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捡秋”不当可能变违法 科学赏秋才能不“伤”秋
日期:[2025-10-21]  版次:[A08]   版名:[新快视角]   字体:【

■番禺大夫山森林公园内捡拾的秋叶。


当农事变成城市户外休闲事

广州尚未加入秋天的“群聊”,一波“秋意体验卡”已经上线。近段时间以来,社交平台大批年轻人,走进山林、野外、公园,捡起败落的树叶、果实,与秋季不期而遇。“捡秋”日益火热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担忧:“捡秋”过度是否会影响野生动物储备果实过冬?那么,究竟该如何科学“捡秋”?若游客以“捡秋”名义擅自进入私人林地捡拾作物,又将面临哪些法律风险?记者就此采访了华南国家植物园的专家和相关律师,为您一一解答。

■文/图:新快报记者 麦婉诗 陈慕媛 通讯员 周飞

网络热潮

“捡秋”不当引发问题不少

近段时间,“捡秋”在社交网络上掀起热潮。所谓“捡秋”,原指捡拾秋收之后的遗留,以避免资源浪费。随着城市化发展,如今的“捡秋”已转变为城市户外休闲,参与者在公园、山林等自然环境中捡拾掉落的树叶、花朵、果实等。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数百名游客在内蒙古农田里捡拾秋收遗落小土豆的视频在网上爆火。这些土豆能不能捡?面对网友的质疑,当地政府工作人员表示,游客捡拾的为农户秋收后自愿放弃的小土豆,这些土豆太小未达收购标准,往年大多是翻入地里当肥料或喂牲口,对农户无实际经济价值。这样的“捡秋”“打野”行为,不仅丰富了游客的独特体验,提升了当地旅游业的知名度,还实现了资源再利用,避免了浪费。

但不是所有“捡秋”都能实现双赢。近日,辽宁本溪老边沟景区就明确禁止游客捡拾枫叶,引发网友热议。有人支持,认为这是在保护生态;也有人感到疑惑,禁止采摘可以理解,为什么落叶都不能捡?景区工作人员表示,一直以来都有这个规定,是出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建议游客最好不要捡枫叶。

在社交平台上,近期也有不少网友反映,有游客打着“捡秋”的幌子,随意采摘自家种在山上的板栗、核桃、枣子。更有甚者,为了“打野”将树枝折断,让农户“赔了夫人又折兵”。还有博主在没有搞清楚林地是否有归属的情况下,发布“捡秋”攻略,导致跟风者浩浩荡荡进入有主林地、果园,名为“捡秋”最终却变成了“偷窃”行为。

专家释疑

过度捡拾可能破坏生态平衡

当我们怀揣着亲近自然的热忱投身其中时,究竟该如何界定“欣赏自然之美”与“掠夺自然之资”的界限呢?

近两年,华南国家植物园成为了不少广州市民“捡秋”的好去处。华南国家植物园工程师李文艳向记者介绍,现在华南国家植物园的睡莲、木芙蓉、红纸扇、三角梅、美丽异木棉等花开绚烂,柿子、铁冬青、枕果榕等果实慢慢成熟了,变得鲜艳夺目,吸引鸟儿来觅食,可以驻足观赏。

“广州的秋天要到11月到12月间,落羽杉大面积变黄变红。华南国家植物园是广州地区落羽杉红叶最佳观赏点之一,非常壮观。此时落羽杉、枫香、紫薇、加椰芒等叶色变化,五彩斑斓,是植物园赏秋最佳时节。”李文艳说。

对于“捡秋”,李文艳认为,孩子们可以在“捡秋”的过程中认识不同的植物,了解自然的奥秘;成年人则可以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放松身心。“‘捡秋’不仅是一种活动,更是一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方式。”而人类走入大自然的最佳原则其实应该是“除了照片什么都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留”,更加推荐的是用镜头记录秋色,认真观察,做自然观察笔记,用心感受。

她提到,种子和果实,可能是其他小动物过冬时重要的食物来源。许多的鸟类,比如乌灰鸫等鸫类,喜欢在枯枝落叶堆里觅食等。“无论是树叶、果实、种子,最好还是把捡到的东西观察欣赏完之后,放归自然,让它们继续参与自然循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少量捡回家做标本是没有问题,过度捡拾可能破坏生态平衡。”

律师说法

作物掉落仍归农户所有

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何生廷律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捡秋”的本意是让大众亲近自然、感受自然,是一种浪漫的休闲方式。在这一过程,在公园、城市绿地等公共区域捡拾落叶,不主动采摘他人作物,通常不涉及违法,也是“捡秋”应有的模样,不可因“占小便宜”心态闯入私人林地、他人果园擅自采摘。

若游客以“捡秋”名义擅自进入私人林地捡拾作物,将面临哪些法律风险呢?何生廷介绍,私人林地及地上种植作物的权益受民法典明确保护。农户通过承包获得的林地经营权及作物所有权具有排他性,即便作物已掉落在私人林地内,所有权仍归农户所有,不属于无主物。在这种情况下,未经许可进入林地捡拾甚至采摘果物,直接侵犯农户财产权,农户可要求其停止侵害、返还作物,赔偿损失。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行为,可能面临行政拘留或者罚款。此外,若某些人员以“捡秋”名义,趁农户不在私自闯入私人林地,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去大量采摘作物,数额较大达到刑事犯罪标准,可能涉嫌构成盗窃罪,将会面临刑事追责。

实用Tips

广州有这些赏秋胜地

尽管广州尚未步入秋天,但这座城市其实藏着不少绝佳的赏秋胜地。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的红叶漫山遍野,帽峰山森林公园的枫叶层林尽染,华南国家植物园、天河大观湿地公园、番禺大夫山森林公园的落羽杉与湖光山色相映成趣,都是广州的宝藏赏秋地。

据李文艳介绍,近期想去华南国家植物园的游客,可以留意一下这些有趣的植物:翻白叶树的种子有翅膀,向天空抛,旋转下落;枫香树的掌状叶以及球形的果实;阿江榄仁的果,有5条纵翅;人面子果核似人脸;南酸枣的果核顶端具5小孔,又叫五眼枣;猴欢喜果实成熟后炸开,紫红色的内果皮,黑色的种子,鲜艳夺目。

李文艳提醒,有些果实有刺,谨防划伤,注意安全;有些植物有毒,南天竹、夹竹桃等;户外活动注意蚊虫叮咬;捡回带虫卵的果实或者树叶,可能出现虫卵孵化出幼虫、引发轻微皮肤不适或吸引少量小飞虫等情况。

特别提醒

●不要随便吃野果,植物汁液避免接触伤口,可能过敏,甚至中毒。

●地上有什么捡什么,请勿摘取和随意践踏植物。

●华南国家植物园园区内珍稀植物请勿随意触碰。

●种子交换和邮寄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