展上,我参展的作品是《酸葡萄》,毫不夸张地说,我这张作品当时的出现,确实让整个工笔画界为之一振,这张作品最后获得了展览的最高奖“金叉大奖”。而且,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时潘絜兹先生在总结那一次展览时,说了“中国工笔画从此走出了低谷”这样振奋人心的话。同一时期,也涌现出了一批好作品,包括王玉珏的《卖花姑娘》、徐启雄的《决战前夕》等。

收藏周刊:这个阶段呈现出的作品跟前一阶段不同的地方主要在哪里?

何家英:表现题材上和表现方法上都有很大的不同,这一阶段更接近艺术语言本身了,更强调形象思维,基本摒弃以往仕女画的那种概念的程式化,使得作品更有了诗意。

“出现了获奖作品

多半是工笔作品的现象”

收藏周刊:您那时候也已经在关注都市题材了?

何家英:对,这一点就跟时代是同步的,而且画面语言更加抒情,更加诗意、浪漫。构图上也跟以往不同,现代性更加强了。

收藏周刊:可否说当代工笔画学会首届大展是改革开放之后的阶段性成果展示?

何家英:这么划分,也是对的。不过,我们可以注意,在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上,江苏的山水画家方骏的作品《采桑图》就不错,这时候的工笔画也已经呈现出新的面貌。我的《十九秋》和《山地》同时入选。虽然这两张画最后没有获奖,只是晋京展的优秀作品,但可以说,这两张作品是以一种完全不同的艺术观念呈现的,改变了以往工笔画大而空的面貌,而是真正从生活中体验而来。《十九秋》具有一种诗意的、抒情的表达,甚至可以说是改革开放农村女性的一个缩影。描绘的是经历了十九个不平凡春秋的姑娘,但她们向往着美好的未来,虽然她们可能不曾预想到未来到底会怎样,但这恰恰反映出我们那一代人,尤其是在农村的人们所经历的心路历程。

收藏周刊:在第八届工笔画展上,遭到了有的理论家的批评,被认为展览缺少内涵,有庸俗化的倾向?

何家英:对于这个问题,应该两方面看待,那一届主要是合作方的原因,导致了很多看似庸俗的作品入选了。但这个现象到了第十届以后就有所改善,整个大展的格调都有了提升,我们采用了以理论家为主导的策展人制度,并且在全国选了十几个画家,单独做了特展,相当于每一个被选的画家都展出了十来张作品,如此一来,让这些已经形成个人面貌的画家,得以全面地展示,一下子使得那一届大展的个人风格特别鲜明而多元,而不像以往泛泛的印象。

工笔画在各种全国性展览的获奖作品中,开始越来越多,甚至后来出现了获奖作品多半是工笔作品的现象。

“工笔画更能容纳

其他艺术门类的元素”

收藏周刊:为什么越来越多人选择工笔画创作?

何家英:因为工笔画更能容纳其他艺术门类的元素,能够更好地把作者内心的意境表现出来,绘画语言与形式可以非常丰富,可选择性较多,因此,近年来涌现出的新工笔,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他们弱化了线与色彩,变得更淡雅,跟当今的室内环境更加吻合。

最早出现的工笔画群体,应该是由潘絜兹等老先生牵头成立的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再后来还有湖南,安徽也有一个群体,再一个就是天津。全国都有了不少工笔画组织平台。有各大美院不断培养的学生选择了工笔画,所以,参与创作的群体就越来越大了。我在1994年到澳门办展览,回来途经广州,就顺便在广州美院办了一个展览,当时还引起了广州同仁的广泛赞誉。当时广州美院的相关领导还让我给学生做了示范,有了一次很好的互动。这是我跟广州美院工笔画关系的历史渊源。后来,广东的一位优秀工笔画家罗寒蕾也曾到过我们的研究生班学习,她是一个有才华的画家。

收藏周刊:您如何看待广东的工笔画?

何家英:王玉珏在工笔领域是老一代出色的画家,也是当代工笔画学会的副会长,而且她在六十年代的作品《山村医生》画得非常好,那个带有写意性的工笔,线条气韵生动,它不光是工细,线条有粗有细,作为国画语言表现得特别充沛,人物画得特别朴实,画面情节是在做棉球棒,这些细微动作画得特别真切。这是一张具有榜样性、示范性的作品,非常经典。然后就到了她的《卖花姑娘》,这时候,她的作品就带有装饰性了。实际上,现在的广东工笔画成就还是挺高的,很多新人都在画工笔画,画得都很好。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