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超赛季转播权费 或高达1.5亿元,欧美观众看转播 每年开销超千欧元……
9月的国家队比赛 日期间,国足的两场世预赛都引发了热议。由于版权费用过高的问题,央视放弃了转播中国队与日本队、沙特阿拉伯队的两场比赛。球迷想收看比赛,就只有在爱奇艺体育平台这一个渠道,而单场18元的收看费用也让球迷吐槽太贵。老实说,收费看比赛早已不是新鲜事,但体育赛事版权的价格的确在变得越来越高……
那么,付费看球和免费看球哪个合理?体育赛事的转播版权又究竟有多贵?
1
世预赛转播费过高
央视放弃转播18强赛
9月初,世预赛18强赛正式开打。在前两轮比赛中,国足先后输给了日本队和沙特阿拉伯队。不过,比输球更让球迷郁闷的是,这两场比赛都没有电视台转播,而是只能通过网络平台(爱奇艺体育)付费收看比赛。
对此,央视一度发布公告,表示赛事版权方亚足联代理公司亚洲足球集团(AFG)的报价奇高,反复斡旋也没有达成一致,因此放弃了转播国足的比赛。
这是央视第一次放弃转播国足的世预赛比赛。不过,电视台因版权费用太高而放弃转播的情况并不新鲜。在上届世界杯预选赛期间,日本电视台就因为版权费的问题放弃了转播。据日本媒体报道,2021年9月7日在卡塔尔举行的中国队和日本队的比赛只被付费体育平台DAZN转播。这是自从1993年日本职业足球联赛诞生以来首次没有一般的电视转播。
该报道提到,日本一家民营电视台的相关人士称,虽然世界杯第二轮预选赛的转播权费用较低,价格为1亿几千万日元,但“盈利很困难”。按照汇率换算,当时仅转播世界杯的一场预选赛就至少需要人民币500万元。
水涨船高之下,现在要转播一场世预赛比赛,单价要比500万元更夸张。接下来国足客场挑战澳大利亚队(10月10日)和主场迎战印度尼西亚队(10月15日)的两场比赛,央视能否从爱奇艺手上买到部分版权?如果价格目前依然谈不拢,那么球迷或许又只能继续付费观看国足的比赛。
2
赛事版权市场集中
收费看球将成为常态
国内究竟有多少球迷付费观看了国足的前两场世预赛,爱奇艺方面并未公布相关数据。不过,有一个数据可以从侧面佐证世预赛的热度,在国足0∶7败于日本队的比赛回放页面中显示,有超过1332万人看过这场比赛。以单场9元的价格推算的话,这一场比赛大概就可以让平台有1亿元的营收。
事实上,付费观赛并不是新鲜事。在爱奇艺的平台上,体育会员属于平台的增值服务内容。包含英超、欧洲国家联赛、澳网、高尔夫、格斗、羽毛球、排球等众多赛事直播内容,根据不同权益会员价格有所不同。体育赛事的版权费用通常非常高昂,为了覆盖版权成本并获得盈利,平台通常采取收费观看的模式。不只是爱奇艺,在视频网站中腾讯体育也同样需要用户单独购买会员,观看包括NBA等体育赛事。
由于付费观赛模式的存在,对视频平台来说,拥有独家版权意味着能够吸引更多用户,提升用户黏性,进而推动广告、会员服务等业务的增长。正因于此,近年来体育版权之争变得激烈,赛事版权市场也越发集中,尤其是在大型体育赛事方面——比如世界杯预选赛这样的关键比赛。而对于优质内容的争夺,其实也是平台间影响力、用户基础、资金实力等多方面综合实力的较量。
即便观看国足比赛,大家已经习惯了在电视上免费观看,但随着数字媒体平台的全方位铺开,收费观看比赛必将成为常态。
3
赛事超狂热期已过
版权购买方越发集中
此前,国内体育赛事版权市场经历过多年的狂热期,也涌现出一批运营商,如今这一市场越发集中。除了咪咕、爱奇艺等数个平台,已很少有其他平台参与角逐。
2015年9月,体奥动力以80亿元人民币拿下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中超)五年全媒体版权。有观点认为国内体育版权运营的爆发就始于此。彼时,乐视体育、PP体育(隶属于苏宁体育集团)、新浪、腾讯、优酷等平台都对体育赛事版权趋之若鹜,其争夺的赛场不仅是奥运会、世界杯这类大型体育盛会,也包括欧冠、五大联赛、NBA等热门职业联赛。与之相应的,中超、CBA等国内职业联赛的热度也被带了起来。
为了拿下2016和2017两个赛季的中超独家版权,乐视体育签出了27亿元的大合同;为了拿下2019-2022三个赛季的英超独家版权,PP体育砸下了近50亿元的重金。遗憾的是,乐视体育和PP体育先后倒下,他们当年的天价版权看起来都像吹出来的大泡泡。
三年前的东京奥运会,咪咕、快手和腾讯共享了东京奥运会的央视分销的版权,而到了今年的巴黎奥运会,央视在分销的版权时,仅有咪咕和抖音、快手买入,腾讯退出。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抖音和快手两家短视频平台都没有购买直播权益,而是只选择了点播+短视频权益。
很明显,赛事版权的超狂热期已经过去了。
如今,国内的赛事版权购买方只有咪咕、爱奇艺、腾讯、优酷等几家而已,版权最多的是背靠央视和中国移动的咪咕。其他几家中,爱奇艺有世预赛和欧冠的版权,腾讯主要聚焦于NBA的版权,优酷则只专注于羽毛球和网球等相对小众的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