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记者黄闻禹报道 1月16日,广州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衍诗作《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据悉,2024年拟安排立法项目34个,包括备受关注的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
多部法规立法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报告表示,总结近几年立法工作得失,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提出“一不写两必写”的要则,即不写照样可以干的不写,不写不能干的必须写,不写清楚不好干的必须写清楚,让出台的法规有刚性、接地气、能落实、起作用。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市委贯彻党中央大政方针及省委工作部署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确定立法任务。例如,协助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起草制定的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条例。制定的全国首部城中村改造条例,数易其稿,广泛听取了村(居)民、村(居)委员会、镇(街)、房地产企业、法院、法律专家、政府部门的意见,有效回应地怎么收、房子怎么拆、补偿方案怎么定、纠纷怎么解决等难点问题,为全市下一步城中村改造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
多部法规的立法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制定的首部野生动物放生管理规定,在全国率先为野生动物放生定了规矩;制定的全国首部全文仅8条的公共休闲场地安全管理规定,是广州立法史上条文最少的法规,保障公众在休闲场地能完全放松地休闲;制定的全国首部公共场所外语标识管理规定,使公共场所外语标识及设置有法可依;修订的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首次同佛山协同立法。
此外,在备案审查方面,全年依法纠正5件规范性文件5个条款。适应人民群众对适度放开燃放烟花爆竹的愿望,校正层层加码现象,在全国率先纠正全域禁放烟花爆竹问题。
着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报告指出,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打造“民意码上说、实事马上办”品牌,对全市604个代表联络站全部编号赋码管理,7200多名五级人大代表全部编组进站。群众既可进站反映问题,也可通过扫码找代表反映问题,全年“线上+线下”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3万余条,推动解决问题2万余个。
2023年,广州人大出台“代表随手拍”反映事项办理工作规定,引导代表通过照片、小视频等方式随时随地反映群众诉求,推动政府职能部门第一时间办理,全年312名市人大代表通过“代表随手拍”反映社情民意1145件,办结率超过97%。
在代表建议办理方面,全年协调、交办市人大代表建议634件,常委会牵头督办重点建议6件,各项建议办理均取得良好社会效果。精心组织6903名五级人大代表开展“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收集群众意见3285条,提出代表建议247件,受到媒体广泛关注和社会好评。
今年拟安排监督议题72项
报告表示,在今年的立法工作上,广州人大将立全市工作大局急需的法,立市民群众急盼的法,立落地有效管用的法。2024年拟安排立法项目34个,包括制定数据条例、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条例、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绣花式城市治理规定、政务服务条例、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办法等法规。
在人大监督工作方面,持续提升监督刚性实效。2024年拟安排监督议题72项,聚焦营商环境优化情况、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民营经济发展情况、交通拥堵治理情况、电动自行车乱象整治情况、“百千万工程”推进情况、民生实事办理情况,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 解决不彻底不放手、群众不认可不罢休。
数说2023广州人大工作
◎全年审议法规案19件、完成13件。
◎综合运用各种监督方式开展监督62项。
◎备案审查规范性文件38件。
◎依法作出决议决定17项。
◎全市各级人大代表以各种形式提出代表建议6642件,同比增加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