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广州就业驿站
从简历优化到面试辅导,从入职跟踪到职业发展,在广州,“家门口”的就业驿站将就业服务延伸至村居基层一线,为求职者与用人单位提供免费、就近、“全程陪跑”的招聘服务,在“方寸间”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随着就业驿站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如何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听听主管单位、企业和就业者的看法。
走访
扎根基层精准对接 求职招人全程免费
“在付费招聘网站上花钱解锁求职者联系方式后,常发现对方期望的工作地点与门店所在地并不匹配。”荔湾区一家主营广府菜的餐饮店人事专员黎小姐对新快报记者说,而扎根在镇街、村居、商圈的就业驿站,能够有效触达希望就近工作的人群,匹配度更高,而且全程免费。她举例道,餐饮店旺季时常需要招聘兼职服务员,就业驿站能精准快速地匹配附近能立马上岗的合适人选。
“与招聘网站相比,就业驿站的优势在于对求职者和招聘单位都免费。”广州一家医疗用品公司人事专员何女士表示,除了提供就业岗位发布平台,就业驿站还会定期举行线下招聘会,“这给了我们更多与求职者面对面的机会”。
家住海珠区赤岗街的小陈告诉新快报记者,她是看到亲友转发的居委会发布的就业课程通知,才了解到就业驿站,知道它们会为待业人员提供免费的就业创业课程与活动。在小陈看来,就业驿站比招聘网站更可靠,“因为可以直接接触到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且有街道背书,可信度更高。”而且有些课程结束后还有机会对接企业实习,“这点比较实用”。
数说
356家
截至6月,广州市已建成就业驿站356家。其中,越秀区19家,荔湾区30家,海珠区20家,天河区26家,白云区24家,黄埔区40家,番禺区32家、花都区26家,南沙区75家,增城区39家,从化区25家。市民群众可通过微信搜索“粤就业”小程序,查询广州就业驿站地址、联系电话、招聘活动等信息。
未来
广州市人社局:加强评估管理和品牌打造 持续提升就业驿站服务质效
广州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向新快报记者表示,与传统职介平台相较,就业驿站旨在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就近就地为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和用人单位提供公共就业服务,进一步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
在提升“供需精准匹配”方面,广州市就业驿站建设着力于线上线下同步并重。线下以街镇为主要平台,并向商场、银行、交通枢纽、园区、城中村、工会、民政救助站等延伸,打造各类特色服务驿站,形成多样化站点集群服务平台。线上,各驿站已全部入驻省就业一体化信息平台,群众可通过广东省政务网接入各站点,办理就业业务。此外,近期约100家就业驿站平台已试点AI赋能人力资源服务,通过智数赋能,向目标人群精准推送岗位,运用直播带岗、短视频招聘等新模式,促进人岗快速匹配。
针对一些就业驿站面临的自然流量不足、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广州市人社局主要从三方面推动解决:一是定期结合就业驿站评估的情况,对于评选优秀的就业驿站,按规定适当给予补助支持,对于评估结果不合格或不理想的,限时整改,整改效果不好的,指导街镇对站点的运营机构限期退出,从而集中财力、物力、人力提升就业驿站服务整体质效。二是抓好驿站品牌打造,选好配齐宣传人员,综合运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利用短视频、直播等创新宣传方式,提高就业驿站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中的知晓度和影响力。三是抓好第三方运营机构的遴选和管理,选优配强服务质效好的机构。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政府购买服务合同履行期限一般不超过1年;在预算保障的前提下,对购买内容相对固定、连续性强、经费来源稳定、价格变化幅度小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可以签订履行期限不超过3年的政府购买服务合同,确保服务的连续性和可靠性,提升第三方运营机构服务质效。
建议
“希望驿站能多举办活动,扩大宣传力度”
应届生小黄去年通过就业驿站成功找到行政工作岗位。“有些人可能不知道就业驿站的存在,之前我也是通过搜索公众号才偶然发现的。希望驿站能多举办活动,扩大宣传力度,让更多有需要的求职者能了解。”
“希望增设贴近职场需求的实操培训”
关先生希望就业驿站增设贴近职场需求的实操培训,如AI技能、新媒体运营等这些新兴的技能,推行“培训+测试+即时上岗”的模式,尤其是有适合兼职以及灵活就业。现有的技能培训涵盖摄影、制图、家政等领域,但不太匹配当前的岗位需求。“现在就业驿站提供的岗位以全职为主,如果条件允许希望可以多提供一些兼职的岗位,增加岗位的多样性。”
“希望就业创业课程更‘接地气’”
小陈认为,就业驿站举办的就业创业课程应该更“接地气”和“可落地”。她以参加过的电商就业创业课为例,指出课程内容偏重创意品牌打造等理论。“想创业的人更关心开设网店流程、推广起步方法及需要多少启动资金等实际问题,这些内容在课上没有提及多少。”小陈还观察到,身边不少“4050”人员通过居委会或邻居介绍,得知就业驿站开设了就业创业课程也想参与其中。对此,就业驿站可以考虑适当扩大课程的覆盖面。
“拓宽就业信息渠道,提升人岗匹配度”
有驿站工作人员表示,目前驿站还存在匹配度不高的问题,主要是收集的求职简历和岗位要求之间可能缺乏有效匹配,导致推荐的岗位与求职者需求有较大差距。未来街道就业驿站将继续拓宽可靠的就业信息渠道,通过共同努力,切实帮助有需要的人找到工作。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陈洁 贾典 林钢威 麦婉诗 实习生 冼沛诗 吴佰兴 ■图片:新快报记者 陈洁 贾典 实习生 符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