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忽悠式”增持被监管层列为证券虚假陈述十大典型案例
近日,*ST金泰(即上海金力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因管理层不接受审计机构非标意见,导致2024年年报未按期披露,被上海证监局处罚。公司及多名时任董监高被警告,并合计被罚460万元。此前,公司还因参与浙江运发虚构黄金业务被罚,以及高管“忽悠式”增持被罚,并被监管部门列为典型案例。
■新快报记者 涂波
因年报“难产”被罚
9月15日*ST金泰公告称,因涉嫌未按期披露定期报告违法违规,公司于今年5月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经查,今年4月23日,*ST金泰时任董事长、总裁罗甸,时任董事、执行总裁、董事会秘书吴纯超,时任财务总监隋静媛三人商量后决定,不接受年审机构对2024年度财务报表出具的“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从而导致年报“难产”。由此,上海证监局对*ST金泰处以200万元罚款,并对罗甸处以100万元罚款,对吴纯超、隋静媛分别处以80万元罚款。
直至7月1日,公司才“姗姗来迟”披露相关报告,而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年度内部控制报告出具否定意见,公司股票也因此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与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金力泰”变更为“*ST金泰”。”
*ST金泰违规并非首次。2024年4月,*ST金泰因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存在虚假记载,被深交所公开谴责。其中包括金力泰全资子公司上海金力泰虚构黄金贸易,虚增2021年末存货25798.96万元,占2021年末股东净资产28.32%。不仅如此,公司随后更是将前述业务形成的购销差额计入收入,虚增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038.99万元,导致两期财报虚假记载。
当时,深交所对金力泰和时任董事长兼总裁袁翔,时任副总裁严家华,时任董事景总法,董事、副总裁、时任董事会秘书汤洋,财务总监隋静媛给予公开谴责的处分。
因“忽悠式”增持被列为典型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据上海金融法院、上海证监局今年8月20日联合发布的十个涉证券虚假陈述案例中,*ST金泰高管“忽悠式”增持案位列其中。
据披露,2021年6月,*ST金泰时任董事兼总裁袁翔及控股子公司时任董事兼总经理罗甸计划增持该公司股份,合计不低于3亿元,但承诺增持期间,当事人均以疫情影响、实控人涉刑事案件导致资金筹措不及预期为由,一直未增持股份。针对上述高管“忽悠式”增持行为,上海证监局对两名当事人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资本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同时,司法机关判定*ST金泰及两人共同赔偿投资者的投资差额损失、佣金损失等共计900余万元。
在外部监管压力下,*ST金泰内部矛盾开始凸显,并受到市场关注。据相关消息,8月至今,*ST金泰持股占比达14.81%的第一大流通股股东海南大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海南大禾”)以及董事刘锐明曾向*ST金泰的经营管理层连续提出多项质疑,并指称相关高管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双方僵持之中,海南大禾推动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并意图更换现高管团队。9月10日,公司监事会突然收到海南大禾取消股东大会提案的通知,与此同时,董事会收到董事刘锐明的辞职报告。对于海南大禾取消提案的原因是“因部分被提名董事担心公司退市风险”。
公开资料显示,*ST金泰成立于1993年,2011年登陆创业板。主营涂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公司处于无控股股东、无实控人状态。就相关问题记者致电*ST金泰,无人接听。截至9月19日,*ST金泰总市值25.63亿元,股价收报5.3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