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祭出组合拳 茂南打响罗非鱼升级仗
日期:[2025-09-23]  版次:[T02]   版名:[乡村振兴]   字体:【
■在双洋公司的加工车间,工人正在加工罗非鱼。

■茂名罗非鱼交易中心、茂南罗非鱼协同创新中心为罗非鱼生产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

■在京塘农业养殖基地,饲养员给罗非鱼喂食。

■茂名市茂南区罗非鱼协会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合作,科技赋能罗非鱼产业高质量发展。

■罗非鱼各种产品琳琅满目。

拓内销 打品牌 强种芯 优服务 延链条

线上电商平台销售火爆;线下持续走进校园、企业食堂、老百姓餐桌和各种大型活动,最近一年多来,茂名市茂南区的罗非鱼以各种方式扩大内销,受到了外界的关注。

日前,新快报记者深入走访茂南区农业农村局,一线养殖、加工企业,茂南罗非鱼协同创新中心等地了解到,茂南区正通过拓内销、打品牌、强种芯、优服务、延链条等一系列组合拳全面打响罗非鱼产业升级仗,全方位做活“一条鱼”,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落地见效。

■采写: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摄影:新快报记者 邓迪

产业转型

从出口依赖到内销火热

罗非鱼产业是茂名市“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茂南区作为“中国罗非鱼之都”的核心区,拥有养殖面积4.86万亩,年产值超20亿元。2025年5月,茂南罗非鱼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

茂名市茂南区委农办主任,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区乡村振兴局局长谢开荣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茂南区从科技、交易、政务、金融、公共检测等方面全方位支持茂南罗非鱼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茂南罗非鱼在加快拓内销,科技赋能种苗强芯、饲料研发,打响区域品牌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直以来,茂南的罗非鱼以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深受美国、墨西哥等海外市场的青睐。谢开荣介绍说,为了破解罗非鱼相对依赖海外市场,今年以来,茂南区主动发力,通过电商销售,推广校园餐、大型公司团餐等方式,积极做大做强罗非鱼内销市场。

椒盐香煎罗非鱼扒、西红柿汁酥炸罗非鱼扒……今年初,茂南罗非鱼游上了禅城区的校园餐桌,既丰富了学生菜式,也均衡了学生的营养。“相比海鱼,罗非鱼一年四季都能供应,而且残留鱼刺少、营养丰富,罗非鱼进校园、单位、企业的食堂正是不错的选择,这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广东双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双洋公司”)副总经理袁永文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公司的罗非鱼块已打进佛山市场。

在双洋公司的加工车间,罗非鱼被加工成鱼排,经过冷冻包装后,运往海内外市场。双洋公司去年7月在茂南落地运营,目前三条生产线已满负荷运转,每天收购、加工罗非鱼约14万斤,带动350人稳定就业。

“公司去年投产时,我们海外市场的销量占了90%以上,随着内销市场的打开,如今我们的内销市场已经占了约四成。”袁永文介绍说,除了团餐,电商平台推广销售调味鱼排也是扩大内销的重要方式。“加工后的调味鱼排,到了家庭后解冻就可以煎,没有鱼皮和鱼刺,很受消费者欢迎。”他透露说,目前公司订单已排到了今年12月。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佛山市环球水产交易市场,茂名(茂南区)罗非鱼已在大湾区建立销售中心,日销售超20吨,市场潜能正在加速释放。

科技赋能

构建全产业链迈上新台阶

对罗非鱼产业,茂南一直强调要用好水养好鱼,并提出了“水美茂南 鲜养罗非”的口号。近年来,茂南区坚持科技赋能,构建起育苗、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尤其是种业强芯、科学养殖、深加工等方面发展迅速。目前,茂南已拥有17家罗非鱼苗种场(含1家国家级、1家省级良种场),年产优质种苗超13亿尾,稳居全国种苗供应高地。随着宝路现代水产种业园、京塘全产业链项目等重磅工程的落地,茂南在罗非鱼产业强链补链上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据介绍,海南宝路公司的罗非鱼育苗厂全球最大,其培育的罗非鱼苗抗病毒能力强,长得更快更大,鱼肉更美味,市场供不应求,解决了罗非鱼种苗“卡脖子”问题。

新快报记者走访了解到,广东京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茂南的罗非鱼加工车间、冷库等正在施工中。京塘全产业链项目总投资10亿元,将建设年产10万吨罗非鱼加工车间。将通过预制菜加工厂、生物发酵基地、营养饲料基地、共享冷库产业、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保种育种中心等业务板块,打造罗非鱼从种苗、养殖、加工、冷链全产业链的高标准示范基地以及“三智”农业。

在公馆镇的京塘农业养殖基地,随着饲养员抛下一把把饲料,密密麻麻的罗非鱼争先游过来觅食。正当记者好奇为何密度这么高的鱼能够共存时,附近生物基地一罐罐红色液体解开了答案。“这是我们培养的光合菌,它在高温时效果最好。”广东京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戴培儒告诉新快报记者,罗非鱼排出的粪便和饲料容易形成氨氮、亚硝酸盐等污染水质,使用光合菌和益生菌等生物技术,配合增氧设备的使用,可将这些有机物和鱼塘里的藻类转化成鱼的饵料,达到净化水质、降低饲料用量、提升养殖密度等多重作用,实现降本提质增效。“用科技养鱼比传统养鱼,亩产能多两三百斤。”他表示,目前这种生物技术已带动周边一万多亩罗非鱼的发展。

协同发力

多方面共筑百亿产业集群

为了扶持罗非鱼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茂南加大了产业布局和服务力度。

去年12月11日,茂名罗非鱼交易中心、茂南罗非鱼协同创新中心同时挂牌运营。在这里,实现了茂南区与茂名市供销社协同共建,佛山市禅城区对口帮扶茂南区协同共建;科技服务、交易服务、政务服务、金融服务和公共检测服务五大中心协同为罗非鱼生产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共同做好“罗非鱼一件事”。

今年7月8日,在中国人民银行茂名市分行与茂南区人民政府的联合推动下,7家银行机构与茂南区10个镇(街)签署合作协议,为914家罗非鱼产业经营主体提供总额高达9.33亿元的意向授信支持,为产业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7月31日,《茂名市茂南区罗非鱼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0年)》正式发布,明确“产业固基、文化铸魂、数字赋能、资本运营、合作共富”的核心思路,提出到2030年实现罗非鱼产量12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超125亿元的目标,构建“内销为主、出口为辅”的双循环格局。

“在普通人的认知中,罗非鱼档次比较低,其实罗非鱼的鱼肉、鱼皮、鱼骨、鱼鳞、鱼油、内脏全身都是宝。”谢开荣说,因此加强罗非鱼产业宣传非常重要。

在茂南区农业农村局和禅茂帮扶工作队等的推动下,今年来,茂南罗非鱼已游进2025丰收中国万里行大型宣推活动、佛山南风灶火美食嘉年华暨职工烹饪技能竞赛、2025广东(佛山)预制菜产业博览会等活动,游上了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餐桌。“相信随着罗非鱼宣传的深入,人们在置办酒席和家庭用餐时就会想到罗非鱼的美味。”谢开荣说,“我们的目标是要打造世界最好的罗非鱼区域品牌,让人们一看到罗非鱼就想到茂名茂南。”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