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为了继续跑和跳,赶跑‘吃脚的小怪兽’”
日期:[2025-10-21]  版次:[A09]   版名:[公益]   字体:【
■小铭和妈妈目前在公益机构“广州小家”暂住,经过一段时间治疗,状态良好。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公众号

温暖1708号

●温暖诉求

“我只是扭伤了一次,为什么1年后还疼,还要动手术、做治疗?”今年4月30日,6岁的小铭在老家广西的医院查出了右足肿物,医生让他切除和治疗。

小铭年纪小小,不懂就问,但妈妈也没有“慌”,而是冷静地告诉孩子:“因为这有个病,就像一只顽固的小怪兽‘咬’着你脚不放,等医生用药物把它击退,就好了。”情绪冷静的背后,小铭妈妈阿菊将彷徨隐藏起来,因为小铭的肿物确诊为一种罕见的儿童肿瘤——滑膜肉瘤。

让铭仔意想不到的,要数妈妈的建议:“我们去广州治疗吧。”于是,今年5月29日至今,小铭母子一直逗留在广州“打怪”。

一直在儿子身边陪医,阿菊独自扛过孩子掉头发、呕吐、发烧等艰难的抗肿瘤过程。“真是又漫长又艰辛”,这是异地就医留给她的深刻印象,但这些都不能磨灭这位妈妈救子之心。

足部受伤埋伏“隐患”

小铭在桂林山水中成长,来自一个普通农家,个子高挑。平时也喜欢跑跑跳跳,特别喜欢参加幼儿园的篮球班。下个月,他即将七岁,阿菊说,本来儿子到了这个年龄,应该上小学了。然而,他的右足脚踝上突然确诊一种罕见儿童恶性肿瘤——滑膜肉瘤,成长步伐突然来了个180度大转折。

对于小铭右足上的“伤”,阿菊一直以为是旧患,若要追溯,伤情大概发生在2024年4月。

小铭虽然生长于农村,但每到周末,爸爸妈妈都会带他去县城的公园玩耍。阿菊记得,有一次儿子在滑梯设施上追逐、跑跳,却在滑下来的一瞬间,原本的笑脸“晴转雨”,提着右脚一瘸一拐地走向爸爸妈妈:“呜呜,我扭到脚了。”

阿菊的职业是一名幼儿园保育员,平时在幼儿园也处理儿童扭伤的情况。她摁住了丈夫帮儿子放松脚踝的手,立即背起儿子去就医。

在当地的一家医院,医生将小铭的伤视作普通跌打扭伤,开了药膏外敷。然而,过了几天,小铭扭伤的右脚足部位置看似消肿,但实际上一碰就疼。

对此,阿菊心中升起了疑问,便马上去桂林市区的医院进一步检查。通过磁共振,医生发现小铭的伤处有积液,还长了个囊肿。“为了消除囊肿带来的疼痛,医生建议手术切除。但考虑囊肿性质偏向良性,且小铭当时将满6岁,医生建议等他再长大一岁,再做手术不迟。”

一年后旧患处确诊恶性肿瘤

一开始,阿菊一脸担心,但小铭告诉妈妈,扭伤的地方已经不疼了,能正常走路,只有用手按压右脚踝,才会感到疼。阿菊这才放心,打算先观察小铭的情况,再做决定。

时光荏苒,一年过得很快。转眼间,小铭即将上小学了。“上了小学,运动量就会加大。我们都担心儿子足部的囊肿承受不住,于是打算在他上小学前,将囊肿治好。”

为了不影响工作,阿菊选了一个长假前夕的时间段,带着小铭去了省会南宁所在的一家三甲医院就医。

4月30日这天,小铭淡定地走进了手术室,阿菊也心平气和地等着孩子。不料,小铭的手术时间比想象中长,两个小时过去,小铭的手术才结束。回到病房,医生一脸沉重地告诉阿菊,手术中的快速病理检验发现了新情况——“医生说,切下来的肿物不是囊肿,而是肿瘤。”

往后的日子,阿菊陪着小铭康复,但她满怀心事地等待术后的详细病理结果。5月29日,病理报告确诊小铭的肿瘤是“双向性滑膜肉瘤”。

“这个病要怎样治疗?”“孩子要截肢吗?”确诊恶性肿瘤和建议截肢的两个消息让阿菊夫妻俩瞬间崩溃,而还在病床上的小铭,则一脸担心地向门外张望。

背井离乡配合医生“打怪兽”

由于肿瘤在未确诊前便先行切除,医生担心这种“刺激”让肿瘤发展,便建议小铭尽快到广州的肿瘤专科医院治疗。

“小铭,我们要出院了,但下一站不是回家,是去广州。”阿菊夫妻收起眼泪出现在小铭前,小铭愕然得瞪大了眼睛。不过,他很快接受了父母的安排,没有异议。但他颇为不解,为何做完手术,还要治疗。

“没办法呀,因为有一个顽固的疾病还在‘咬’你的脚呀。就像小怪兽一样,要找医术更高明的医生去清除它。接下来,为了以后运动不受影响,你愿意配合医生吗?”男生都有英雄情结,听到妈妈的解释,小铭似懂非懂,重重点头。

阿菊笑中有泪地回忆说:“5月30日我们在广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办理了入院,小铭还问医生:叔叔,你是奥特曼吗?”

八旬祖母也确诊大病

对抗肿瘤并非决胜于朝夕的治疗。10月18日,小铭迎来了他的第6次化疗。但随着治疗“战线”拉长,阿菊感到越走越艰辛。“我们家经济条件一般,原本用于治疗的数万元积蓄已经用完了,要筹钱……”

为了维持小铭的治疗,阿菊唯有与丈夫分工。丈夫回老家照顾家庭、打零工和筹钱;自己则陪着小铭继续在广州“坚守”。

最近,家里发生了祸不单行的事——在小铭第5次化疗结束后,爸爸告诉了他们一个噩耗:家里85岁的老奶奶高烧不断,查出了恶性淋巴瘤。

阿菊惊讶得如五雷轰顶,然而,奶奶在跟孙子视频通话的时候仍轻描淡写:“我很好,一点都没有不舒服。”千叮万嘱阿菊照顾好小铭。

“婆婆和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剩下的治疗费并不多,先救哪个呢?”一下子,阿菊陷入两难。但两个亲人,她和丈夫都希望兼顾救治。

公益指引

●公益账户: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天天公益专项基金

●银行账号:

44032601040006253

●开户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广州远洋宾馆支行

注:捐款时请注明“天天公益专项基金”, 如需捐款收据,请在汇款时附注捐款收据回邮地址、联系人姓名及电话。

■本版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斯璐 潘芝珍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