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蒙古共和国男孩小恩罹患罕见膀胱肿瘤,父母带他跨国求医。在广州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专家团队运用新技术为小恩解除肿瘤威胁——机器人腹腔镜手术切除肿瘤,取乙状结肠再造“新”膀胱。近日,小恩术后顺利康复出院,一家人带着信心和希望继续迎接下阶段治疗。
蒙古国男孩曾到内蒙古求医
当膀胱罹患恶性肿瘤,患者难免因切除病灶,不得不“背袋”生存。然而,近日珠江医院接诊的恶性膀胱肿瘤患者,只有3岁,他是从蒙古共和国远道而来的男孩小恩。
2023年11月,年仅3岁的蒙古国男孩小恩(化名)突然排尿困难,并伴随着尿道刺痛。起初小恩父母并未过多担忧,持续两天后,小恩艰难排出血尿,小恩父母才慌了神。
小恩虽然来自牧民家庭,但父母为了寻找最佳方法,不仅将病理样本寄去日本确认,还跨国到了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寻求治疗。根据镜活检显示,小恩患上恶性膀胱横纹肌肉瘤,肿瘤生长部位十分罕见。
由珠江医院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刘春晓教授独创的乙状结肠新膀胱技术,已推广到内蒙古、新疆等全国120余家医院,促使小恩父母与广东技术“相遇”。他们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医院的推荐,辗转广州珠江医院,进一步求医。
家长突破重重困难赴穗救子
前往广州对小恩的父母来说并不容易。2023年12月,在语言不通、出行困难重重情况下,小恩父母坚定赴穗。他们还找到在广州定居的内蒙古朋友帮助全程翻译、沟通。
在珠江医院泌尿外科,科室徐啊白主任及刘春晓教授及膀胱肿瘤专病中心团队专家一致认为,小恩肿瘤广泛浸润,直接手术切除难以达到肿瘤根治效果。于是,团队采用规范化的诊疗方案,先通过新辅助化疗将肿瘤降期,等到肿瘤缩小再进行膀胱根治性切除。
其中小儿肿瘤科主任兰和魁教授利用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患儿实施精准化疗,1个月后肿瘤已缩小50%。
时至2024年6月,主诊的徐啊白主任通过监测,找准小恩的手术时机,带领团队开展了“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手术团队先用机器人腹腔镜,成功完整切除了肿瘤。然后利用患者自身的乙状结肠构建了新膀胱。
■新快报记者 李斯璐
通讯员 田继华 许鹏 韩羽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