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记者王彤 通讯员穗建报道 11月18日,记者从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广州正打造老旧小区成片连片高质量品质提升示范区,目前已推进广州北站东侧片区、江南西片区、大湾区中医康养(大德路)片区、同和片区等13个片区开工建设,实现片区活力的提升。
成片连片示范,提升人居环境
花都区广州北站东侧片区的集群街2号被鉴定为D级危房,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通过居民出资、产权单位出资等方式高效筹措资金,楼体拆除重建并于2024年8月完成主体封顶,有效改善人居环境。
据悉,广州正从单个小区改造向成片连片纵深推进,按照“内外兼修”的原则,相邻的老旧小区内外及辐射周边一体化谋划改造,以水电气路、建筑本体、消防设施、无障碍设施等民生事项为基础,兼顾社区空间、道路空间、公共空间、产业空间、绿化空间等,提高片区“韧性”。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通过“留、改、拆、建”推进老旧小区及周边区域的联动改造,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鼓励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和微改造。
截至目前,全市老旧小区成片连片改造示范区建设累计完成修缮小区道路约22.4万平方米、改造排水管网约20千米、增设无障碍设施452处、完善消防设施约1.57万个、新增社区绿地和公共空间约1.3万平方米。
探索城市运营,保障长效治理
荔湾区西村街增埗片区将一处既有建筑改造成社区颐康服务站,提供长者交流活动场所和配餐服务;协和社区利用房前屋后空间、增埗社区利用三角“灰色”空间打造儿童活动场所,通过“一老一幼”设施建设,聚焦为民、便民、安民服务,开展社区补短板,进一步健全完善社区服务功能。
广州老旧小区改造立足片区层面,统筹利用低效闲置公房、用地等潜力资源,弥补单一老旧小区空间有限问题,植入公服、产业等,提升设施布局均等化,促进业态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吸引社会资本和企业介入,增强“造血”功能,通过打造便民集市、公共广告资源、非机动车充电桩、机动车停车收费等运营增长点,探索实施片区全域服务、专业物业管理、业主自行管理等多元融合的完整社区治理服务模式。
海珠区江南西片区内紫来大街片区改造提升海珠涌堤岸,打造可游可憩的公共客厅,改造后通过策划各类活动,将生活服务、文化活动贯穿到春节、五一、七夕、国庆等节假日,将人流和消费带入社区,带来“旺丁又旺财”的口碑效应。
注重文化保护,植入特色产业
坚持延续城市文脉,恢复传统街区肌理,修缮活化传统建筑,注入文化特色产业,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商业氛围浓厚的片区整体策划改造,提取片区文化基因,打造一批富有文化底蕴、折射历史厚度、兼具时尚气息的沉浸式消费街区。
荔湾区人民南光复南片区注重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同时进行环境改造、公房活化等,已建成怀远驿历史文化长廊、怀远驿牌坊公共空间、十八甫路南侧口袋公园等,打造片区活化触媒和示范节点,探索文化与产业融合活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