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广州动物园真的挖出一条龙
日期:[2024-02-04]  版次:[A09]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龙生肖俑

■“近在咫尺,却跨越千年”。受访者供图

■陶生肖俑,唐,2012 年越秀区先烈中路广州动物园工地 M1出土。

1

2

3 ■图1、2、3,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科技研究部工作人员在翻模生肖龙。

4

5

6 ■图4、5、6,人们在饶有兴致地彩绘生肖龙。 受访者供图

■东汉砖室墓在原址进行保护展示,第二期升级改造也已于去年底完成。2月2日,游人在好奇参观。潘玮倩摄

从南汉二陵博物馆明星展品“陶生肖俑”说起——

广州动物园,是很多“老广”的童年乐园,小时候他们来听“虎啸”,如今,他们带着孩子来看“龙腾”。您知道吗?十二年前,这里曾发掘出一条唐代的“龙”,这件珍贵文物,和它的7个兄弟鼠、牛、猴等,现在是南汉二陵博物馆的明星展品——陶生肖俑。龙年春节前后,在南汉二陵博物馆和动物园,你都有机会,亲手复制一个以它为原型翻模的“龙神”石膏俑,把“它”带回家。

■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文 毕志毅/摄(除署名外)

1

身穿胡服,行“叉手礼”

2012年,广州动物园在犀牛馆进行场地施工过程中发现古墓砖,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立即进行抢救性考古勘探和发掘,共清理砖室墓4座,其中M1出土8个生肖陶俑,分别是鼠、牛、龙、马、羊、猴、鸡、狗,这是广州地区首次考古发现随葬生肖俑。

动物园里挖出“动物”,仅是一个有趣巧合吗?记者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获悉,该处位于广州古城区东北郊,属广州市古墓葬重点埋藏区,多年以来屡有考古发现。

日前,在南汉二陵博物馆,记者见到它们的真身。身高18厘米左右的8个生肖俑次第排列,兽首人身,穿着“紧身服”、两手合于胸前——留意!其衣着和手势,透露丰富信息:

“它们和其他地区出土的隋唐时期生肖俑有些区别。”该馆讲解员许心影告诉记者,十二生肖俑是代表十二辰的禽首或兽首人身的动物形象;除少数可以早到南北朝时期,盛行期为隋至唐代;在湖北、湖南唐墓中较常见,在岭南极少,应是汉人南下的产物。“中原、湖南、湖北等地的生肖俑往往‘衣着宽松’,即所谓‘宽衣博带’,而我们这组(陶俑)身着圆领袍服,有胡服特点,或是唐代岭南文化交流的一种体现。”

她同时提醒,只有“鼠老大”戴着帽子,“幞头是唐代盛行的冠帽首服。是因鼠乃生肖之首才戴冠、盘坐,还是因墓主人属鼠?还是有其他原因?真相尚不得而知。”

它们另一特别之处就是有“礼”。“仔细看,它们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左手其他四指紧贴胸前,这可能是古代礼节‘叉手礼’的一种,叉手礼原为汉魏时期佛教的敬礼方式,表示心诚专一,后演变成一种世俗常用礼仪,属于‘揖礼’,古老而独特。”

2

成为文物活化的良好载体

独特的“广州龙”,成为文物活化和公众研学的良好载体。

采访中,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科技研究部主任吕良波介绍,甲辰龙年将至,该院(南汉二陵博物馆)利用生肖龙模具开发、开展的翻模、彩绘石膏“龙”的活动,大受欢迎。目前,“龙龙”们已在1月28日海珠湖南汉二陵博物馆志愿者团队龙年大吉“文物DIY”、1月30日该院和从化博物馆共建公众研学基地活动中,两次亮相,“大家都太喜欢了,人人都想请一尊‘龙神’回家。相关活动我们还会继续开展。”

记者在该院文物保护科技研究部,还目睹和了解了一条“龙”的模具诞生过程:把模具硅胶、硅油、硅胶固化剂依次、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把“一代模型”放进圆筒,浇注,工作人员说,再静待8小时以上,便可开模,新龙模具“出世”。

同样“龙重登场”的,还有在广州动物园举办的“动物园里看文物,‘万事兴龙’冬令营”。孩子们跟随研学导师,寻觅广州动物园地下诸多不为人知的“第一发现”——

2月2日,记者在广州动物园犀牛馆附近,看到了“广州龙”——生肖龙的出土地点,以及旁边原址保护展示的东汉砖室墓,后者,是目前广州发现的最完整的一座1900多年前的岭南建筑,该园科普教员余晶在接受采访时介绍。

如今,在动物园,也可以看文物了——

余晶说:“为做好文物遗迹的保护展示,我园在东汉砖室墓本体上覆盖玻璃罩,进行原址展示,并在上方建造了长廊式展棚,2016年12月底竣工,从此,这里增添了一处深具历史人文特色的游览区。这也是继西汉南越王墓之后,广州城市中心区原址保护并展示的第二座古墓葬。去年底,我们刚完成这里的第二期升级改造,增加了墙画和15个壁龛,里面放置有文物复制件,还更新了展板,放置了8个生肖俑的放大版,并模拟还原了部分考古发掘现场。”

记者看到,穿越千年的动物陶俑模型,放大为真人大小,萌萌地守护在这座动物园的“墓葬博物馆”周围。同样萌萌的,还有离这不远处,动物园科教活动室里,孩子们在前一天刚刚做好的“生肖龙”。

“感谢南汉二陵博物馆的大力支持。我们眼前的这些色泽鲜艳的生肖龙,就是昨天‘万事兴龙’冬令营上,孩子们彩绘的杰作”,余晶给记者展示了几尊成品,“紫龙”雍容,“青龙”高贵。

记者获悉,相关活动,该园在春节前后还会继续开展。龙年,彩绘“龙神”,见者有喜,这波好运,稳了!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