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首设消费帮扶专展 链接近千家采购商
日期:[2025-08-23]  版次:[A03]   版名:[城事]   字体:【
■来自贵州黔南的刺梨果酒等产品亮相广博会。

■游客与会下棋机器人对阵。

■游客体验机器人足球赛。

■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世乔村的拳头农特产品首次走进广博会。

■麻竹笋是清远百亿产业之一,已经开发出多种产品。

■梅州市梅县区南口镇的南口豆干等农特产品大受欢迎。

■梅州企业热情推介平远县东石镇特产东石花生。

18个展馆,多个突破!第33届广州博览会盛大开幕

8月22日至24日,由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33届广州博览会、中国发明协会主办的第十一届国际发明展览会和“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A、B区同期举办,本届广州博览会以“双向赋能促循环,新质发明创未来”为主题,展览面积近18万平方米,设置18个展馆。备受关注的是,广博会已连续5年设立乡村振兴展区,今年首设消费帮扶专展。

■采写: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摄影:新快报记者 王飞 邓迪

超30个省市政府代表团参展 首设新质生产力展区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本届广州博览会通过展示展销、新品推介、行业交流、科创展望等活动形式,精准匹配各方优势与需求,搭建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平台。超30个省市政府代表团组团参展参会。

开幕式上,由广州市协作办公室、中国发明协会、京东工业共同发起,联动广州与对口协作地区、国内合作城市的市(区、县)产业园及科创示范企业,共同签署“百园千企”畅通国内大循环、发展新质生产力经济协作框架协议,旨在通过技术共享、产能协同、市场互通,构建“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良性循环,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为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本届广州博览会紧密对接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目标,较往届,实现了多个突破:

——首次设立新质生产力主题展区。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领域,集中呈现智能制造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创新产品。

——首次与国际发明展强强联动。本届博览会与第十一届国际发明展和“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将首次与广博会强强联合、在广州同期举办;吸引了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300多位嘉宾参与,展出2000多项中外发明成果。

——首次覆盖新质生产力多场景应用。在广州新质生产力展区,广汽、视源电子、亿航智能、小马智行、高擎机电、里工机器人等创新力量汇聚。

——首次设立机器人表演专区。汇聚近150个机器人上演智趣盛宴,抓住暑假黄金期,点燃青少年科学探索热情。在机器人表演专区,新快报记者看到,高度智能化成为参展机器人的最大特点,如灵动的跳舞机器人通过AI系统识别音乐,快速匹配与之适配的舞蹈动作;AI中医机器人融合中医千年智慧和前沿AI技术,快速精准采集舌象、脉象,给出专业的体质辨识和健康建议;还有下棋机器人、会写毛笔字的机器人、能进行诗词对话的李白机器人等等,无不赚足了观众的眼球。

连续5年设立乡村振兴展区 首设消费帮扶专展

新快报记者从广州市协作办公室获悉,广州博览会聚焦“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已连续5年设立乡村振兴展区,充分展示“百千万工程”帮扶协作和乡村振兴成果成效。“百千万工程”暨乡村振兴展区汇聚了全国各地的名优农产品和食品,广州对口帮扶协作地区超1000家企业参加展会,积极促进产销精准对接。

此次广州博览会还首设消费帮扶专展,以“消费帮扶,携穗共赢” 为主题,依托大湾区独一无二的市场规模和“食在广州”的文化底蕴,特别邀请来自全国消费帮扶重点产区、重点城市的代表参展参会,邀请包括电商平台、连锁超市、帮扶专馆和行业协会、工会系统等近1000家采购商代表到会,将组织8场精准产销对接活动,吸引了来自80个地市、超过320家企业踊跃报名参展,展览面积达2万平方米。

记者逛展

搭广博会“东风” 各地“土特产”挺进大湾区

在广博会的展台上,每一种特产都承载着一方产业的希望。借助“百千万工程”与消费协作的东风,这些“藏在深闺”的优质农产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走进大湾区市场。而背后,是对口帮扶的力量、乡村振兴的决心与无数新农人的坚持。

“这是我们从深海捞上来不久的湛江生蚝。”“这是我们刚从贵州贵定采摘的天麻,最适合广东人煲汤。”“这是用我们南口非遗工艺制作的豆干,闻一下,味道很浓……”新快报记者逛展看到,“百千万工程”暨乡村振兴展区(简称“乡村振兴展区”)和消费帮扶暨远方好物展区汇聚了来自清远、湛江、梅州、贵州等广州协作地区的名优农产品和食品。很多企业或合作社都是第一次受邀参加广博会,对自家产品进入大湾区市场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我们西牛镇的麻竹笋吃起来鲜嫩脆爽,试一个!”在清远馆,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英德市乡村振兴人才驿站负责人李雪艳卖力地推广清远农特产品,“西牛麻竹笋可以做成清水笋、笋干、即食笋、益生菌笋等几款产品,市场欢迎度不错。”她打造了“英州姑娘”IP,这次除了推广清远的五大百亿产业产品外,还大力推广蚕桑制品等特色产品。据悉,今年有231家清远企业参加乡村振兴展区,设置330个展位。

在湛江馆,驻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工作队队员陈永华正在帮世乔村摆放蜂蜜、蚝干、海虾等产品,这是世乔村第一次参加广博会。广州市白云区对口帮扶协作工作组组长、麻章区委副书记黎妮告诉新快报记者,工作组精心组织了麻章区14家企业参展,今年最大的特色就是要把湖光镇世乔村经济合作社的拳头产品带过来,推向大湾区市场,带动强村富民。

“非常感谢对口帮扶单位的引荐,希望能拿到一些订单。”来自湛江雷州市附城镇的湛江非遗传承人陈国玉首次携“雷之窑”产品参加广博会。他创办的公司带动了十几名残疾人士就业,还通过与残疾人主播合作带动他们创收。“这个碗要经过14道工序,我们把每个工序分散开来,就能帮助更多人解决就业。”陈国玉说。

徐闻的西瓜凤梨和凤梨酥、吴川的生蚝、廉江的月饼……湛江当地的美食品种多样,吸引了不少观众试吃或洽谈。

“这是我们用南口非遗工艺制作的豆干,豆香十足……”在梅州馆的南口镇摊位,一位工作人员煎着南口豆干,香味吸引了不少人驻足品尝。

在梅州平远专区,梅州市金宝树农业有限公司把平远县东石镇的特产东石花生以及米、油等产品带到了现场。在广汽集团和驻东石镇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金宝树公司与当地村集体和农户合作,建起花生与水稻共建帮扶示范基地,正成为当地产业振兴的示范。

刺梨原液、刺梨果脯、贵州酸汤、都匀毛尖、云雾茶、苗绣……在广东粤黔协作工作组黔南工作组的大力推动下,贵州黔南精心组织了40多家企业携名优农特产品参展。

“这些天麻是前天才从地里挖出来的,非常适合广东人煲汤用。”在消费帮扶暨远方好物展区,贵定县聚森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雷云明说,公司拥有几百亩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基地,已带动100多农户参与种植或者务工增收,“非常感谢工作组引荐广博会这样的大湾区平台,希望能在广博会的平台收获更多订单”。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