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公司负责人卷款跑路”系谣言 将妥善处理后续问题
日期:[2024-10-17]  版次:[A06]   版名:[城事]   字体:【
■“清心鸡”东华西路店大门紧闭。

■网络截图。

闭店半个月后,“清心鸡”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称:

10月14日,《新快报》报道了广州多家“清心鸡”门店暂停营业的消息。就在一天之后,沉寂许久的“清心鸡”微信公众号发出一则公告,称老板跑路传言不实。

声明提到,近几年因受多方因素影响,公司一直处于负债经营状态。尽管公司经营者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但仍无法改观。公司迫于无奈才做出停业闭店的决定。

声明对“公司负责人卷款跑路”等传言进行了回应,并称公司正在努力跟进妥善处理后续员工经济补偿、会员卡以及公司债务等问题。

业内声音

注重本土食材和文化结合 地方特色菜系更吸引年轻人

针对“清心鸡”闭店风波,新快报记者也在近日采访了一位餐饮界人士。这位业内人士指出,广州人爱吃鸡,可以用“无鸡不欢”来形容,传统的酒楼餐厅几乎都有一个自创的品牌“鸡”。而“清心鸡”以鸡为主打菜式,利用开分店的方式来扩大影响,多年来在市场上赢得口碑。但时过境迁,粤菜也遇到了瓶颈,“首先就是竞争,现在‘吃鸡’已经成为寻常事。在广州,去哪里都可以吃到不同品种的鸡,消费者面临多种多样的选择。本地的饮食习惯已经不是餐饮成功的利器,而是一种常规的东西,所以‘清心鸡’失去了竞争力。”这位业内人士指出。

他指出,从广州餐饮的版图来看,粤菜目前受到了各种菜系的融合和冲击。特别是一些有地方特色的菜系,比如湘菜、川菜、云南菜等。“它们注重本土食材和文化的结合,更能吸引一些比较喜欢新鲜、颜值、特色文化的年轻消费者。”

“‘清心鸡’的消费模式中包含预售的方式,就是会员卡储值,买多少再送多少。我个人建议消费者还是要谨慎,”针对目前众多餐饮门店的消费模式,这位业内人士建议消费者要慎重,可以多留意线上平台的团购等实惠的消费方式。

律师说法

公司需及时补发员工工资 应与消费者协商退款方式

“对于这类闭店停止经营的情形,经营者当然是要保证员工的工资,及时补发,这是首要的义务。补发之后,公司可以将其剩余的财产进行变卖处置。再和消费者进行沟通,如何退回相应的押金或者预付款。”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公益律师廖建勋对此表示。

廖律师表示,门店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退还给充值的消费者,可以与消费者协商,以其他的物品来抵扣相应的预付款或押金。或者是承诺以其他商品、服务来进行抵扣,但这个必须要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协商,双方同意。“如果通过上述情况,仍然不能偿还相应的债务,那么公司可以向人民法院提交破产申请,由法院来裁定,消费者可以进行债权申报,来处置相关公司的财产和债务。”廖律师说。

■新快报记者 贾典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