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城镇夹河而建,为水城、水乡,如意大利威尼斯、中国苏杭以及周庄等等,我们广东则有顺德可以与之比美。顺德是桑基鱼塘,渔网河涌,是最具广东特色的生态环境,以此为题,一直吸引着无数的绘画天才。
美景就在家门口,就在身边,一群在顺德长大的画家,聚集在一起,对着鱼塘、河涌、榕树、竹林等,孜孜不倦地描绘,日积月累,从而成为一方闻名的“水乡画派”。
叶其嘉是他们中的一员,三四十年过去,他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并成为顺德水乡画派的核心、组织者和领导者。叶其嘉为人朴实,这些年除了大力推动顺德水乡的美术创作以外,他又花大力气钻研传统,中年后非常注重笔墨提炼,并把眼光投射到全国的大好河山,更多挖掘创作素材,这本书里收集的写生作品,就是他各处游历的见证。
我留意到他非常有特色的一些作品,比如《一江春水》《平沙鱼影》《古劳水乡》《古韵新风》等等,这些应该是各个不同时期探索的留影。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水乡画的基础上,更大步向前拓宽了视野,思路中既含古人诗意,又有新时代风格。
还有一张作品《黄桃古韵》,这应该是一幅特别能代表他艺术面貌的力作。这张写生作品取材于贺州黄桃镇,笔墨意味很有趣,从传统中来又富有自己的面貌。我们从画面中,能看到古榕树、小桥、古亭等等,其嘉用笔沉着,线条厚重,一笔一画积累了他几十年的磨炼,从画中,我们能看到他的努力和勤奋,并且取得丰硕的成果。
暨南大学教授方楚乔:写生归来时,还看自家山
叶其嘉的写生作品很好,他去过很多地方写生,我看这些作品有些是贵州的特色,有些是福建的,有些是湖南的,风格多样呈现。我和其嘉认识很久了,当年我在准备研究生毕业创作的时候,就到他们家乡去画大榕树,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一个非常实在的人,一直都是踏踏实实做事,而且又非常勤快。在他的画室里看到一摞一摞的作品,让人感动,真的让我觉得没有什么可以轻轻松松成功的。
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我记得,当年他住的房子还是老房子,楼上的地板好像还有一点向一边倾斜,当时我觉得有点怕怕的!他住在老房子,也是不停画画。现在,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较优越,他还是画画。过去了很多年,现在看,那个时候正是其嘉和他的朋友们创作的黄金时期。
顺德活跃着一群人,用“水乡”作为他们的创作母题,交错的水道,上面是瓜棚,下面是鱼塘,古老的榕树和嫩绿的芭蕉形成鲜明对比。那些画面想起来都很亲切,我记得还有一条榕树自然形成的桥,当地人称之为榕树桥,很美,这些也都是非常能够入画的。
应该说其嘉很幸运,他从小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可以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他描绘着水乡,水乡也滋养着他。其嘉可以用最直观的感受,去表现自己眼中的风景,仅此就足以感动一大批人了,也许这就是我们最喜欢的乡土文化吧。当然写生也是必须要走的路,但我们也说自家的瓜棚好乘凉,归来还看自家山。
现在我们的各方面条件都比以前好多了,到处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也会有很多不同的感受。但是水乡,还是有那么多的趣道,还是有很多东西,可以继续发现和挖掘的。
其嘉性格温和,为人谦逊有礼!我们曾经一起写生,大家一起谈天说地,而对艺术的执着也是他的一大特点。他这些年一直在坚持着自己的艺术之路,非常值得赞赏,也希望他的探索之路越走越远。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