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清凉云慰问”、社工站提供临时庇护、服务机构升级“清凉阵地”……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最近一周,广州正经历一波范围广、强度高的高温天气,全市高温预警持续生效中。
热浪来袭,广州的户外劳动者们去哪歇脚纳凉?困难群众又如何度过炎夏?
广州市民政部门通过开展“精准关怀+网格巡访+机构纳凉”服务,为困难群众构筑立体化防暑屏障,打造炎炎夏日的“清凉港湾”。广州市总工会(下称“广州工会”)依托遍布各区694家工会驿站,开展送清凉、送温暖、送健康等多元普惠性活动。
1
向在册困难群众发起“清凉云慰问”
“您好,近日我市最高气温达38℃并伴有雷雨天气,请您注意防暑降温,多饮水,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如遇基本生活困难,请联系社区工作人员或拨打12345政府服务热线求助。”近日,不少市民接到了来自广州市民政局的暖心电话或短信提示。接到电话的徐婆婆说:“收到问候心里暖暖的。”
据悉,广州市民政局依托智能化手段和人工走访相结合,通过智能电访外呼服务、平安通智能系统和短信通知发送平台等,主动向全市在册困难群众发起“清凉云慰问”,了解困难群众防暑降温条件和身体状况,并协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广州“双百工程”社工通过“红棉守护”热线,联系在册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超过9.6万人次。
在社区,基层工作人员坚持用“铁脚板”跑出民生温情。面向独居、空巢、留守、重残、失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探访关爱服务。今年6月以来已探访近3万人次,对已建档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100%。
2
以“食补”助力长者消暑降温
“薏米健脾祛湿,山药补而不腻,排骨提鲜,这搭配最适合暑天。谢谢你们,真是太贴心了!”近日,住在越秀区大东街的独居老人杨姨收到了志愿者送上门的暖心祛暑汤水时连连称赞。
据介绍,“邻里有温度·爱心靓汤计划”是广州市越秀区大东街“双百工程”社工站联动辖区爱心企业、爱心组织共同开展的公益行动,旨在为社区内的特殊困难长者送上一份暑热天气中的养生关怀。
记者走访了全市几家长者饭堂,广式祛暑汤水成了附近居民的热门选择。番禺区大龙街富怡社区长者饭堂在供餐时就为长者免费提供如薏米冬瓜汤等时令汤水,以“食补”助力长者消暑降温,健康养生。
根据近期炎热暑天气候,结合广东本地特色汤水文化,多家长者饭堂推出了如冬瓜绿豆薏米排骨汤、莲藕绿豆扇骨汤、苦瓜黄豆排骨汤等广式特色汤水。
据了解,全市其他民政服务机构也积极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开放活动场所,提供空调、风扇等降温设备,为服务对象供应凉茶、消暑汤水、驱蚊水等,营造安全舒适的避暑环境,确保服务对象安全度夏、健康度夏。
3
为“街友”搭建“清凉防护网”
天河南街社工服务站也是广州“羊城暖湾”社区服务驿站之一,服务驿站的陈副站长告诉记者,整个社工服务站约600㎡,其中辟出了100㎡给临时遇困人员提供临时庇护,平时附近的居民也会在社工站内歇脚。站内有爱心企业捐赠的被子、牙膏、蚊怕水等生活用品,方便临时遇困人员使用。
目前,广州已建成49个“羊城暖湾”社区服务站,在发生寒潮、酷暑、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期间,服务驿站工作人员会主动上街面巡查,帮助辖内临时遇困人员,引导其到救助管理机构或临时庇护场所接受救助。
在街面,由民政、公安、城管联合组成的12支救助管理小分队,与社工志愿者、相关单位和基层执勤人员共同构建起全市域覆盖、全要素整合、全天候救助的街面巡查救助网络。
工作人员尽力劝导流浪乞讨人员进站受助,通过派发救助卡片、清凉物品和个人防护物资,为流浪“街友”构建了一张“清凉防护网”。入夏以来,全市共救助服务流浪乞讨人员1993人次,派发食品等生活物资1506件、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物资323件。
随着广州进入酷暑模式,全市有条件的社工站(点)、“羊城暖湾”在镇(街)统筹安排下开放临时庇护场所,在应急庇护场所储备食品、饮用水等基本生活物资和必要的资源,为遇困群众避暑纳凉提供方便。
4
驿站升级 实现24小时服务不打烊
“每天要喝掉6大瓶水,衣服湿了干、干了湿。”负责越秀区人民街片区清扫的环卫工人梁姨展示着被汗水浸透的工作服。作为长时间在户外作业的环卫工,她和同事们面临着严峻的防暑挑战。当社工把矿泉水送到她手中并轻声说“辛苦了”,她很感动。她指着人民街“三邻四里”驿站对记者说,“昨天午休时在里面吹了风扇,手机没电还可以进去充电,很方便。”
设在广州市芳村工人文化宫的户外劳动者工会爱心驿站,采用自助式电子门禁系统,户外劳动者通过手机扫码开门后就能随时进出,休憩纳凉歇脚,实现24小时服务不打烊。“平常不少能休息的地方凌晨或深夜都不开门,我们上晚班就无处落脚。现在有24小时开放的智能驿站就方便多了,渴了能喝口热水,累了能歇歇脚,很不错!”网约车司机李先生表示。
记者走访了几家工会驿站,驿站门口都有标明户外劳动者工会爱心驿站,进入室内凉意袭来,空调冷气充足,座位充裕,最基本的休息、饮水、手机充电等需求都可以满足,还提供无限WiFi。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驿站主要是给户外劳动者提供一个能“缓一缓”的地方,“工作也要劳逸结合,这里能保证他们有地方休息,有杯水可喝。”
2014年,广州工会在全省率先建成首批55家“职工小休站”。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694家工会驿站,覆盖环卫工人、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群体,累计服务超1200万人次。
记者了解到,广州工会联合爱心企业举办的2025年“清凉一夏·致敬高温下的您”关爱活动,从7月4日持续至10月12日。其间,广州工会将在全市11个区的56家工会爱心驿站,为新业态及户外劳动者免费派发超8万支雪糕。
■采写:新快报记者 麦婉诗 毛毛雨 通讯员 张萌 ■图片: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