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专项行动,保障流浪乞讨人员温暖过冬
新快报讯 加大巡查力度,提升救助效能;织密服务网络,注重精准施策。近日,广州市救助管理站(下称“市救助站”)组织开展2024年“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严谨细实的作风,扎实做好冬季救助管理工作,保障流浪乞讨人员温暖过冬。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随着气温日渐下降,市救助站积极运用全国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建设试点成效,充分发挥党、团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安排站领导、团员青年、社工等进一步充实市救助管理小分队工作力量,重点加强地下通道、桥底涵洞和废弃房屋等流浪乞讨人员聚集区域的巡查,开展主动关爱救助,耐心劝导街面流浪乞讨人员进站接受救助,对确实不愿进站的,提供御寒衣物、速食品、饮用水等基本生活物资,并留下救助指引卡。
此外,市救助站主动协调辖区派出所、街道、区救助小分队、广州火车站等单位,联动社区网格、“羊城暖湾”救助服务驿站等加强街面流浪乞讨人员转介指引,畅通求助渠道;指导属地镇街依托电子图册,建立完善一人一档,精准开展跟进服务,确保辖区街面生活无着人员流浪乞讨人员能得到及时、有效救助。
加强宣传引导,引导公众参与也是市救助站“寒冬送温暖”的重要举措。据介绍,专项救助行动联合社工机构开展关爱受助人员,共同传递正能量,多途径、广范围宣传“应急庇护站”“临时救助点”、求助热线等救助措施,广泛动员公益组织、志愿者团体、环卫工、出租车司机等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劝导、引导流浪乞讨人员等各类临时遇困人员到救助管理机构求助避寒。
救助故事
老汉漂泊四十余载 广州市救助站助其返乡有依靠
“四十多年啊,我终于回家了……”离家漂泊四十多年的65岁老人杨大爷,在市救助站工作人员的悉心照料和护送下,终于在2024年11月中旬回到故乡。面对着熟悉的土地,杨大爷不禁泪流满面。据广州市救助站工作人员介绍,当地救助站经过多方沟通,已为杨大爷办理好了户口,目前正在办理身份证和申请低保,下一步拟联系养老院,做好安置工作令其老有所依。
意外中风丧失工作能力
2015年11月,在广州白云区流浪乞讨的杨大爷第一次被市救助站救助服务队发现并护送到站,而后他多次被该站救助。经了解,40多年前,杨大爷外出打工,虽然辛苦但收入尚可维持温饱。10多年前,一次中风后留下了后遗症,从此他只能依靠拐杖走路,失去了工作能力,丧失了经济来源。积蓄耗尽,又没有亲戚朋友在广州的他,开始在白云区流浪乞讨。
近十年间,杨大爷多次入站接受救助,根据他提供的信息,市救助站工作人员联系杨大爷户籍地派出所、民政部门,得知他的户口被注销,住址已经拆迁变更。杨大爷没有其他亲属,只有一位哥哥但其生活尚艰难,无力帮助弟弟。在做好站内照料的基础上,救助站工作人员耐心询问杨大爷是否愿意回家,并详细解释了低保政策,杨大爷认为返乡后无法生存,表示绝不回家,于是就开始了“进站—出站—进站”的循环。
今年11月,杨大爷再次被护送入站。工作人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续为他开展寻亲工作,向他普及政策。“老杨,现在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已经很全面了,你回家后不用担心生活问题。”工作人员反复劝导杨大爷。“我不信,我不回去。”杨大爷直接拒绝。
经过长时间相处,工作人员慢慢取得了杨大爷的信任。有一天,面对相同的问题,杨大爷的回答变了:“回家的事可以考虑一下,但如果不是像你说的那样,我还要回来找你。”
多方协作照亮返乡之路
首次得到杨大爷答复后,市救助站工作人员马上联系其户籍地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救助管理站,将他的情况以及返乡后可能遇到的问题告知对方,并提出返乡后的建议。经过反复沟通协调,石嘴山市救助管理站承诺,杨大爷返乡之后将协助其恢复户籍、办理低保和养老事宜。
工作人员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杨大爷,他很惊讶,像个孩子一样哭起来:“我以为这辈子都要流落街头了。没想到,我还能有回家养老的一天,谢谢党!谢谢政府!”
市救助站专门安排工作人员护送他返乡,抵达宁夏银川站时,当地救助机构的工作人员早已在车站等候。“真的回家了!我回家了。”那一刻,杨大爷老泪纵横。
据介绍,杨大爷回乡的温暖故事,是多方联动源头协作治理在广州救助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呈现。接下来,杨大爷将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逐步解决户籍、低保和养老等问题,不再为生计所困,安享幸福晚年。
温情暖心救助 托起困难群众“心”的希望
新快报讯 “病腿治好了,你们又送我回家,我不知用什么词表达感恩。”治病、寻亲、送归,在市救助站工作人员的护送下,赵大叔回到了故乡浙江义乌。记者获知,近年来,市救助站针对不同困难对象的需求,制定针对性救助方案,实现精准救助,全力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推动救助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4年11月3日,赵大叔主动来市救助站求助,通过交谈,工作人员得知他在广州生活多年,平时靠打工艰难维持生活,患有糖尿病十多年,右脚底受伤破损一年多没有完全愈合,逐渐右足肿胀,最近一个月又出现流脓,并有灼伤感。行动不便导致不能工作,生活无着的他只能到市救助站求助。
市救助站工作人员为赵大叔提供了基本生活照料的同时,尽力安抚他。针对赵大叔的情况,市救助站紧急召开救助业务专题会,分析病情,研讨救治方案,全力救治赵大叔。
经过治疗,赵大叔身体情况逐渐好转,但想到未来生活没有着落,心中难免有些许忧虑。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多次到医院慰问他,并送上水果,给予心理疏导,宽慰他要坚强面对,等康复后回家好好休养。“我自己知道我当时的情况不乐观,到了医院心里也很忐忑,怕治不了。现在慢慢好起来了,感谢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赵大叔说着眼角湿润了。
赵大叔病情逐渐稳定,市救助站通过浙江省义乌市救助管理站核查了他的身份信息,沟通协商护送其返乡的相关事宜。11月28日,赵大叔出院当天,市救助站派三名工作人员乘坐高铁护送赵大叔回浙江义乌,工作人员一路观察伤口情况、及时进行心理调节、叮嘱其按时服药,无微不至地照顾赵大叔。经过长达6小时的高铁车程后,工作人员与义乌市救助管理站成功交接。
据市救助管理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全力推进全国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工作中,市救助站全面落实“及时发现、快速响应、精准救助、协同治理”机制,强化一人一案精准管理和针对性服务,提供温情暖心救助,全面推进救助管理工作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
■本版统筹: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本版采写: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李斯璐 通讯员 李永淳 魏润能 李雅森 王海丽 江子晴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