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1月16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杨正根向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作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报告指出,过去一年全市法院新收案件58.8万件,同比下降6.7%;办结62.7万件,同比增长3.8%。其中,“噪声扰民诉前禁止令案”入选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年度十大案件,22件案件入选全国典型案例,获案例分析一等奖数量居全国中级法院第一。
严重暴力犯罪案件数量连续7年下降
杨正根介绍,全市法院审结一审刑事案件1.6万件、判处罪犯1.9万人。坚定捍卫国家安全,严厉制裁从事间谍、颠覆国家政权等活动的犯罪分子。以依法严惩促社会治安持续向好,审结杀人、抢劫、毒品等犯罪案件627件,严重暴力犯罪案件数量连续7年下降。
“天河宝马撞人案”被告人温某运为发泄情绪驾车冲撞人群,致多人死伤、公共财产损毁,罪行极其严重,群众极其愤慨,市中院当庭判处其死刑。
审结涉黑恶犯罪案件21件121人,常态化斗争以来涉黑恶财产执行到位3.6亿元。审结走私、洗钱、逃税骗税、集资诈骗等破坏经济秩序犯罪案件1218件,守牢经济安全法治防线。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犯罪案件172件205人。对向外国公职人员行贿的奚某兵、周某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彰显我国打击跨境腐败的坚定决心。
最有力手段保护“最柔软群体”
过去一年,全市法院审结侮辱诽谤、“人肉搜索”等涉网络暴力犯罪案件118件,严惩“开设‘暗网’倒卖公民信息案”被告人,保护网络私人生活安宁。高压严打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追缴赃款3133万元。守住食品药品安全底线,严厉打击制售“掺假味精”“高毒农药”等犯罪行为,对销售假冒医美产品的犯罪团伙顶格适用惩罚性赔偿、判赔2700余万元。
以最有力手段保护“最柔软的群体”,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打击“隔屏性侵”等新型犯罪,对拐卖9名儿童的“梅姨案”主犯张某平、周某平依法执行死刑。
报告显示,全市法院严把案件证据关、事实关,依法裁定准予41件刑事案件撤回起诉。充分保障被告人诉讼权利,为5202名被告人指定辩护律师。坚持宽严相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审结案件1.3万件1.6万人,对7181名罪行较轻的被告人判处缓刑、管制或免予刑事处罚。封存160名轻罪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帮助他们“无痕”回归社会;对主观恶性深、屡教不改的依法惩处,做到宽容但不纵容。
全市法院全年执结案件超22万件
新快报记者注意到,过去一年广州法院审结涉外涉港澳台案件4383件,当事人涉及102个国家和地区。推动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为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
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审结商事纠纷21.4万件,标的额1981.5亿元,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通过上门走访,邀请座谈等形式问需于企,出台司法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18条措施,提振市场主体“贵比黄金的信心”。
分析企业涉诉高频问题,编制企业法治体检报告,提出30条规范经营、风险管理建议,助力企业“避雷”防风险、轻装上阵拼发展。全力挽救危困企业,全国首个“智援”平台为企业提供困境诊断、破产预警等服务,运用破产前调解制度帮助267家企业免于破产。“纳斯威尔公司重整案”入选年度全国破产经典案例。
报告显示,广州法院审结环境资源案件481件,牵头与9家单位建立联动机制,推动“林长+森林法官”协同共治,提高生态治理实效。促进绿色低碳发展,设立全国首个绿色经济纠纷专业合议庭,审结涉碳市场交易、能源结构调整等案件908件。
执行方面,全市法院全年执结案件22.8万件,同比增长0.9%,执行到位450.8亿元,同比增长31.5%,执行款发放率同比提高15.9个百分点,超期未发执行款实现清零。
杨正根在报告中表示,2024年广州法院将坚持能动司法,持续提质增效,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州实践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杨喜茵 高京 实习生 刘瑛琦
■摄影:羊城晚报记者 宋金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