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政策层面持续发力 A股“反内卷”主题行情火爆(2)
日期:[2025-07-21]  版次:[A15]   版名:[财眼周刊]   字体:【
■廖木兴/图

●周期板块

迎来“反内卷”红利期

上周五(7月18日)“反内卷”主线再度发酵,周期资源股爆发。其中,稀土板块领涨,中色股份等多股涨停;锂矿方向表现亮眼。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无论是军工,还是新兴产业,比如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风电、消费电子、家电等,都离不开稀土。7月10日,北方稀土、包钢股份均发布公告拟提高第三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中信证券分析称,稀土行业供需格局有望迎来拐点。从已预告中期的业绩来看,横店东磁以10.5亿元的净利润领跑,同比增长63.6%。北方稀土以9.6亿元紧随其后。

作为“反内卷”的另一重头——钢铁行业,中国已连续29年稳居全球钢铁生产和消费第一位。为摒弃“内卷式”竞争,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此前曾召集18家头部钢铁企业召开座谈会,共同加强自律,采取控产量、降库存等做法,从“各打算盘”的地方博弈到“全国一盘棋”的协同发展。

而在企业端,中国宝武、鞍钢集团等头部钢企则完成了多次重组。同时,同属周期性板块的煤炭,高温天气叠加“反内卷”政策的持续发酵,煤炭板块兼具高股息、高分红特征配置价值凸显。煤炭ETF(515220)当前规模超60.96亿元,较年初增长超120%。

在“反内卷”预期加持下,A股市场6月23日反弹启动以来,截至7月18日,钢铁板块43只个股中有41只区间录得上涨,占比超95%。其中柳钢股份涨幅达74.64%居榜首。记者注意到,今年一季度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进行了加仓,申万宏源证券、聚鸣同源私募基金等新进成为柳钢股份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此外,三钢闽光、包钢股份和华菱钢铁等涨幅均超20%。截至目前,已有24家上市钢企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多家公司业绩预喜。

钢铁板块区间涨幅TOP10个股(区间:6月23日-7月18日)

股票简称 现价(元) 区间涨幅(%) 市盈率(pe)

柳钢股份 6.13 74.64 15.08

包钢股份 2.14 23.13 538.86

中南股份 2.93 24.68 -13.41

三钢闽光 4.28 28.53 34.43

鞍钢股份 2.74 20.70 -11.59

西宁特钢 2.35 10.85 -12.79

河钢资源 14.06 7.82 18.23

方大炭素 4.76 6.73 690.20

方大特钢 5.31 24.65 12.27

华菱钢铁 5.35 24.71 16.44

●水泥

行业利润增长 逾半数公司依然破净

“反内卷”是近期水泥行业的重要关键词,在经历多年需求低迷后,水泥行业迎来阶段性转机。工信部2024年10月首次提出水泥能效达不到基准水平以上的产能不能作为产能置换。近日,中国水泥协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水泥行业“反内卷”“稳增长”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意见》明确将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能利用率,促进价格回归合理区间。山东、四川两水泥大省汛期错峰生产正在落地。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水泥产量同比下滑1.4%,稳价的同时量下滑幅度大幅少于市场预期的10%。

近日,多家水泥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同时提到了行业“反内卷”带来的效果。其中,华新水泥净利润为10.96亿元至11.32亿元,同比增长50%到55%。华新水泥指出, “反内卷”“稳增长”的倡议下,水泥产品平均售价同比上涨。塔牌集团预计净利润为4.07亿元至4.52亿元,同比增长80%至100%。塔牌集团表示,受益于行业“反内卷”、超产管控等政策红利以及在保障性住房、基建复苏等支撑下,水泥需求降幅收窄,并且今年以来煤炭价格持续下行,明显降低水泥生产成本。冀东水泥预告净利润亏损1.2亿元–1.8亿元,上年同期亏损8.06亿元,同比减亏。天山股份预计净亏损8亿元至10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亏损34.14亿元,亏损额同比收窄。

从二级市场来看,近期水泥板块成交活跃度提升。据同花顺数据,截至7月18日收盘,自6月23日以来,A股水泥行业指数上涨超10%,21家上市公司区间全部上涨,其中四方新材、三和管桩、海南瑞泽和四川金顶涨幅超20%。值得一提的是,半数以上水泥股市净率低于1倍,如金隅集团、天山股份、冀东水泥、海螺水泥等。其中金隅集团市净率为0.4倍,每股净资产3.91元,最新股价为1.57元。东兴证券研报认为,市场剧烈竞争下的优胜劣汰叠加“反内卷”等各项政策落地,共同发力加速建筑建材行业落后产能的淘汰,加速行业供给端优化。这将进一步巩固优秀和龙头公司发展和成长的确定性,带来估值修复和业绩弹性。水泥行业“反内卷”政策的火速落地带来行业更好的供给端优化。

水泥板块部分低市净率个股(区间:6月23日-7月18日)

股票简称 现价(元) 区间涨幅(%) 市净率 每股净资(元)

金隅集团 1.57 9.79 0.40 3.91

天山股份 5.01 11.09 0.44 11.45

冀东水泥 4.77 13.30 0.48 9.96

海螺水泥 22.45 7.01 0.63 35.89

万年青 5.86 13.35 0.71 8.27

塔牌集团 7.99 8.56 0.79 10.18

尖峰集团 12.09 10.83 0.87 16.61

西部建设 6.03 8.55 0.88 6.83

华新水泥 13.1 13.72 0.89 14.66

宁夏建材 13.77 6.58 0.91 15.20

(表格数据均来自同花顺)

●汽车

告别赔本赚吆喝 反内卷与出海提质增效并行

2025年以来,针对汽车行业内存在的“内卷式”竞争问题,国家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及整车企业已陆续作出回应。进入6月,“反内卷”相关行动已初步落地,17家车企首批发表声明,承诺缩短供应商账期,将支付账期控制在60天以内,被视作为推进汽车行业反对“内卷式”竞争迈出扎实一步。数据显示,2025年1—5月,汽车行业收入41283亿元,同比增长7%;利润1781亿元,同比下降11.9%;汽车行业利润率4.3%,处于偏低水平。乘联会数据显示,在汽车行业产业链总体单车收入从2017年的29.4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33.7万元的情况下,产业链单车利润却从2.3万元下滑至1.5万元,2025年前5个月产业链单车利润更是下滑至1.4万元。

告别赔本赚吆喝,反内卷与出海提质增效并行,才是中国汽车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之路。7月16日,国常会定调规范汽车产业竞争秩序,指出要着眼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针对该产业领域出现的各种非理性竞争现象,坚持远近结合、综合施策,切实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

业绩方面,已公布中报预告的汽车行业公司中,冰火两重天。业绩增幅居前的有安凯客车,实现净利润1500万元至2100万元,同比增长106.67%至189.34%。业绩增长主要源于客户订单增加带来的销售增长。汉马科技预计扭亏,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00万,净利润同比增长119.67%。广汽集团预告净利润为-18.2亿元至-26亿元,这是广汽集团近十年来的首次半年度亏损。江淮汽车净利润亏损6.8亿元,同比由盈转亏。股价方面,自6月23日以来截至7月18日,海马汽车、上汽集团、北汽蓝谷等7只个股涨幅均超10%。

机构布局

部分内卷行业

被机构买入的个股

1.光伏行业(反内卷政策重点领域)

通威股份:全球高纯晶硅龙头,受益于行业产能调控,2025年一季度获多家机构增持或新进,其中包括全国社保基金118组合和光伏ETF。

隆基绿能:光伏组件龙头,2025年一季度中央汇金持仓和香港中央结算加仓。

2.钢铁/水泥行业(产能过剩典型行业)

华菱钢铁:特宽厚板龙头,受益于唐山限产政策,近一个月股价涨超20%。

海螺水泥:水泥行业龙头,错峰生产推动价格回升,社保、险资长期持仓。

3.新能源汽车/锂电行业(内卷竞争激烈)

宁德时代:储能+动力电池龙头,通过技术迭代应对价格战,机构持续买入。

赣锋锂业:锂矿龙头,近期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较6月底58400元/吨低价涨超20%。

4.煤炭/电解铝行业(产能调控重点)

中国神华:煤炭龙头,受益于产能调控政策,中国证金、汇金长期重仓。

云铝股份:电解铝企业,通过绿色转型应对内卷,今年一季度全国社保基金118组合持仓、高毅资本新进持股。

(数据说明:以上个股均来自近期政策解读及机构研报分析,不作为投资推荐)

专家观点

“反内卷”投资机会

主要是前期跌幅较大的行业

“反内卷”政策指引下,哪些行业或产业链有望迎来竞争格局改善?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反内卷”涉及行业的投资机会,主要是之前跌幅比较大的行业,比如光伏、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这一波‘反内卷’行情的背景,是相关行业要求大幅降产能,破‘内卷’,防止打价格战”。

博时基金首席权益策略分析师陈显顺分析,“反内卷”政策红利或将向三类领域倾斜:其一是具有规模壁垒的基础工业领域;其二是需要持续创新的高技术产业;其三是关系民生的重要服务业。申万宏源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表示,本轮“反内卷”站位更高,覆盖面更广,协同性更强。各方对“反内卷”的重视程度持续提升,防范各领域“内卷式”竞争都可能被纳入政策考虑的范畴,更强调政策引导、行业自律和市场机制相结合。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