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历史新高!2023年广东外贸进出口总值8.3万亿元
1月16日,广东公布了2023年全年进出口情况。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面对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不稳,外需走弱、价格下跌,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等多重不利因素,广东外贸顶住压力,克服重重困难,总体稳中有进、好于预期,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促稳提质目标,在全国外贸大局中发挥出“主力军”“压舱石”作用。
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2023年,广东外贸进出口总值8.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3%。占全国的19.9%,继续稳居全国外贸第一大省。其中,出口5.4万亿元,增长2.5%;进口2.9万亿元,下降3.6%。
总体看来,去年外贸平稳,向好态势明显。一、二季度分别进出口1.82万亿元、2.02万亿元;三、四季度提升至2.2万亿元的高位,且同比分别增长2.1%和1.8%。
新兴市场占比提升,发达经济体贸易回暖
发布会介绍,去年广东外贸贸易结构持续优化,民营企业规模不断壮大。2023年,广东一般贸易进出口4.78万亿元,同比增长5.6%,占进出口总值的57.6%,提升了2.9个百分点。同期,广东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数量首次突破13万家,同比增加9.4%;其中,民营企业数量占比超八成,进出口5.04万亿元,增长6%,占进出口总值的60.7%,提升了3.3个百分点。
新兴市场占比提升,对发达经济体的贸易回暖,成为去年贸易的一大特色。广东全年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3.04万亿元,同比增长1%,占进出口总值的36.6%,提升了0.3个百分点。对拉美、非洲分别增长7.5%和3.9%。第四季度对美国、欧盟进出口回暖,全年分别进出口1万亿元和0.97万亿元,占12.1%和11.7%。
据统计,去年广东民营企业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万亿元,增长了4.7%。对美国、欧盟、中国香港进出口分别增长了8.7%、3%、4.3%。
“新三样”出口猛增,湛江揭阳汕尾外贸快速增长
从产品分类看,机电产品出口占比提升,绿色产品、农产品出口动能强劲。2023年,广东出口机电产品3.56万亿元,同比增长0.9%,占出口总值的65.4%;其中,家用电器出口增长8%,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电动载人汽车等“新三样”出口合计增长33.7%。其中广东电动载人汽车出口290.4亿元,增长229%。
同期,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8014.5亿元,占出口总值的14.7%;出口农产品1309.1亿元,增长13.3%,占同期全国农产品出口总值的18.8%。
国内需求持续复苏,大宗商品、消费品等进口扩大。2023年,广东进口能源、矿砂、粮食等大宗商品1.58亿吨,同比增加32.5%,更好满足了不断扩大的国内生产需求;其中,进口原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产品8288.2万吨,增加了47.6%;铁、铝等金属矿砂6433.9万吨,增加了21%。同期,随着国内消费增长,进口民生商品增加,其中农产品2213.3亿元,增长了3.2%;消费品2850.7亿元,增长了0.2%。
分区域看,去年重点地市贡献突出,东西两翼快速增长。深圳、广州、惠州进出口分别增长5.9%、0.1%和10.3%,合计占全省外贸总值超六成,拉动整体外贸增长3个百分点。同期,湛江、揭阳、汕尾分别快速增长14.8%、41.3%和27.5%。
大湾区内地9市进出口总值占全国近两成
“18条”“20条”新政措施连发,稳住广东外贸基本盘
发布会上,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党委副书记、副主任温珍才介绍,2023年,广东分署先后出台了支持广东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18条、推动全省外贸稳规模优结构20条措施,各直属海关结合各地实际出台了近200条细化措施,多层次、多角度立体支持广东稳住外贸基本盘。归纳起来主要有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推动进出口通关效率再提升。紧密贴合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推进智慧海关建设,不断压缩企业通关时间,降低物流成本。服务广东重大项目建设,对进口设备“即到即检”,对符合条件的进口大宗能矿商品“先放后检”“快检快放”,压缩通关时间超一半。扩大“组合港”“一港通”等改革覆盖范围,缩短货物平均堆存期3天以上,累计开通航线57条,2023年运输货物超48万标箱,同比增加40.6%。
二是帮助企业减负再增效。加大对广东“专精特新”“一带一路”、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企业信用培育;推进加工贸易系列改革;推广企业集团监管模式,有效落实主动披露政策,为企业提供容错纠错通道。加强与港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合作,上线粤澳集报货物“一单两报”、粤港公路舱单“一单两报”等新功能,大幅压缩企业必填项目50%以上。服务企业尽享RCEP等自贸协定关税优惠,开展粤港澳海关保护知识产权联合执法行动,发挥海关技贸评议基地作用,支持企业更好拓展国际市场。
三是支持外贸新业态发展再创新。省内海关在全国率先开展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跨关区退货试点,创新打造全球中心仓支持出口货物多模式拼箱出境;“一企一策”对接跨境电商龙头企业供应链总部项目,打造电商出口“嵌入式”监管模式,实现高效验放、读秒通关。支持新能源汽车、储能产品通过铁路扩大出口,全面实施“铁路快速通关”,广东2023年开行国际货运班列1258列,同比增长约30%;开行列数首次突破千列大关,进口回程班列同比增长超1.3倍。
四是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和重大平台建设再突破。锚定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战略定位,聚焦支持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推动大湾区互联互通、提升大湾区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贸易新业态发展等方面,全面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和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平台高质量发展。2023年,大湾区内地9市进出口值7.95万亿元,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9%。
■新快报记者 陆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