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两会开启第二场代表通道,6位人大代表分享履职心声
1月16日,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启第二场代表通道。来自不同行业的6位代表亮相代表通道,或分享履职心得体会,讲述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故事;或关心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为广州在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建言献策。
谢高辉
广州市人大代表、广电五舟董事长
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支持,让企业敢投愿投
作为一名民营企业代表,谢高辉2008年在广州创业,并选择了IT作为创业方向,经过15年的发展,他所在的企业创建了广州本土唯一的专业服务器品牌,“在15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只有坚持创新、坚持自主研发,才能真正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才能实现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谢高辉说。
“企业是最活跃的创新力量。”谢高辉认为,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意义非常重大。为此,他带来三点建议。首先,企业要把自身放在创新主体的位置上,尤其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更要坚持“专精特新”的发展思路,坚持主业和聚焦专业,加大研发投入和创新力度,先做专做强再做大。
其次,大中小企业要协同发展,产业链要共同创新。谢高辉认为,大型企业要发挥龙头的牵引和聚集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高校科研机构要走出实验室、真正贴近产业,为企业的创新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技术引领。中小企业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最后,政府要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支持,通过政策、市场和资本的手段来引领和激发企业的创新意愿,让企业敢投愿意投。谢高辉说,去年广州相继出台了“高新技术企业26条”和“民营经济20条”,都把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加大对科技企业研发投入的扶持,这将牵引更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转化和落地,形成百花齐放的创新格局。
徐嵩
广州市人大代表、广东国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会议联席主席
“码上说”“随手拍”,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可知可感
在代表通道上,徐嵩以自己的履职经历为切入点,分享了人大代表如何更好地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去年的市两会上,徐嵩和三十多位人大代表联名提出《关于广州率先制定在校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条例的立法建议》,“从立法前到立法中,代表们进行了很多调研,深入中小学、专科医院、社会组织,与建议承办部门反复沟通,参加多场论证会、座谈会等,目前该条例已进入审议程序。”徐嵩呼吁群众共同关注这部条例,使人大能够在草案审议过程中更广泛地听取意见。
在履行监督职责方面,徐嵩提到了代表“随手拍”和代表联络站“编号赋码”。她表示,群众“码上说”,代表“随手拍”,政府“马上办”,通过技术手段拉近人大代表与群众之间的联系,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广州越来越可知可感,“小快灵”地推动解决了一批街坊急难愁盼问题。如今这两个“好帮手”已成为广州人大创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闪亮名片。
蔡清伟
广州市人大代表、广东广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监管好老百姓“钱袋子”,预决算“三审”制见成效
监管好老百姓的“钱袋子”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肩负的重要职权。作为市人大预算委委员,蔡清伟分享说,在十几年的预算委委员履职过程中,他亲身体会到了政府预算编制过程的公正和公开,将保民生作为预算安排的重中之重。
他提到,广州市人大在全国率先推行了预决算“三审”制度,这是广州市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载体。组织全体市人大代表提前介入预算审查工作,通过代表和政府部门互动,推动政府不断提高了预算编制水平。比如,为了让中小学生午休时间能够“平躺睡”,代表提出在现有午休设施基础上,财政投入一些资金进行简易改造,政府相关部门迅速响应,及时调整预算安排改造资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政府预算关乎每一位市民。”蔡清伟表示,预算“三审”制推行以来,人大代表的参与热情越来越高涨,提出的问题越来越精准,政府部门的响应也越来越积极、及时,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广州实践。
杨斌
广州市人大代表、番禺区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校长
中职不再是升学“断头路”,而是新起点
当下,部分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不高,对普职分流产生焦虑。长期从事职业教育的杨斌认为,职业教育是类型教育,不是层次教育、兜底教育,国家出台的数个政策文件多次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确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在他看来,近些年中职、高职、职教本科的发展路径逐步打开并且顺畅,未来还将出现职教研究生。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中职也不再是升学的“断头路”,而是升学的新起点,吸引力也大大提升。“作为人大代表,多年来我积极为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建言献策。”杨斌认为,广州中职学校“就业与升学”两条腿走路,让学子拥有广阔前景。面向未来,杨斌建议政府要加强政策供给,探索完善“文化素质+专业技能”职教高考制度,鼓励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其次,学校要抓住黄金机遇期,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提升办学水平,努力满足家长和社会需求。
吴小丽
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市从化思乡源花生专业合作社社长
办好群众“小事情”,托起百姓“大民生”
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基层代表,同时也是一名返乡创业青年,吴小丽经常要跟村民打交道。民生无小事,在她看来,“小事”往往是群众感受最真切、最急盼的事。
去年,吴小丽通过走访调研多个村庄,了解到从化区很多农村都没有实现“快递进村”,特别是吕田镇,当地村民拿个快递,要专门乘公交车到镇上,拿一次快递来回要二三十公里。在去年的市两会上,她领衔提出了《关于打通农村寄递物流“最后一公里”的建议》。最终,在广州人大的督办下,去年9月终于实现了快递进村,吕田的老百姓都竖起大拇指,为人大、为政府点赞。
“快递进村的第一天,我远远就听到一位声音洪亮的大叔笑着对身边村民说,‘没想到我们吕田竟然也可以在家门口收快递了。’”吴小丽说,原来为群众办实事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以民生“微实事”为切入点,办好群众“小事情”,就能托起百姓“大民生”。
郭晓欣
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海缝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
将制造业这份厚实家当做优做强
深耕制造业多年,郭晓欣近几年的履职重点、提交的10份建议都与制造业相关。“我印象最深的是去年市两会期间提交的关于《坚持制造业当家 助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这份建议在一周内就得到20多个职能部门的推进办理。”郭晓欣说,当看到自己的建议得到认可,为相关部门出台措施提供了有效参考时,成就感油然而生。
接下来郭晓欣的履职重点仍旧是助推广州将制造业这份厚实家当做优做强。他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强助力企业转型升级的精度、力度,全面助推“制造”向“智造”跃升;指导扶持企业的技术创新驱动能力,包括高层次人才以及技能型人才的培育引进。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摄影:羊城晚报记者 宋金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