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霹雳是个什么舞
日期:[2025-09-22]  版次:[A08+]   版名:[影像广州]   字体:【
■邓羽凯的舞名是“Feather”,意思是羽毛。邓羽楷说:“我的名字中本来就有个‘羽’字,同时我也希望我在跳舞时能像羽毛一样轻盈。”

■在地面上表演五花八门的腿部动作,双臂支持身体,这样的舞蹈动作也被称为“地板摇摆”。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武术元素被融进了舞蹈动作里。像是“咏春”“长拳”的一些技法,都能运用进霹雳舞中。

■霹雳舞还是挺讲究爆发力的,很多动作对力量的要求都很高,跳起来很帅,但也不轻松,尤其是很多倒立之类的动作,体能要求不低。


■跳霹雳舞会有一种很自由的感觉,很多小伙伴一起,每天都感觉很开心。


■邓羽楷是广州壹舞道馆的教练,他一边钻研动作,一边教学陪练。

What's Breaking

1984年,一部名为《Breakin'》的电影在美国上映。影片中,酷爱舞蹈的凯丽认识了两名街舞爱好者“旋风”和“马达”,他们冲破世俗偏见,一起在街头表演舞蹈,并最终得到社会的认可。1987年,这部电影被引入中国,并被翻译为《霹雳舞》,上映后立即掀起全国性的霹雳舞热潮,许多70后大概还记得当时的霹雳舞有多火。

去年,霹雳舞进入了巴黎奥运会,19岁的刘清漪为中国队拿到了一枚铜牌。今年的大湾区全运会上,霹雳舞也是正式比赛项目,将产生两块金牌。不过,究竟怎样才算是霹雳舞,很多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更看不懂霹雳舞比赛。

所以,霹雳究竟是个什么舞?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敌 梁潇静

■图片:新快报记者 观显锋

●霹雳舞门槛不高

从6岁到60岁都可以跳

邓羽楷从初中开始练习霹雳舞,迄今已经17年了。“我是从2008年开始练习霹雳舞,那时看别人跳就觉得好帅,于是也开始接触这项运动,”邓羽楷把霹雳舞称为“运动”,因为霹雳舞的运动量不小,“霹雳舞还是挺讲究爆发力的,很多动作对力量的要求都很高,跳起来很帅,但也不轻松,尤其是很多倒立之类的动作,体能要求不低。”

从接触到喜欢,再从喜欢到热爱,霹雳舞是邓羽楷求学之路的重要佐助。“因为越跳越喜欢,后来就很自然地走上了职业道路。”如今,邓羽楷是广州壹舞道馆的教练,他一边钻研动作,一边教学陪练。

邓羽楷并不认为霹雳舞算是门槛很高的舞种,反而认为霹雳舞能从小跳到老。“我们承认,和其他舞种相比,霹雳舞更具有生命力,但只要喜欢跳舞,多大年纪都能跳霹雳舞,”邓羽楷说,“只要一直有训练的话,舞者的肌肉力量就会很好,那就不容易受伤,我们还见过60多岁的老将耍‘头转风车’。”

在壹舞道馆,有不少小学生在这里练习。佛山霹雳舞队教练黄颖植的儿子只有1岁3个月,他每次到舞馆,也会印随做几个脚步动作。黄颖植说:“他看到大家都在跳舞,就跟着模仿,他可能也不懂这些动作是什么意思。”

当然,在教学中,教练不会一上来就让学员做这么高难度的动作。中山霹雳舞队教练岑艺敏表示,在带初学者的时候,他们一般都是做一些比较简单、静态但比较帅的动作来让学员模仿,“第一步是要让他们先喜欢上霹雳舞,当他们对霹雳舞有兴趣了,后面他就会很主动地来练习。”在岑艺敏看来,对霹雳舞是否热爱是很重要的因素。

岑艺敏的起点也是在2008年,但真正开始专注跳霹雳舞是到了大学才开始。“跳霹雳舞会有一种很自由的感觉,当时身边有很多小伙伴一起,每天都感觉很开心,于是我们就一直坚持下去了,直到走上专业教练这条路。”

从霹雳舞爱好者到专业教练,这是从兴趣到职业的转变。这也意味着,必须要考取教练证。和许多教练一样,霹雳舞教练主要考理论和动作两门。邓羽楷透露,理论考试就是考霹雳舞比赛的评分系统和霹雳舞的历史沿革,动作考试则是要求从动作库里抽取几个元素然后编排成一个舞段,此外还要考一些运动康复学和体育法之类的内容。

做教练开心吗?“当然,因为这本身就是我们喜欢的东西,虽然也会碰上很多困难,但只要热爱就不会害怕挑战,反而在突破自己后还会很有成就感。”岑艺敏说。

●霹雳是战斗之舞

跳舞时很注重即兴发挥

如今,已经很难考证《Breakin'》这部电影当初为何被译作《霹雳舞》。相对比较容易理解的是,电影中描述的舞种冲击力比较强,很有力量感和速度感,而且“霹雳”在发音上也比较接近原音。总而言之,“霹雳舞”这个词就随着这部电影的译名而固化了下来。

霹雳舞是美国纽约街区文化符号之一。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纽约布鲁克林地区,舞者经常分成两拨比赛,被称为“战舞”。很快,各方组成舞蹈团体进行比试。因此,霹雳舞从诞生开始就有很强的竞争内涵,舞者总希望其他舞者出局。有些舞者将动作套路延伸到地面,用步伐和突然停止等动作来取悦观众,包括在地面上表演五花八门的腿部动作,双臂支持身体,这样的舞蹈动作也被称为“地板摇摆”。

正因为霹雳舞是“战斗之舞”,在中国,越来越多的武术元素被融进了舞蹈动作里。邓羽楷说:“像是‘咏春’‘长拳’的一些技法,都能运用进霹雳舞中,包括以前的一些港产片,李小龙、成龙、甄子丹在影片中的打斗动作,我们也会借鉴进入舞蹈。”

岑艺敏对此表示赞同,而且补充表示,霹雳舞中的一些翻滚动作,其实就类似于中国传统武术里的腿部招式。“其实,霹雳舞传入中国后,很快就和中国功夫相融在了一起,换个角度来说,中国功夫也深深地影响着霹雳舞文化。”岑艺敏说。

霹雳舞最突出的特点在于,非常讲究即兴发挥。在比赛中,连配乐都是随机播放,舞者根据音乐自行编舞,因此这对舞者的基本功要求很高。“霹雳舞里面有很多体操动作,比如托马斯全旋,但霹雳舞和体操并不完全一样,因为霹雳舞有很明显的原创性特征,”广州斯威迩街舞的教练叶峻杰说,“每个舞者对音乐的反应都不一样,动作表达也就会不同,所以霹雳舞要比其他打分项目更自我一些。”

正因为这种自我,霹雳舞选手往往都不用本名参加比赛。在“舞林争霸”时,大家都习惯使用花名代号。比如邓羽楷,他的舞名是“Feather”,意思是羽毛。邓羽楷说:“我的名字中本来就有个‘羽’字,同时我也希望我在跳舞时能像羽毛一样轻盈。”叶峻杰的舞名是“阿叶”,他说:“我的舞名比较简单,我姓叶,那就叫‘阿叶’吧!”

●霹雳舞进入奥运

时代在变,观念也在变

2023年秋天的杭州亚运会上,2005年出生的河南姑娘刘清漪拿到霹雳舞冠军。去年夏天,刘清漪还参加了巴黎奥运会,并斩获铜牌。在比赛中,刘清漪的舞名就是“671”,很明显,这是她中文名的谐音。

跳霹雳舞还能参加奥运会,这是许多霹雳舞爱好者从未想过的事情。“真的,刚听说时特别激动,这说明社会真的完全认可我们了,”邓羽楷表示,因为喜欢穿“奇装异服”跳看不懂的舞蹈,他在青少年时期常常被长辈视为“古惑仔”,“现在,全运会、亚运会、奥运会上都有霹雳舞,这证明我们就是一项健康向上的体育运动。”

霹雳舞首次登上奥运舞台是在2018年的布宜诺斯艾利斯青奥会上。2020年年底,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同意2024年巴黎奥运会增设霹雳舞、滑板、攀岩、冲浪四个项目。在奥林匹克运动年轻化的大背景下,看似小众的霹雳舞成为奥林匹克大家庭的一员。

岑艺敏认为,霹雳舞进奥运,吸引了全球的瞩目,意味着全球霹雳舞都在进步。“尤其是对中国的霹雳舞爱好者来说,刘清漪、曾莹莹都在国际赛场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会让大家对霹雳舞的关注度更高。”黄颖植表示,以前他们出去打比赛,都很难被看好,“这不仅仅是成绩好坏的问题,而是西方人会觉得我们不能真正理解霹雳舞的文化,当刘清漪在奥运会上拿到了铜牌,我们也得到了很大的激励。”叶峻杰认为,霹雳舞的圈子之前不算很大,在入奥之后,很多圈外人也开始关注霹雳舞了,“在奥运会上,霹雳舞可能还是比较小众的项目,但现在的确有更多不跳舞的人也在慢慢了解霹雳舞了。”

黄颖植希望霹雳舞爱好者都能勇于比赛。事实上,霹雳舞的比赛从来不少,想参赛的话,每周都可以比一两场。有商场举办的小型比赛,也有国际舞联(国际舞蹈联合会,WDSF)主办的大型赛事。“小型比赛的话,报名费也就几十块,如果拿到了冠军,少说也有500元,我记得最多的一次,冠军奖金是10万元。”邓羽楷说。

2019年,邓羽楷曾参加在巴黎的BOTY世界街舞比赛,并获得第五名。邓羽楷坦言,和十多年前相比,如今的舆论环境对霹雳舞宽容多了,“以前经常被人当成混混,但现在就算是比较传统的长辈,也不会一直对我们有刻板印象了,这说明时代在变化,大家的观念也在变化。”

知多D

霹雳舞怎么比赛?

巴黎奥运会上,霹雳舞设两枚金牌(男女各一枚),16名选手将以一对一独舞的方式进行比赛,每场比赛将有三名及以上的奇数位裁判,裁判打分有六大标准,分别为:创意性(creativity)、个性(personality)、技巧(technique)、多样性(variety)、表演(performativity)、乐感(musicality)六方面。

其中,技巧、创意性与表演占总分的60%,而剩下三项则占40%。根据综合评分,裁判在每轮结束后将进行投票,获得票数多的一方本轮得一分,所有轮次结束后,得分高者获胜。舞者在比赛中,并不被要求完成固定的套路动作,而是根据现场DJ随机播放的音乐进行即兴发挥,因此,霹雳舞比赛对选手的体能储备和自编能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

2021年陕西全运会霹雳舞裁判汪珅炅表示,霹雳舞裁判在实际执裁当中,需要做到反应正确、打分精准、辨识能力强,并持续强化规则标准的记忆,确保能给出选手最公正的评判。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