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会“整活”的广州文博机构 比比看哪家强?(1)
日期:[2025-05-19]  版次:[A04]   版名:[城事]   字体:【
■抽角色逛展览。

■“二次元”遇上古风。

■观众在南越王博物院参加活动。

■南汉二陵博物馆蕃坊游戏前挤满了等候体验的小朋友。

围绕“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主题,广州上演精彩绝伦文物“破圈实验”

南越王博物院让玉舞人与《原神》主题“痛车”并肩巡游,广州海事博物馆用 AI 技术请苏轼“穿越” 代言,南汉二陵博物馆让观众用穿越身份打开展览……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重点强调在快速变化社会中,作为文化身份的重要连接者、创新者和守护者,博物馆如何与时代共振。在广州这座古今交融的千年商都,文博机构正上演着一场场精彩绝伦的 “破圈实验”。就让我们走进这些“会整活”的广州博物馆,看看它们如何用创意与科技,书写文博界的未来新篇。

■文/图:新快报记者 许婉婕 李佳文

南越王博物院

沉浸式文化剧场 重现两千年前故事

《原神》角色主题车缓缓驶过、“文帝行玺”金印说“准了”,角形玉杯说“醉了”……不久前的“五一”假期,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首届“南越华潮节”上,南越王博物院开启了一场“二次元”与二千年历史的对话。南越王博物院的工作人员告诉新快报记者:“我们把百米廊道变成为热闹非凡的创意市集,让沉浸式体验、精彩文艺演出、华潮巡礼在这里轮番上演。假期里,游客们穿着精美的华服,在专属摄影区拍下国风大片;在露营茶歇区,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欣赏表演;穿梭创意市集,体验各种趣味十足的互动活动。”

这已经不是南越王博物院第一次举办国潮文化活动。2024年“仲夏越韵”活动现场,30名参与者身着汉服聚集在东门厅。工作人员手持“圆雕玉舞人”复制品向大家讲解:“这位两千年前的‘南越顶流舞者’,梳的是越式螺髻,穿的是汉式水袖裙。”随后,专业舞蹈老师带领大家模仿“扭胯并膝”的经典动作。曲流石渠遗址旁的“变装视频拍摄区”,参与者依次换上日常服装,完成“古今切换”的镜头设计。一位参与者兴奋地展示手机里的成片:“我先穿汉服跳舞,然后镜头一转变成现代装,这种‘穿越’太酷了,我要发去B站!”

今年5月17日、18日,南越国宫署遗址还化身沉浸式文化剧场,上演一场跨越时空的文物对话。以“文物故事”为纽带,打造沉浸式语言艺术盛宴,与市民一同在千年遗址上倾听南越国文物故事。AR互动游戏《探寻南越》实景剧本游也将让观众化身故事的延续者,通过每一个互动与选择,参与历史的重新诠释。这场融合了AR技术与真实考古背景的惊险冒险,让人们在真实博物馆环境中,用手中的智能手机揭开两千年前的南越秘密,拯救被困的考古英雄。

当社会在不停地向前发展,博物馆的解读早已突破“讲解+展览”的传统模式,AR解谜、汉服变装、潮玩共创……年轻化的表达,将博物馆转化为“可参与的历史剧本杀现场”“可创作的文化素材库”。新快报记者从南越王博物院了解到,接下来,该院还将继续探索“让南越王变‘年轻’”的方法,让更多的年轻一代愿意走进博物馆,让两千年前的故事重现于新新人类面前,让岭南文化、海丝文化融入年轻人的生活。

南汉二陵博物馆

抽取身份卡,用角色游戏打开展览

“想象一下,你现在站在广州城的原点,有三个入口可以进入不同时空的广州……”南汉二陵博物馆“寻迹羊城2024——广州古城考古新发现”展览的入口有一个白色的木箱,中间掏出一个圆洞,箱子里有“南越修苑”“宋代修城”“清代修史”三张任务卡,观展者被邀请先随机抽取一张选择角色身份,再用游戏的方式打开展览。举个例子,抽到了清代修史副本的观众,身份就是居住于学海堂书院的一名书生,需要帮助学海堂正在奉旨重修《广东通志》的创办人阮元,进入清代的广州城,寻找修史有关的三个物料。

这个展览聚焦广州“城”的演进,从考古发现的城墙遗址出发,着眼城内、城外,精选174件/套文物,与观众朋友们开启一场广州城的探索之行。设计的用意是鼓励观众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在物件信息、互动与体验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观点。

在展览的一角,一台电脑被设置为“千年城垣众生谈”互动体验项目,观众通过键盘敲字进入对话框,就可以与广州城四位名人赵佗、步骘、刘龑、程师孟展开跨时空“对话”。通过前期的AI训练,这四位“名人”能够回答观众,当年的广州究竟是怎样的。在另外一个蕃坊游戏中,大屏幕被抽取了显示膜的一部分,观众需要拿起显示膜制作的放大镜放在眼前,在二维码一般的地图里寻找蕃坊里的探险家。

5月15日当天,新快报记者在展览现场碰到了前来研学的番禺区沙湾小学二年级的参观团。蕃坊游戏前挤满了等候体验的小朋友。也有家长志愿者领着孩子认真地去研究所领身份任务卡的问题。在展览出口的留言处,各种中英文的留言热烈又真挚:“筹展思路发生了很大变化,互动多,小而精”“A beautiful museum with well presented artifacts(一个美丽的博物馆,陈列着精美的文物)”。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副院长林冠男告诉新快报记者,“寻找失踪的探险家”蕃坊主题游戏与数字人对话等互动项目,均由广州美术学院师生创作,是馆校合作成果的再次呈现。吸收融合备受关注的青年力量与数字技术是本次展览呼应“国际博物馆日”主题的探索性尝试。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