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叶其嘉个展“澄怀味象”亮相肇庆
日期:[2025-09-21]  版次:[A07]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瑶山深处 叶其嘉

■静听乡音 叶其嘉

■古镇沐雨图 叶其嘉

■古塔辉映 叶其嘉

■深山宅院 叶其嘉

■桃源圣胜境 叶其嘉


“澄怀味象——叶其嘉中国画作品展”将于9月26日在肇庆市鼎湖区凤凰镇同古山居开幕,本次展览由广东省中国画学会指导,肇庆市政协书画院、佛山市美术家协会、肇庆市美术家协会、肇庆市中国画学会、顺德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鼎湖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肇庆画院主办,广州市美术家协会理论与传播艺委会、顺德田园国画院、鼎湖区美术协会、同古美术馆承办。

肇庆市中国画学会会长莫肇生:

叶其嘉具有以耕读文化解读笔墨的情怀

霞光映照,几艘晚归的小船顺着纵横交错的水道带着泥土的芬芳回到榕荫下的埗头,村中那位善写能诵的长者正在树下为放学的孩子讲述着过去,晚烟从各家的厨房悠然自得地飘摇,融化在夕阳中。这就是顺德,这就是其嘉兄的画,是他的根,是一种以中国耕读文化解读的笔墨情怀。

其嘉兄跟我说用“澄怀味象”作为这次展览的题目,此句出自南朝宋山水画家宗炳画论著作《画山水序》。我想这与其嘉那儒雅平静的心性特别吻合,也因为这种境界营造了一个独特的叶其嘉。

“澄怀”是要使自己的心灵保持纯净、空明的状态,摒弃世俗,以一种纯粹的心境去感受和体悟自然。只有心灵澄净,画家才能敏锐地捕捉到自然内在精神和微妙变化。水乡,那带有童话色彩的画面,生于斯长于斯往往会熟视无睹,然其嘉正是以其纯净空明的内心去感悟那份缘于血液中的灵性,那份诗一般的情感,并延伸到广袤的山川原野。

“味象”的“象”指自然山水呈现出的外在形象,“味”则是对“象”的品味、体验和感受,在澄净的心境下才能品味山水之象中所蕴含的情趣、韵味和精神内涵。画家通过对物象的品味,将自己的情感和体悟融入其中,进而将这种感受通过笔墨表达出来。笔墨作为情感的载体是每一位中国画家不断追寻的灵魂,其嘉兄在上世纪80年代已引领着水乡画家群体,并形成了独特的表现形式,但他明白坚守只是一种承传与感悟的精神,笔墨的演进才是不断提升完善自我的归处。从其一路来的笔墨痕迹至这批近作中的轻松自如,可以看到其真性情的流露及对艺术的孜孜追求。

作品是画家心灵的写照,是画家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的表达。只有保持好那平静的心性才能找到自己的快乐。

人物介绍

叶其嘉

中国美协会员、广东省美协理事、顺德美协名誉主席、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高研班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艺术创作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田园山水画院副院长、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山水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中国画学会理事、顺德田园国画院院长。

作品《春绿水乡》《老村夜话》《春艳》《新绿》《竹林人家》《晓雾》分别被中国画研究院、中国军事博物馆、关山月美术馆、桂林美术馆、珠海博物馆、刘海粟美术馆、南岸至尚美术馆等机构和个人收藏。

名家点评

叶其嘉作品不脱清秀明丽,这毕竟是广东才华的峥嵘之处,而在清秀明丽中,叶其嘉偏向于幽静。他的喁喁细语远比他的大声呼喊来得有意思。平时仿佛处处见,认真起来无处寻的境界其实正是叶其嘉幽静的心境显现。

——著名画家林墉

古代虽然也有绘画作品涉及水乡题材,但几乎都是点到即止,而顺德的这批画家,以叶其嘉为首的甚至把这个题材的生活细节发挥到淋漓尽致。河边鸡圈、晾衣服、农家洗衣服等场景都体现得很充分。生活味、泥土味足。使得这类题材生活气息十分浓郁,他们都是在顺德土生土长,而广东一些水乡画家虽然生活在城市,但大多常到珠三角农村体验生活,所以,这些画容易引起观者的乡思、乡愁、乡音、乡情。尤其海外侨胞看到这类画,都会特别感动,情深不已。

——著名美术理论家梁照堂

我一直很关注顺德水乡画这个团体,他们很有成绩,其中,叶其嘉的画比较突出。我认为他们也代表了广东美术的水乡特点,他们有自己新的一些风格,这种风格比较独特,艺术正是需要表现独特的东西。

——著名画家卢延光

从叶其嘉画画时的那犟劲看,他画画绝不会顾忌别人的喜恶。可以说,他只是在画着一种对美信仰的虔诚,画着一个叶其嘉自己的个性。

——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名誉会长陈永锵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