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出行第三次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
新快报讯 记者郑志辉报道 2月20日,嘀嗒出行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计划募集资金5亿美元,中金、海通国际及野村国际为联席保荐人。这也是嘀嗒第三次冲击登陆港交所,此前其曾在2020年10月首次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当申请在2021年4月失效后,该公司重新提交了申请,但在六个月的窗口期结束前未能启动IPO。
根据招股书,嘀嗒出行成立于2014年,业务聚焦顺风车和出租车,其营收来源包括顺风车服务费、智慧出租车服务费、广告及其他服务费等。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前9个月,嘀嗒出行实现营收分别为7.54亿元人民币(下同)、7.81亿元和4.28亿元,对应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3.43亿元、2.38亿元和0.654亿元,其毛利率更是高达82.7%、80.9%、74.6%。
去年首三季,嘀嗒出行收入按年跌26.6%,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经调整利润下跌64.6%至6,539.9万元。随着消费回暖,2023年春节假期前后两周时间在内的30天期间,按嘀嗒出行促成的顺风车搭乘次数计,其顺风车业务已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
顺风车是嘀嗒的核心业务,招股书数据显示,其顺风车服务的毛利率从2020年的86.7%下滑至2022年9月的80.5%。对此,嘀嗒表示主要与增加补贴、提高保险额上限有关。
网经社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表示,顺风车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共享经济,在优化闲置资源配置、节能减排上有着积极作用,服务绿色、低碳出行的理念。嘀嗒出行专注于出租车与顺风车市场,提供信息服务,属于“轻资产运作”模式。得益该模式,嘀嗒出行展现了良好自我的造血能力和可持续的发展能力。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顺风车由于安全、合规等问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2022年11月30日修订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网约车服务平台及该等平台上的司机需要取得若干执照及许可证,明确地将顺风车排除于规定的发牌制度之外。顺风车的低门槛,可能导致有司机会以顺风车名义提供网约车服务,其中存在较大的合规及安全风险。
据嘀嗒出行2022年4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其每周封禁和警告的顺风车车主平均分别超过2000名和4000名,涉及违规多拼、诱导线下交易、人车不符、严重爽约、收取额外附加费等多种违规行为。
在招股书的风险提示中,嘀嗒出行承认,公司面临顺风车市场法规有关的不确定性因素,不遵守法规、发牌制度发生变动可能对其业务和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招股书显示,其顺风车平台累计接获57宗行政罚款,其中36宗后续已于截至本文件日期撤销,余下21宗行政罚款由5000元至3万元不等,合共约为55万元。
截至目前,港交所仍未有成功IPO的国内互联网出行公司。随着滴滴于今年年初恢复新用户注册并重新上架App,这也意味着重启港股上市也已经提上日程,据悉最快今年下半年启动。此外,包括T3出行、广汽旗下如祺出行、吉利旗下曹操出行都传出今年赴港IPO的计划。嘀嗒出行重启IPO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拉开了国内出行服务商冲刺赴港IPO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