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广州松弛感的打开方式:永庆坊里寻广味 莲花山里赏秋荷
日期:[2025-09-29]  版次:[A12]   版名:[欢度双节]   字体:【


▲粤剧艺术博物馆内的粤剧戏服。

▲永庆坊的游客络绎不绝。

▲永庆坊夜晚的月亮桥。

▲莲花山风景。

▲西关骑楼。

莲花山是岭南地区莲花品种最为齐全的赏荷胜地。

▲秋天,莲花山景区内还有部分秋荷可赏。

乐享八天长假,广州等你来打卡

编者按

随着国庆中秋双节的到来,十五运会的脚步愈发临近。广州作为全运会的重要承办城市,从主干道到背街小巷,从商圈楼宇到比赛场馆,处处洋溢着迎接全运会的浓厚氛围。

从本期起,新快报推出“悦游国庆 粤味全运”专题,每天由新快报记者化身“推荐官”,用文字与镜头向大家推荐广州在全运之年推出的精品旅游线路、美食打卡地和全民体育活动,以及国庆长假期间正举办的精品演出、文博展览、非遗体验、潮玩乐游等活动,邀请五湖四海的朋友共赴全运之约,体验大湾区的澎湃活力、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广府文化的多姿风采。

新快报推荐官

毛毛雨

“迷失”永庆坊

西关骑楼间 传统与新潮混搭

这个假期,不妨到荔湾区永庆坊的街区中体验西关风情。永庆坊不仅保留着西关骑楼的建筑肌理,更以年轻化的商业形态和文化体验,重构了一幅老城市新生活的生动场景。无论你是想寻味传统,还是打卡新潮,这片街区总能给你意料之外的惊喜。

老西关街巷,处处有“广味”

荔湾是广州老三区之一,其中著名的西关,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如今的永庆坊,西关骑楼、名人建筑、粤剧艺术博物馆等象征着老广的记忆符号得以保留。不仅如此,这里特色品牌与文化地标交融,有着各式各样新潮的商业元素,成为富有西关特色的网红打卡点之一。

在永庆坊,最好的游览方式就是“迷失”。不必刻意寻找地图上的某个点,信马由缰,每一个转角都可能藏着惊喜。伴随着粤剧艺术博物馆中粤剧粤曲的动人旋律,穿过小巷就到了李小龙祖居。这座典型的西关大屋生动展现了一代武术宗师的传奇一生。

要说永庆坊最吸引年轻人的地方,莫过于那些隐藏在老建筑里的新空间。各种非遗美食、地道小吃、岭南名菜令人食指大动;街头常有民间艺人、二次元快闪等轮番表演;广彩、广绣、珐琅、醒狮、榄雕、古琴等广府手艺和复古现代相结合的创意市集、潮牌买手店等在此汇聚。

水边“赏月”,别有一番风味

如果说,白天的永庆坊非遗雅韵与市井声响交织,那么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才是它最显风情的时刻。此时,不容错过的当属永庆坊的网红“月亮桥”。当暖色的灯光亮起,半圆的拱桥与水中倒影完美衔接,在水面勾勒出一轮“圆满”的明月,虚实相生,意境悠远。恰逢国庆、中秋双节将至,不必刻意追寻天上的月亮,来永庆坊潺潺流水边“赏月”,也别有一番风味。

沿涌边的荔枝湾道漫步,河水波光粼粼,灯光次第亮起,转身走进由旧民居改造的钟书阁天台书店,这里是观赏永庆坊夜景的绝佳地点:一楼免费翻阅书籍,感受文字世界的宁静;二楼点一杯咖啡,静享一段慢时光;三楼凭栏远眺,整个永庆坊的夜景尽收眼底。

新快报推荐官

谢源源

探秘莲花山

赏花 寻香 观“人工丹霞”

睡莲芬芳、石壁陡峭、矿湖深邃……位于番禺区石楼镇的广州莲花山,登高俯瞰即是珠江口和狮子洋,这里山海相连,一眼可望到虎门大桥。这里是岭南地区莲花品种最为齐全的赏荷胜地,有1200个品种的荷花、600多个品种的睡莲;这里还保留着广东境内已知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代采石场遗址。

网罗世界各地莲花品种

2019年,番禺区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除了“长隆”这张王牌,还有非常多的旅游资源:沙湾古镇、宝墨园、广东四大名园之一余荫山房等。如果让我推荐,我最喜爱的就是广州莲花山这个自然风光景点。

7月-10月是莲花山最美的时节。如果你去莲花山,一定要去半山腰的莲花仙境,一池塘的荷花亭亭玉立,风吹荷动,熙熙攘攘如仙女献舞。更特别的是,荷塘边的名莲品种展区,一盆盆的荷花,颜色各异,造型独特,品种多到数不过来。睡莲的品种也多,紫色的、粉色的、黄色的、白色的、蓝色的……这里几乎网罗了世界各地的莲花品种,让人叹为观止。

莲花山曾多次出现莲花奇观,并蒂莲、三蒂莲,甚至七蒂莲,多年来出现过的“多胞胎”莲花,更是吸引了不少游客到莲花山“寻香”。

跌入另一个时空的森林里

秋天气候凉爽舒适,适合登山踏青,莲花山景区内还有部分秋荷可赏,更有多种睡莲绽放。在莲花仙境的尽头有一处悬崖,往下探头一看,竟然是一处幽深山谷,热带的阔叶植物茂密繁盛,放眼望去,仿佛进入了宫崎骏的动漫世界,跟随龙猫跌入另一个时空的森林里,奇妙的感觉,瞬间被治愈。

攀登莲花山,可见众多奇岩异洞和悬崖绝壁。广州莲花山是古采石场遗址、中国两大古矿场之一。开采过的岩石地貌,岩洞潭壑,千姿百态,恍若鬼斧神工的自然杰作,被称为“人工丹霞”,也是南粤先民开山劈石、建设城乡的见证。

上到莲花山山顶,最壮观的是高达40米的望海观音像,金光闪闪俯瞰众生。

■策划:新快报记者 陈琦钿 张小奋 ■统筹: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文/图:新快报记者 毛毛雨 谢源源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