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燃动大湾区!开幕式这些瞬间戳中人心(2)
日期:[2025-11-10]  版次:[A13]   版名:[反响]   字体:【
■新华社供图

鳌鱼“飞天”木棉飘!

观众直呼:快出文创留纪念

很多观众在入场时,就被场外大棚里体积巨大、色彩鲜明的鳌鱼和木棉花装置吸引。“我觉得很多人跟我一样,以为这些就是表演时做地面装饰的,没想到的是,它们是飞进场的!”黄先生告诉记者,在上一个表演即将结束的时候,场馆角落的一阵惊叹逐渐吸引了全场观众的目光——巨大的鳌鱼从空中“游”进场地。由于黄先生比较靠近鳌鱼的入口,他看到,大概20名工作人员牵着绳子,控制着“鳌鱼”,令它“游”进舞台。

“我们坐得比较远,一开始以为是巨龙,后来才知道是鳌鱼,效果非常逼真!”崔女士回忆,“鳌鱼”在场地里身姿灵活,栩栩如生,“很多人都说这个形象好好看,做成文创产品应该会大受欢迎。”

“粤剧、舞狮……当我沉浸在粤港澳三地联手呈现的特色节目中时,舞台突然变换,一只‘鳌鱼’从场外缓缓移动到场内,那种视觉冲击真的太强了,完全被震撼到了。” 观众陈先生回忆道,“在这样的盛世里,粤港澳同胞一同见证这份荣光,心里满是自豪。”

跟随“鳌鱼”进场的还有大型的木棉花,漫天木棉花飘落的场景一下就击中了老广观众何先生的内心,“我想起小时候,差不多到时间了奶奶就会带我去捡木棉花,回家晒干煲凉茶。”何先生动情回忆,看到这一幕,他脑海中马上就想到了那个在木棉树下飞奔的自己,“如果奶奶还在,看到那么多那么大的木棉一定很开心。”何先生感慨,他觉得木棉的呈现实在太棒了,这也是老广的“DNA”,建议做成文创产品,“我一定会买很多回去送给家人,每次看到,都会想起十五运会的美好回忆。”

吉祥物萌翻全场!

“小海豚”暖心护航,观赏体验超赞

近日来,十五运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在广州街头随处可见,开幕式上,它们以人偶的形式,陪伴着每个省的运动员团队入场,也给观众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黄先生说,人偶在入场时全程保持互动,动作轻盈可爱,十分讨喜。“它们跟着运动员进场,很可爱,跳个不停,是很称职的‘气氛组’。”崔女士说。她还特别提到了要感谢志愿者“小海豚”。“其实开幕式的人非常多,但因为有很多志愿者引导,一路上都是井然有序,没有拥堵,没有阻塞,安检进场和结束后散场都非常顺畅。”崔女士说,“我本来以为,表演完之后会等很久,但是其实很快就散场了,整个过程都非常顺利;包括现场安保人员,也都非常履职尽责,体验感很不错!”

星星之火“汇炬”!

湾区发展显传承,众人热泪映初心

“当最后一棒火炬手健步奔跑,当圣火以极具创意的方式划破夜空,最终在主火炬塔上熊熊燃烧时,全场沸腾了,我的眼眶湿润了。”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增城星级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沈燕芬激动地说,“这火炬的传递,多像我们新农人扎根土地的接力——从父辈手中的传统农具,到今日驾驭的智能农机,变的是技术与方式,不变的是一样滚烫的初心与担当。”

“这种方式非常符合本次全运会绿色、简约的理念。”来自中国香港的颂贤说,他是暨南大学的学生,也是一名开幕式志愿者。

在广东出生、广州工作的陈童表示,这是一个特别的时刻——他2001年出生,这一年广州成功举办了九运会;24年后的今天,十五运会又在粤港澳大湾区举办,因此,看到火炬点燃的那一刻,他特别激动,“对于我来说是非常有缘分的事情,这24年不仅是我的成长岁月,也是广东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当粤港澳三地的运动员代表高擎火炬,拾级而上、逆水前行时,我感到这象征着中华民族不断崛起、不断向上的历程。”香港中西区关爱队志愿者的金玲说。香港湾仔区关爱队的王录兴认为,三地运动员结伴传递火炬,尤其在水上完成交接的一幕,格外富有深意,“水能滋润万物,我祝福中国体育事业能够持续蓬勃发展。”

来自澳门的观礼代表何先生表示,火炬最后点燃用电光的形式表现实在是出乎意料,体现出一种更先进的办赛理念,非常值得点赞。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