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迎客8011.8万人次 实现旅游收入745.3亿元
2月4日,记者从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据初步测算,2025年春节假期八日(1月28日至2月4日,除夕至初七),全省接待游客8011.8万人次,同比增长5.3%;实现旅游收入745.3亿元,同比增长7.5%。
据2025年春节假期全省游客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春节假期期间(1月28日至2月4日),全省游客人均花费930元,同比增长2.0%。全省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2558.3万人次,同比增长6.5%;纳入监测的14段古驿道沿线重点区域接待游客546.8万人次,同比增长5.1%;纳入监测的13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接待游客165.3万人次,同比增长5.4%;纳入监测的100个乡村旅游点和历史古村落接待351.3万人次,同比增长6.0%;纳入监测的80个重点公共文化机构接待152.9万人次,同比增长5.5%。
欢喜过大年氛围浓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春节假期,广东文旅系统聚焦“请到广东过大年”主题,精心策划、因地制宜推出一系列接地气、暖人心、顺民意的文旅活动,营造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浓厚氛围。
据悉,春节期间,省文化和旅游厅面向来粤游客及本省居民发放总计800万元的文旅消费券,截至2月4日12:00,“请到广东过大年”文旅消费补贴活动已带动订单金额超6155万元,直接带动比约为1:8.3。
全省联动部署开展“请到广东过大年”,精心策划8000多场特色惠民文化和旅游活动。全省组织开展“博物馆里过大年”约1000场陈列展览活动、约200场迎春特展和400场新春活动,推出“非遗贺新春”、粤剧“过年睇大戏”等近1000场主题活动,开展约1000场非遗进景区、文艺进景区活动。
文旅产品供给丰富
全省各地因地制宜,依托文化场馆、景区景点、历史街区等场景,创新融入年俗文化元素,融合发展“展览+旅游”“演艺+旅游”“科技+旅游”等新业态,打造一批文体旅商消费融合新场景,满足多元化、多层次假日消费需求。
重点文旅项目接连“上新”。清远长隆度假区开启试营业,数十个动物展区再现非洲大草原原生态栖息环境;满载“老广”童年回忆的南湖乐园重新开业;广州塔广场全新开业,为游客提供美食、潮流、演艺、科技一站式体验;珠海市金湾金湖欢乐世界等景区开启营业,为春节假期游玩提供更多选择。
文旅消费新场景提档升级。珠海“古蜀瑰宝—三星堆与金沙”文物特展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集中展示古蜀文明的重磅展览,开幕首日便吸引近6000人次观展;广州博物馆把《黑神话:悟空》同款游戏引擎的VR虚拟游戏《海丝奇幻记》搬到镇海楼内,春节期间一系列“上新”的文博新玩法为文旅产业注入新动能。
年俗活动焕发新彩
各地围绕春节申遗成功和“请到广东过大年”主题活动,推出了文化市集、演出、展览、非遗体验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文化活动,为游客带来丰富的节日文旅消费选择。
珠海的“粤享非遗 悠游金湾”、中山的“‘悦享温泉 品菊赏鱼’文化之旅”、肇庆的“体验龙母文化 游购肇美乡村”等3条线路入选“年礼好物 自在乡村”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广州南沙粤港澳大湾区灯会以盛大主题灯会和非遗展示及良好配套服务,每日吸引近3万游客入园“睇”灯。
岭南文化出圈出海
继普宁英歌在2024年春节参加英国伦敦春节庆典后,省文旅厅再次在春节期间组织英歌队“出海”参加文化交流活动。汕头潮阳的西门英歌队一行25人,1月28日至2月4日远赴德国、法国参加“欢乐春节”活动,到访哈瑙、法兰克福、巴黎、里昂等城市,本次活动是女子英歌队首次出海,首创的“男女英歌对打”亮相海外,全面展示广东非遗的独特魅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圈出海”。
据统计,广东春节民俗活动已走进约20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性的文化盛事,有力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在广州过大年:
新春文旅消费逾160亿 接待游客1634万人次
今年春节,广州以“广州过年 花城看花”为主题,策划推出烟火年俗、踏春赏花、潮玩乐游、百戏争春、文博新彩、新春福利2100多场文旅活动。2月4日,记者从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了解到,春节假期广州市接待游客1634万人次,同比增长5.1%,实现文旅消费总额160.1亿元,同比增长42.9%,多家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广州位居春节热门旅游目的地前三,实现接待人数与经济收入双增长。
赏烟花 叹非遗 行花街
年初一,广州市在白鹅潭隆重举办春节烟花汇演活动,为市民游客带来了50分钟恢弘磅礴的视觉盛宴,活动吸引了约40万名市民游客现场观看,约1300万人次在线观看直播。据统计,“广州烟花汇演”相关网络信息超过15万条,累计阅读量近7000万次,赢得市民游客广泛好评。
春节期间,由千名非遗工匠打造的粤港澳大湾区灯会,设置了218组反映大湾区文化元素的灯组,受到游客热捧,日均入园游客近3万人次。
“行花街”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各区花市竞相为“非遗年”喝彩。据统计,全市花市接待游客超495万人次,销售量1.19亿元。
烟火气 时尚潮 岭南风
春节的广州移步换景,无论是古街古巷的烟火气,还是现代商圈的时尚潮,每一步都能邂逅独特的岭南风情,处处洋溢着文旅融合的蓬勃生机。其中,广州歌舞剧院精心编排的舞剧《英歌》精选片段在央视多个频道轮番上演。广州塔剧场春节假期正式开业,并为游客带来了春节定制版音乐剧《英歌》,拉开蛇年新春艺术盛宴序幕。
长隆野生动物世界蛇馆正式开放,拥有众多广州人集体记忆的星纪世界·南湖乐园焕新归来,第32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在云溪植物园主会场举办国际花卉艺术展,广州海洋馆携手潮墟打造“花城好巳”潮墟文创市集……据统计,春节假期纳入监测的36家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超1042万人次,同比增长2.3%;5家珠江游接待游客29.5万人次,同比增长8%。
春节期间,广州乡村旅游依旧热度不减。增城区正果老街推出醒狮表演、滨江花海、骑马项目、歌曲演绎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从化区花开似锦,大批游客携家带口,来从化赏花过春节。南沙区别具特色的水上新春集市游人如织,水上游船情景演出、非遗巡游、新春集市让游客感受岭南水乡的独特风情与魅力。据统计,春节期间广州市乡村游接待游客近513万人次,同比增长5.5%。
文化年 玩玩玩 买买买
春节期间,广州市文化馆接待群众约8.2万人次,成为市民游客打卡热点。
160余场文旅活动涵盖非遗展演、民俗体验、文创市集、公益电影、挥春送福等各式特色活动,并推出郁金香花海、财神送福、非遗雕塑等多个拍照打卡区域,以新场景、新玩法、新业态激发公共文化设施新动能,春节假期馆内文旅消费总额超过49万元,打造了年味浓、活力强、人气旺的文旅消费新热点。
黄埔军校、南海神庙、广州茶博物馆联合推出“迎春文创市集”,形成“抱团取暖”文化消费场景。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许婉婕 李佳文 通讯员 粤文旅宣 穗文广旅宣 ■图片:新快报记者 邓迪 毕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