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糖橘现在供不应求!”广州市荔湾区驻梅州市梅县区松源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工作队”)队长吴爱兵跟新快报记者分享了喜悦心情,春节到来前,通过工作队积极发动,来自荔湾区帮扶单位和爱心企业的消费帮扶采购订单,让松源镇的盐焗鸡、晚稻米、沙田柚、砂糖橘等特色农产品搭上直通车进入广州市民餐桌,也让当地不少农户的钱袋子鼓起来,对今年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吴爱兵
驻梅州市梅县区松源镇工作队队长
派出单位:
广州市荔湾区金花街道
“大力发展松源特色产业,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
消费助农 因地制宜探索订单式农业
“农民最担心的就是农产品的销售,能不能及时卖出去、卖个好价钱。”为做好节前的消费帮扶工作,吴爱兵带着队员多次到果园、田头调研,对农产品的采摘、包装、配送等环节严格把关,确保松源镇优质农产品给消费者留下良好的印象,推动松源农特产品“出山入湾”。
去年7月27日,由广州市荔湾区金花街、彩虹街、中南街、岭南街联合组建的新一批工作队正式入驻松源镇。“这个工作很有意义,我一直想到农村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吴爱兵带队来到松源镇,心里有着火一般的热情。
“金柚、金稻、金果、金叶,是松源镇重点打造的特色产业。”吴爱兵说,工作队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协助松源镇党委、政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发挥“组团式”帮扶优势,通过消费帮扶、科技赋能、品牌打造,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户收入又壮大村集体经济。
与此同时,工作队在后方单位大力支持下,加强对接荔湾区乃至大湾区的企业,争取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发展共赢,以松源镇为生产基地,发展“订单式”农业,贯通“产加销”,逐步做大做强松源特色农业品牌。
完善蒙吉大桥至同怀别墅沿河路段附属设施,修复受损路灯;修建松江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庆敏楼)附近道路,将红色遗址与特色农业、乡村文旅相结合,打造白玉古树公园、横坊书香公园、金星寺边文祠等打卡点……“打造红色精品旅游线路,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吴爱兵说,接下来,将继续与福建古田干部学院对接,合作打造古田会议溯源精品课程,增加沉浸式文旅体验,擦亮同怀别墅“金字招牌”,实现闽粤两地红色资源共享。
科技强农 赋能梅州柚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的指导下,果农把残次柚果收集起来,就地发酵,最后变废为宝,很有成效。”在位于松源镇宝坑村的梅州市宝鑫家庭农场,吴爱兵实地了解了残次柚果利用情况,并表示下一步将组织有意愿的农户到农场来参观交流,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获益。
梅州市是广东省最大的柚类产区和全国闻名的“中国金柚之乡”,梅州柚产业已成为全市农业农村最重要的支柱主导产业。然而,随着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频发,梅州柚产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为此,松源镇政府和工作队联合梅州市农林科学院举行技术培训会,为种植户带来专业的关键技术和实用技能。
“我们联合梅州市农林科学院,共建梅州柚新品种栽培技术示范基地。”吴爱兵说,未来,工作队与松源镇携手并进,走科技强农、质量兴农的绿色发展之路,深入开展农村科技特派员、广东(梅州)农技服务轻骑兵重大农业技术乡村行及柚子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工作,科技赋能梅州柚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