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座园林,走一条老街,吃一顿简餐
编者按
随着国庆中秋双节的到来,十五运会的脚步愈发临近。广州作为全运会的重要承办城市,从主干道到背街小巷,从商圈楼宇到比赛场馆,处处洋溢着迎接全运会的浓厚氛围。
为此,新快报推出“悦游国庆 粤味全运”专题,每天由新快报记者化身“推荐官”,用文字与镜头向大家推荐广州在全运之年推出的精品旅游线路、美食打卡地和全民体育活动,以及国庆长假期间正举办的精品演出、文博展览、非遗体验、潮玩乐游等活动,邀请五湖四海的朋友共赴全运之约,体验大湾区的澎湃活力、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广府文化的多姿风采。
新快报推荐官
陈斌
闲逛小画舫斋 感受“一字千金”的魅力
广州这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都会,几乎每一处角落都湮没着诸多历史人文的精彩故事。今天,我们推荐一处西关地区少有的环形园林小画舫斋,一起去了解它的前世今生。
形似“画舫”而得名
广州传统民居建筑有竹筒屋、西关大屋、骑楼,也有当年大户人家建的大小园林,在广州荔湾区龙津路与逢源大街相交的荔枝湾涌边,有一栋西关一带比较罕见的环形园林——小画舫斋。
现在的小画舫斋更像是一处适合闲逛的栖脚地,从门面进去是售卖文创产品的空间,其后是一处院落空间,中间的小池塘数尾锦鲤逍遥游弋,塘边散布些很户外风的椅子,可买杯咖啡,坐下来发发呆,搞搞创作。院落虽不算大,但也营造出了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绿意盎然的园林景致。
小画舫斋改建完工于清光绪壬寅年(公元1902年),占地约2000平方米,建设时根据地形实际条件布局铺排了住宅、书斋、戏台、庭院等设施。建筑中西北临水的部分是船厅。船厅是小画舫斋得名的主要缘由,因形似“画舫”而获名“小画舫斋”,不过现存“船厅”已非原物,乃1996年重建。
1956年,小画舫斋最后一任主人黄氏家族诸人将小画舫斋捐给广州市政府,1993年被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先后两任主人皆“威水”
黄氏是广东台山出走南洋发迹的“黄公甫田”,原名黄福基(1837-1918),字彦廷,号甫田,曾用名黄亚福或黄福,十六七岁前往南洋讨生活,从小木匠一路奋斗到种植园主和大建筑商,在马来西亚及新加坡等地声誉颇盛。
小画舫斋的前身是“小田园故址之一部”,小田园的主人则是广州十三行潘、卢、伍、叶四大家族中的叶家,即义成行创始人叶上林重孙叶兆萼所建的私人花园,“一面芦花三面柳,九折虹桥俯涧泉”,近看荔枝湾,远眺珠江水,可谓是“家在烟波碧荔湾,悠然鸥鹭共萧闲”。
黄公甫田购得后,令其子诏平、子静读书其中。诏平是黄公长子,又名黄兆楠,1870年生人,1888年回到广州,改称黄景棠,曾一度被称为“羊城大亨”,小画舫斋也随之成为城中文人雅士诗酒酬唱、吟诗作画之地。
黄景棠不仅是爱好诗书琴画的“富二代”,在社会公益、商业运作、开办学堂以及广东铁路等诸方面也先人而行,轰轰烈烈的“赎路运动”就是由黄景棠出任副办。
小画舫斋有两个必打卡机位留意一下,第一个是对面大观桥上,回头可拍小画舫斋全貌;第二个是侧门石刻题字“小画舫斋”四字,这四个字是清末名重一时的广东大书法家苏若瑚手笔,广州陈家祠大家都知道吧?“陈氏书院”四个字便是苏若瑚所题,润笔费白银200两,相当于今天的6万元人民币。什么是“一字千金”?这就是“一字千金”。
新快报推荐官
梁彧
穿越逢源大街 寻找时光里的老广州
国庆中秋双节留在广州放松休憩,随时随地说走就走的“City Walk”城市漫步是一项很好的运动,走一条老街,吃一顿简餐,深度了解城市空间。
大隐于市,大知闲闲
广州迄今已公布了26个历史文化街区,国庆假期逛广州,历史文化街区是来一次“City Walk”的最好选择,永庆坊、荔枝湾肯定是大热之地,如果想在游人如织的荔枝湾逛一处大隐于市的老街,那么请跟我来。
地处西关大屋核心区的逢源大街,是一条有着几十个门牌号长度的石板老街,在午后逐渐温柔的阳光下安静得出奇,仿佛一瞬间穿越了旧时光——脚下踏着的,是一百年前的青石板;触目所及的,除了空调外机这样的物事外,是不知经年的绿植,还有一栋栋民国风建筑的民居,跨越百年,审美依旧在线。
逢源大街4号民居是老街巷里的“明星”,民国时期修建的带庭院两层半楼房,特色十分鲜明,特别是大门前一左一右两副石刻卷轴,左边是詹天佑的“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右边是顾宪成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斑驳的墙壁与铺洒在树叶上同样斑驳的阳光,共同勾勒出老街巷的静谧,尽管身处游人如织的荔枝湾,却依然是大隐于市,带着大知闲闲、大言炎炎的通透、从容、淡然。
饮一杯酒,时光悠悠
逢源大街21号是荔湾非遗传承中心,在这里可以初步了解下荔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些什么。
想要歇脚果腹的话,非遗传承中心隔壁有一家非常低调的小酒馆名叫“荔萃”,似乎有些太低调了,一般游客根本发现不了。
餐厅的环境算得上清幽,出品以轻法式、地中海简餐为主,一道酱烤伊比利亚黑毛猪看起来稀松平常,不太好看也不太好吃的样子,结果一试,味道倒还真挺可以。
吃肉喝酒,两个是标配组合,如不想摄入酒精饮料,那么点一杯无酒精鸡尾酒也是可以的,在那杯缤纷色彩的“舞动”中看时光一点一滴从指缝间流走,安享一段静谧美好“食”光。
■策划:李青 ■执行:陈琦钿 张小奋 ■统筹: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文/图:新快报记者 陈斌 梁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