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黄沙水产新市场将于9月8日开业
日期:[2025-08-28]  版次:[A03]   版名:[城事]   字体:【
■即将开业的黄沙水产中心。

■现在的黄沙水产交易市场。


总建筑面积达11万平方米,

集“交易+物流+展贸+电商+文旅”于一体

珠江边上又多了一个璀璨夺目的广州市新地标!在广大市民的关切期待下,历经五年开发建设,黄沙水产中心(下称“黄沙水产新市场”)将于9月8日正式开业。届时,黄沙水产交易市场水产批发功能将整体、有序迁至新市场。

黄沙水产新市场坐落于广州市荔湾区东沙街沙洛龙湾街188号,总建筑面积达11万平方米,将打造成为集“交易+物流+展贸+电商+文旅”五位一体的智能型水产产业超级综合体,预计可带动上下游产业链超千亿产值,创造约10万个就业岗位。

■新快报记者 许力夫 通讯员 汤梦婷

新亮点

24小时天然海水供应

黄沙水产中心配备全国首创的集中供冷、供氧、供海水系统,依托1500吨海水趸船和专用管道实现24小时天然海水供应,并搭建“数字黄沙”智能管理平台,实现交易、物流、数据分析全流程数字化,运转效率较传统市场大幅提升。

黄沙水产中心将融合升级海洋服务,聚力发展海洋文旅,实现活鲜、冰鲜、冻品批发与物流配送集中经营,创新布局生鲜城配、低空物流、特色餐饮等业态,并依托滨江码头资源拓展海洋文化和文商旅功能,打造“食在广州”新名片和文商旅“鲜活”地标。

水产中心设三大功能岛

黄沙水产中心内设有“批发—零售—文商旅”三大功能岛,通过空中连廊、垂直运输专用走廊等功能动线串联,实现人车分流、干湿分离,室内外联动经营模式大幅提升交易效率,提升商场式交易购物体验。

黄沙水产中心还将构建从“产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体系,拓展全球采购网络,推动现代化海洋牧场产品高效流通,并通过“线上黄沙”电商平台与线下品牌形象店双轮驱动,提升“黄沙优选”品牌影响力,服务海洋经济发展。

进度条

整体招商入驻率超过97%

黄沙水产中心批发业态整体招商入驻率超过97%,涵盖了水产全品类的经营品种。集中供海水、供氧、供冷等专业配套设施正进行开业前联调,商户海鲜池全真模拟海洋生态,首批全球优质海鲜已入住“新居”。

智能管理平台投入运行

水产中心大楼建筑外立面完成清洁焕新,食品检测、诚信计量、商务客服、调度指挥等服务配套准备就绪,“数字黄沙”智能管理平台投入运行。城际及同城物流、场内短驳运输区已完成布点,6.5万平方米室外交易停车场及1000余个停车位整备完毕。

对话

黄沙水产新市场为何是“游轮”造型?

新快报专访黄沙水产新市场设计总负责人

“新黄沙所在地的地块形状是三角形,所以我们利用这个形状借势把建筑设计成好像一条‘游轮’的造型,也契合水产市场的定位。”黄沙水产新市场设计总负责人、广州市设计院集团副院长白帆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水产市场的搬迁不是单纯地搬个地址,还有一个复合升级的功能在里边。”

■新快报记者 陈斌

在造型形式、硬件空间上让“黄沙记忆”得以延续

1994年开业的黄沙水产交易市场,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水产综合性专业市场,也是广州市菜篮子建设重点工程之一,发展多年已成为全国水产行业的“领头羊”“风向标”,如何将原有的基本功能延续并实现提质升级是设计黄沙水产新市场最重要的使命,“在造型形式、硬件空间等处让广州人心目中的‘黄沙记忆’得以延续。”

白帆表示,黄沙水产新市场有着“黄沙新舟,荔湾渔唱”的含义,“‘荔湾渔唱’是明代羊城八景之一,我们希望将黄沙水产新市场打造成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张旅游名片,重现历史上‘荔湾渔唱’的胜景。”

设计成“游轮”形状,为的是江景视觉能尽量舒展

黄沙水产新市场分东、西两栋楼,横向长度约500米,东边一栋是社会配套停车场(楼),总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西面“游轮”形状的建筑是主要的水产交易市场区域,分地面七层、地下两层,总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负二层仍设为停车场,负一层到地上三层是水产交易区,四层以上设餐饮、展贸、物流配送、网商直播等配套,两栋楼在三层以下是相互连通的,四层以上才分开成为两座。

“设计思路是基于想让从环城高速上双向经过的车辆同样可以看到黄沙新市场及珠江景观。”白帆说:“这艘‘船’的线条我们采用的是横线条,是水平舒展的暗线,不会让建筑像一堵墙一样竖在那里,影响江景视觉,而且建筑的每一层都会向后稍退,留出户外观赏区域空间,整个视线会很舒展。”

新市场对综合专业市场搬迁及升级改造有促进意义

广州作为千年商都,批发是很重要的商业根基,批发市场或行业市场的领先程度也具有行业风向标作用,但专业批发市场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去城市核心区”化,市中心区位肯定要经历产业升级,“以现黄沙水产交易市场为例,用地相对较为零碎且周边已开始在逐步升级,黄沙水产(交易市场)的位置迟早也面临升级,真正实现整体搬迁应该还需要一定时间,包括黄沙水产新市场的招租、招商以及老黄沙的商铺腾挪、清退、搬迁等工作。”

白帆认为,黄沙水产新市场首先是可以实现业态平稳过渡,其次是实现部分专业市场功能配套升级,结合当代互联网经济形成带动作用,包括心理层面的带动和促进,对综合专业市场搬迁及升级改造有正向促进意义。

市民声音

黄沙水产新市场要开业 街坊点睇?

黄沙水产新市场即将开业的消息公布后,不少广州市民纷纷表示要去新市场“尝鲜”。

“在楼下零售档买新鲜的虾、蟹和海鱼,再拿到楼上的海鲜酒楼加工,是黄沙市场的特色。很多广州人和外地游客都喜欢这样吃海鲜。”市民郭先生告诉记者,他经常会和家人、朋友一起去现在的黄沙市场吃海鲜,搬了新地址后,也一定会去捧场。市民霍先生亦表示,新市场开业后也有打算去试试,但觉得新地址还是有点远,“旧市场(黄沙水产交易市场)环境虽然比较脏乱,但交通便利,附近不仅有地铁站,还有沙面岛等景点,更热闹,新市场没有这方面的优势。”

新闻延伸

黄沙水产交易市场现址将进行升级改造

那么,位于白鹅潭畔的黄沙水产交易市场现址将如何利用?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黄沙水产交易市场将整体、有序迁出水产批发业态,对现址进行全面升级改造。依托片区优势联动发展,深入挖掘十三行文化、港口历史文化等资源,将黄沙水产交易市场现址与邻近的铁路博物馆、临江休闲区域、如意坊码头贯通,与永庆坊、沙面岛以及白鹅潭两岸文化旅游项目形成联动,打造集文化产业、文旅零售、文娱体验、餐饮、文旅配套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广州滨水文旅商业新名片。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