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记者张晓菡报道 近日,安井食品递表港交所,冲刺“A+H”上市,高盛、中金为联席保荐人。作为中国最大的速冻食品公司,安井食品2017年已登陆上交所。公司表示,赴港IPO是为了“加快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增强公司的境外融资能力”。
安井食品的前身华顺民生,成立于2001年,最初从事速冻食品经销,后收购“安井”商标等相关资产进军速冻食品生产领域,目前主要产品包括火锅丸子、米面制品、预制菜等。
A股上市后,安井食品进入了快速扩张期。2017年公司实现营收34.8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02亿元。2023年公司收入已高达139.65亿元,年内利润超15亿元。
不过,安井食品的“狂飙”已按下了暂停键,2024年前三季度,其收入为109.95亿元,期内利润10.62亿元,利润同比下滑6.87%。
从产品结构来看,安井食品的产品分为速冻调制食品、速冻菜肴制品和速冻面米制品三类,速冻调制食品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报告期收入占比均在50%左右。2024年前三季度,上述三类产品平均售价均出现了下滑,分别为每吨1.36万元、1.79万元、1.01万元,而2023年同期价格为1.38万元、2.07万元、1.08万元。其中,速冻菜肴制品(预制菜业务)降价幅度最大。公司财报显示,该业务营收增速也大幅降低,2021年-2023年增速分别为112.41%、111.61%、29.84%;而2024年前三季度,该业务收入仅同比增长7.27%。
财报显示,安井食品较为依赖经销商,2022年-2024年前三季度,其来自经销商的收入占比均超过80%。且2023年财报显示,公司来自经销商的毛利率为21.49%,显著低于商超和电商渠道。
此外,2018年以来,安井食品创始人、高管多次减持,引发市场担忧。其中,董事长刘鸣鸣、副总经理黄清松、黄建联均曾因减持中出现违规行为而被监管。2024年1月,公司宣布启动H股上市相关筹备工作后,同年6月4日,副总经理黄建联宣布减持,受此影响,公司股价连续6个交易日下跌。
进入2025年,安井食品股价依旧呈下行趋势。截至1月23日,安井食品股价报收74.17元/股,较1月2日下跌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