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0.5个百分点;降低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5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人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国人民银行7日宣布,从5月8日起,下调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0.1个百分点。自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
■新快报记者 范昊怡
央行
3类10项政策加大宏观调控强度
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将加大宏观调控强度,推出3类10项政策,进一步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降准后,整体存款准备金率平均水平将从原来的6.6%降低到6.2%。
2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即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目前的1.5%调降至1.4%,预计将带动贷款市场的报价利率(LPR)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
3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阶段性地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目前的5%调降为0%。
4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公布利率0.25个百分点,包括各类专项结构性政策利率、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这些都从目前的1.75%降到1.5%。抵押补充贷款利率从目前的2.25%降至2%。
5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5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其他期限的利率同步调整。
6增加3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由目前的5000亿元增加至8000亿元,持续支持“两新”政策的实施,也就是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7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服务消费与养老的信贷支持。
8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与调降再贷款利率的政策形成协同效应,支持银行扩大对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的贷款投放。
9优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货币政策工具,将5000亿元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3000亿元股票增持回购再贷款两个工具的额度合并,总额度变为8000亿元。
10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央行提供低成本的再贷款资金,可购买科技创新债券,并与地方政府市场化的征信机构等合作,通过共同担保等多样化的征信措施,分摊债券的部分违约损失风险,为科技创新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低成本、长期限的科创债券的融资提供支持。
影响
三大股指集体大涨
随着一系列金融政策的出台,A股三大股指昨日集体大涨。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7日收盘,上证指数超3342点,涨0.80%,军工、保险、银行、房地产等板块涨幅居前;深成指数收涨0.22%,创业板指数收涨0.51%。
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下,市场对降准降息的预期由来已久。招商基金分析认为,“降准降息”的背后,一方面是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相机抉择、综合评估,另一方面是对支持性货币政策取向的确认,预计随着“一揽子金融政策”在今年二季度的持续落地,三季度增量财政的空间也将随之打开。
金融监管总局
8项增量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发布会上介绍了金融监管总局近期将推出的8项增量政策,包括:
●加快出台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助力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态势。
●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为市场引入更多的增量资金。
●调整优化监管规则,进一步调降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支持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尽快推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一揽子政策,做深做实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助力稳企业、稳经济。
●制定实施银行业保险业护航外贸发展系列政策措施,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市场主体提供精准服务,全力帮扶稳定经营,拓展市场。
●修订出台并购贷款管理办法,促进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将发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主体,扩展至符合条件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投资力度。
●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更好发挥风险分担和补偿作用,切实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相关
拟再批复600亿元!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再扩围
围绕继续支持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李云泽表示,将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近期拟再批复600亿元,为市场注入更多增量资金。下一步还将调整偿付能力的监管规则,将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推动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调动机构积极性,促进实现“长钱长投”。
据了解,2023年10月,金融监管总局批复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首批试点项目,规模500亿元,目前已成功投资落地;今年1月和3月,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开展第二批试点,规模共计1120亿元。
专家表示,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持续扩围,将为资本市场带来实实在在的中长期增量资金,并进一步壮大机构投资者群体。
证监会
组合拳释放多重利好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发布会上表示,面对4月初以来的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局面,证监会会同相关部门打出了一揽子稳市“组合拳”,A股市场展现出较为强劲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吴清表示,将全力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好类“平准基金”作用,配合中国人民银行健全支持资本市场货币政策工具长效机制,更好发挥市场各参与方的稳市功能。“中央汇金公司在前方进行强有力操作,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后盾,这是全世界最有力有效模式之一。”
在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方面,7日发布了《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优化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扭转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的现象。同时,把业绩是否跑赢基准、投资者盈亏情况等直接关乎投资者切身利益的指标,纳入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考核体系,督促基金公司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
针对美加征关税的影响,吴清表示,证监会将尽力帮助受影响企业应对美加征关税的冲击。对于确实受关税政策影响比较大的上市公司,在股权质押、再融资、募集资金使用等方面增强监管包容度,帮助纾困解难。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豁免相关规则,进一步引导上市公司加强与投资者有效沟通。
此外,目前正抓紧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以及相关监管指引,进一步完善“并购六条”配套措施,以更大力度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围绕产业逻辑“强身健体”、激发活力、提高质量,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以及风险抵御能力。
吴清表示,“我们有靠谱的经济发展,靠谱的宏观政策,靠谱的制度保障,在这样一个不确定的市场大环境下,为我们的经济和市场注入更多的确定性。前行的路上会有风有雨,不管是轻风细雨,还是暴风骤雨,不管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我们都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实现中国股市的稳定健康发展”。
央行、证监会: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近日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助力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潘功胜昨日在会上介绍,将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购买科技创新债券,并与地方政府、市场化增信机构等合作,通过共同担保等多样化的增信措施,分担债券的部分违约损失风险。
据中国人民银行初步统计,目前有近100家市场机构计划发行超过3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债券,预计后续还会有更多机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