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2024中秋圆梦行动”大联欢成功举行,逾百名亲子成员提前团圆过节
环环精彩样样吸睛 小男孩“预约”明年再聚
观赏乐
汉服书童还原古诗 为同龄人送祝福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童声吟诵刚开始,台下便传来惊喜的声音:“这是清代诗人高鼎写的《村居》,我上学期刚学过。”伴随着悠扬的旋律,台上书童或吟诵、或抚琴,将“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画卷缓缓打开。
“这是广州高新区第一小学为同龄小朋友带来的问候和心意。”带队并负责排练节目的睢老师告诉新快报记者,该校老师在校领导的动员和组织下,长期与市未保中心结对教育帮扶,为滞留在中心的未成年人定期送教。“老师们身体力行做公益,同学们也自小耳濡目染。参加这次活动的孩子分布在1年级至3年级,他们年龄虽小,却知道什么是‘困境’,也感同身受,体会到同龄人陷入困境之痛。”睢老师说,同学们从开学日就开始排练节目,练得投入,希望以诗为媒、以乐为礼,为同龄人送上鼓励与祝福。
公益音乐人王厚明老师携麾下“童精彩合唱团”小童星参与活动,并献唱《春天的相约》《美德在我心》两首童声歌曲。据了解,这是“童精彩合唱团”今年演绎的新歌。“把最新的歌送给在座来宾和小朋友,温暖的春天总会在前路等候,祝愿他们早日冲破困境,迎来春暖花开。”王厚明面带笑容如是说。
歌声甜美,听众听得投入。“唱得真好!我都拍成视频了,带回去给爸爸看!”5岁小男孩锟锟蹲在舞台边,举着手机将所有表演录下来,高兴地说要分享给亲友。
亲子乐
“孙子自己做了个月饼,真棒!”
歌声才歇,精彩节目接踵而来。10时30分,市未保中心的工作人员已经收拾停当,在另一处活动场地,为孩子们准备了“工作坊”。
“好多馅料,还有模具!”抢先入场的乐乐拉着爷爷,在“工作坊”走来走去选“工位”,眼前十几张工作台上,红绿相间的月饼粉团、馅料让他迫不及待想上手一试。
“我来讲解如何制作冰皮月饼。大家请看过来……”糕点师傅大声唤来“学徒”,一步步演示流程。孩子们和家长们围成一圈认真学习,然后返回工作台小心翼翼揉着面团和馅料。“我们家的青年人能力弱,孩子从小就跟我过。”乐乐的爷爷笑着说,带孙子参加亲子活动,这还是第一次。“年纪大了,平时没想到这样陪孩子玩,今天看到乐乐体验了这么多愉快的环节,还主动认识小伙伴,我也跟着高兴。”爷爷一边说话,一边手把手将刚学来的技艺转授给乐乐。不一会儿,乐乐已掌握要领,一捏、一揉、一盖、一扣——带着兔子和月亮图案的月饼成型了。“孙子自己做了个月饼,真棒!”爷孙俩小心翼翼地掰开月饼,一人一半,放进嘴里品尝,“好吃,真好吃。再做一个带回去给他爸爸品尝。”
游园乐
“一路有小朋友的笑容相随,真暖!”
以志愿者身份参与活动的斗鱼主播肖淑洁,专程从湖北武汉赶赴广州,昨天一早就来到活动现场。“刚到门口就看到一个小男孩,拉着妈妈的手不肯放她去洗手间。”与妈妈尴尬的眼神相遇,她马上蹲下身跟小男孩聊天,帮助妈妈闪离后又闪回。“谢谢你!社工和志愿者一直在帮助我们。”知晓肖淑洁的身份,这位妈妈连声道谢。
在活动中,肖淑洁不仅化身“糕点师”教小朋友做月饼,还在下午的畅游环节担任讲解员,绘声绘色为小朋友介绍海底知识及所遇水生动物的常识。“在海洋馆,耳边一直有小朋友的呼唤声,‘姐姐姐姐,这是什么鱼?厉不厉害?’”她模仿着童声,笑着说,一路有小朋友的笑容相随,“真暖!”
在昨天的活动中还有广州各区的社工和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人员默默守护在孩子们左右。“这些孩子早上6时30分就起床了,特别期待今天的活动。”来自广州南沙的一名社工告诉新快报记者,陪伴和守护辖区困境儿童是其职责,“看到这些家庭玩得开心,我很欣慰”。
心愿墙
公益人:奉献爱心是我们的责任
作为新快报诸多公益项目的合作伙伴,过去18年,恤孤助学会每年都参加中秋圆梦行动。该会副会长、秘书长葛晓红说,中秋慰问农村儿童、重症贫童和圆梦行动中的小朋友,一直是恤孤助学会的三大活动。“给遇到困境的孩子献一份爱心,是我们的责任。”葛晓红说,每个孩子都应该被爱,一直以来,恤孤助学会以扶危济困为服务宗旨,用爱去温暖困境儿童的心,相信每一份赋予小朋友的温暖,都会给他们留下童年的美好印记,让暖意伴着他们成长。
家长:人月两圆,生活会越来越好
“像今天这样的温暖,以后会常常陪伴。”活动结束后,来自广州市天河区的一位祖母动情地说,自家年轻人无劳动能力,一家人全靠低保生活,外孙日常的小心愿不一定能尽数实现。“今天我们收到了零食礼盒、玩具,还有一次难得的海洋馆参观‘旅行’,很圆满了。我越来越觉得,自己不是孤军奋战照顾孩子,我还有许多‘家人’。我相信困境都是暂时的,等孩子好好长大,一切风浪都会过去。祝我们的大家庭、小家庭,永远人月团圆,生活越来越好”。
社工:做好服务,期待“心”礼物
“今天最让我们惊喜的,就是制作月饼环节和到海洋馆游玩。”当孩子们沉浸于愉快的旅程时,多名陪伴的社工和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人员也收获着惊喜。“我平时入户探访孩子时,他们大多少语腼腆。但今天,我看见孩子们活泼的本性。有一个不爱主动说话的男孩,第一次跑过来牵着我的手问:‘小鱼姐姐,月饼怎样制作的?’”黄埔区社工罗淑瑜告诉新快报记者,“中秋圆梦行动”联欢会给孩子带来了一份“大家庭”式的欢乐,“希望孩子们明年还能参加活动,一起乐”。
“最惊喜的是市未保中心启动的心理援助新项目。一些孩子的人生‘开局’就历尽坎坷,他们日常生活常以沉默应对逆境,我们太希望孩子们能尽情倾诉心里话。作为社工,我期待这个项目开展后,能让有心理援助需求的孩子获得倾诉平台。”来自广州市越秀区的社工张姑娘由衷地期许着孩子们的“心”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