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暴雨致山体滑坡,
白云区大源村黄庄片区建筑倒塌
由于连日大雨,8月6日,广州白云区发生山体滑坡,造成大源街大源村黄庄片区的部分建筑倒塌。接到报警后,广州消防立即启动营救。截至记者截稿时,救援人员已经救出了8名被困人员。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敌 贾典 林钢威 见习记者 梁潇静 ■图片:新快报记者 观显锋
山体滑坡发生后
广州消防立即赶赴现场
8月6日上午8时许,大源村黄庄片区的村民刚从睡梦中醒来,却发现屋后的山体发生了滑坡,大量的树木随着松动的泥土一起从山顶滑落。巨大的势能造成了非常巨大的冲击力,导致山脚下的多处房屋根基动摇,甚至出现了建筑倒塌现象。
灾害发生后,黄庄片区村民在当地村委会的协助下迅速撤离。大源村在村委会1楼设立了临时庇护场所,有部分村民选择到村委会临时歇脚。大源街党工委委员谭华胜告诉新快报记者,针对此次暴雨引发的滑坡灾害,街道立即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不仅很快疏散了山体滑坡核心区域的周边74名群众,还制定了更周密的疏散安置方案。
“我们主要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以大源村委会作为集中疏散点开展群众服务工作,二是安排了两家酒店作为备用疏散点。”谭华胜说,“大部分群众选择投靠亲友,其余人员均已妥善安置在酒店,街道正全力做好相关服务工作,也持续在对登记在册的地质灾害点进行排查监测。”
广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在8时38分接到了报警电话,支队立即启动地质灾害救援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调派特勤大队、白云大队地震救援专业队等力量共35辆消防车150人赶赴现场,同时还请求了省消防救援总队调派总队特勤大队携带搜救犬到场增援。
据新快报记者现场目击,还有10余辆挖掘机和吊车。据操控挖掘机的赖师傅透露,他是第一批抵达救援现场的工作人员,他说:“我9点钟就到了,看到了被营救者满身泥巴地被消防员背上救护车。”
据统计,有14名村民在此次山体滑坡中被困。截至中午12时,消防队员已经救出了7名受困者,包括1名男童。其余7名受困人员的处境较为复杂,消防团队通过航拍定位、平面测量以及仪器和搜救犬的探测之后,制定了妥善的营救方案。下午3时许,救援队员进入了现场,在对受损房屋进行了加固后,挖掘机对塌方处进行挖掘。
6日晚,广州市白云区应急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8月6日18时左右,山体滑坡现场再救出一名被困人员,现场检查已无生命体征,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目前14名被困人员中,已救出8人(其中1人死亡,7人受伤),其余失联人员正在搜救中。
996名居民被转移
黄庄周边居民生活正常
此次滑坡的亲历者何女士告诉新快报记者,在滑坡发生之前,房屋突然断电。6日上午8时30分左右,村里的工作人员便紧急敲门通知撤离。“他们先打电话,然后很用力地敲门,当时下着大雨,工作人员要我们立即转移,”何女士在门口目睹了右侧的居民楼在几秒内坍塌,“房子很快就一起塌掉了,但和地震不同,滑坡没有多大声音。”
在滑坡现场外围,新快报记者也发现,此次灾害并没有影响周边大多数居民的正常生活。上午11点40分,新快报记者抵达黄庄南路,在与大源黄庄中路的交叉口位置,记者发现路段已经进行交通管制状态。其中除工作车辆外,机动车辆只进不出。非机动车跟路人可以有序进入路段内。
记者沿着大源黄庄中路向事发地点步行。在此期间,陆续有消防、救援等车辆向事发地点驶入。除此之外,沿路商铺都在正常经营,市民及村民均正常出行。记者向一位靠近事发地的快餐店老板询问,她表示早上8点40分刚开档口时,就看到很多政府单位车辆往山坡方向开,“我打开租房的微信群,才看到上面山坡发生滑坡的消息。”
夜间救援持续
各类设备为现场提供充足照明
救援工作一直持续到深夜。为了给救援工作提供照明,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下称“广州供电局”)调配了50余台各类大功率应急照明灯,还陆续派出7台“系流”无人机搭载照明设备不间断作业。发电机组为夜间救援作业和现场指挥提供充足的照明保障。
此次山体滑坡,广州供电局派出了50多名抢修人员,10余台抢修车辆和近60台各类装备,还在现场成立了应急抢险小组。广州供电局工作人员杨德尚告诉新快报记者:“在滑坡灾害发生后,供电局就立即对附近区域采取紧急停电措施,还调派了3台应急发电车为现场指挥部及关键救援区域提供临时供电。”
在各方的通力协助下,夜间的救援工作也得以顺利进行。白云区应急管理局四级调研员曹彬华向新快报记者介绍道,白云区昨天各级力量共出动参与救援607人次。截至下午6时,已有996名居民被安全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