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门拟取消超5万现金存取登记要求
新快报讯 记者林广豪 范昊怡报道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取消“个人单笔存取现金超5万元需登记”要求引发关注。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广州多家银行取现超5万元需预约且说明用途,部分情况需说明资金来源。
8月12日,新快报记者走访广州地区多家银行发现,办理超5万元取款业务的流程通常较存款业务复杂。记者以个人客户的身份咨询存款6万多元现金的步骤,一位国有银行的工作人员称,携带身份证可以直接存款,“我们暂时没有收到有关通知(要求填写资料)。”
对于个人客户办理超过5万元的取款业务,多位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工作人员均表示,需要客户提前预约,柜台的工作人员一般会询问取款用途。一位股份制银行的工作人员解释称:“如果所取资金是一直存在账户里的,流程会简单点,但如果资金是当天转入账户的,(工作人员)会看一下资金来源的相关材料。”在记者咨询过程中,有工作人员特别提醒要注意防范电信诈骗。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对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未再统一要求询问并登记资金来源及用途,是在“基于风险”原则下采取的务实措施,有助于《管理办法》更加顺利施行。这也有助于减少金融机构工作量,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改善用户体验。
“从反诈层面来说,取消5万元以上存取款业务登记对个人影响不大,而对银行来说,反洗钱业务层面的压力进一步加大。”有银行业内部人士向新快报记者表示,在实际操作中,即便取消了预取现的预约登记制度,银行对于反诈工作的力度也不会因此减弱,“银行的大数据模型会对相关可疑账户进行筛查监控”,而随着监管政策的调整,银行也会随之进一步调整并加强相关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