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纵贯村街 跨越古今 全民全运燃动羊城
日期:[2025-11-20]  版次:[A06]   版名:[激情十五运]   字体:【
▲新桥村“迎春杯”篮球赛,村民现场为球员加油打气。

番禺区“村BA”比赛现场。

■越秀区白云街迷你马拉松开赛。

■市民体验古代运动项目。

村BA、社区跑、享受特奥运动、体验传统体育……

第十五届全运会赛事正酣,赛场外,“全民全运,同心同行”的理念,正以多元、包容的姿态融入城市肌理——乡村篮球赛上观众的激情呐喊,社区马拉松赛中选手的活力奔跑,特殊学校运动嘉年华时少年的温暖笑脸,博物院中市民跨越古今的体育体验。运动,不再只是奖牌与纪录的角逐,更成为连接社区、赋能乡村振兴、照亮生命的共同语言。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燕芬 谢源源 ■图片:受访者提供

●番禺区“村BA”

比赛覆盖全区所有街镇 “体育+”赋能乡村振兴

11月,番禺区“村BA”篮球赛开赛。比赛吸引了70支队伍参赛,覆盖全区所有街镇,历时13天上演33场激烈角逐。该赛事不仅丰富了乡村体育文化生活,更入选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三大球”精品赛事案例,彰显“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动能。

为了参赛,大龙街新桥村大学生胡朗轩与队友进行了近两个月集训。“队友多为上班族,我们渴望为村争光。”胡朗轩说,他12岁开始打球,16岁加入村队,如今每周仍坚持训练四五天。

从篮球场持续翻新维护,水泥地升级为塑胶场可见村里对篮球运动的重视。每年春节前的“迎春杯”比赛更是重头戏,成人组与青少年组超百名选手角逐两周。“村民吃完晚饭就来观赛,无论男女老少都来加油打气,不能到现场的亲友还在线上‘云助威’。”

新桥村还开设暑期公益篮球夏令营,每年两期,聘请专业教练授课。“篮球凝聚着团结拼搏的精神。”村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动文体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新桥村是番禺篮球发展的缩影之一。如今全区街镇、村社篮球队全覆盖,灯光球场成“标配”。借十五运会东风,各类赛事蓬勃开展,让乡村焕发别样生机。

●越秀区白云街

修场地开运动会

促进邻里间互动

奥运跳水冠军孙淑伟送上祝福后,越秀区白云街5公里迷你马拉松正式开跑。二沙岛晴波路化作活力赛道,选手们在这条“最美赛道”上挥洒汗水。这是白云街举办以“魅力白云,添彩全运”为主题的运动会五项赛事之一。除此之外,还设有羽毛球、乒乓球等赛事。

白云街道工作人员郑郴美介绍,今年有超50家机团单位、500余名干部职工参加,参与的单位和人数均创新高。除竞技项目外,运动会增设趣味活动,吸引全年龄段人群参与。

白云街还巧妙利用桥下闲置区域,将广州大桥底约1.38万平方米空间进行改造,北段乒乓球场地已免费开放,未来还将增设匹克球、网球等场地。该区域将串联二沙体育公园与宏城公园,形成滨江活力带。

此外,白云街计划推出咏春、毽子、滑板等特色活动,为居民搭建运动平台,促进邻里互动。“全运会展现竞技最高水平,街道运动会是其‘基层延伸’。”街道负责人说,社区赛事带动更多居民投身体育锻炼与社区治理。

●越秀区启智学校

特殊孩子在运动中找到快乐

近日,“全运同心 特奥同行”融合运动嘉年华在广州越秀区启智学校举行,让特殊孩子体验体育魅力。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快乐洋溢在每个孩子脸上。

启智学校党总支书记聂永平说,学校长期探索特奥运动实践,通过体育与康复治疗、课程教学结合,帮助特殊学生成长。2018年,学校组建跨学科“特奥攻坚组”,25名成员涵盖多领域,为学生打造多元化运动场景。

每年底举办的“特奥运动嘉年华”是学生期待的盛会。“以趣味为核心,设置适配性强的项目,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体验成功。”学校还引入地滚球、轮滑等项目,并与专业俱乐部合作,邀请教练前来指导。

聂永平在特教领域耕耘二十多年,学校育人理念从注重生活技能升级为“五育并举”,体育成为学生必备素养。“体育是激发自信、促进融合的桥梁。不求每个孩子都成冠军,但希望他们在运动中找到快乐。”

启智学校已培养超50名全国特奥冠军,获奖牌逾300枚,其中,2021年特奥田径项目中学子夺得7金。聂永平认为,“全民全运,同心同行”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特殊群体的参与使这一理念更完整、温暖。

●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

市民体验古代运动项目雅趣

走进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一场跨越古今的运动嘉年华正在上演。据悉,该院紧扣“全民运动”与“残健共融”主题,将岭南历史文化与体育精神深度融合,推出“同心同行 悦动全运”系列活动,为十五运注入文化内涵与人文温度。

今年11月至12月的每个周六,王宫展区免费开放“捶丸·雅戏”“投壶·问礼”“弩机·乾坤”等古代运动体验。参与者手持复刻器械,在专业指导下沉浸感受传统体育的雅趣,直观了解从古至今运动形式的演变。

“将古代运动与现代竞技结合,希望公众在参与中更深入理解南越文化与岭南历史。”南越王博物院公共服务部宋子莹表示。

据悉,“同心同行 悦动全运”系列活动还特邀越秀区启智学校的特奥运动员,与普通观众、社区居民共同互动,并携手多民族学校,引入“嘎拉哈”“背篓绣球”等民族传统项目,促进青少年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宋子莹介绍,博物院常年开展体育主题项目,节假日及周末增设夜场与大型体验活动,持续推动文化活态传承,为“全民全运,同心同行”理念写下生动注脚。

声音

以十五运会为契机

构建“全龄友好型”健身体系

第十五届全运会赛事正酣,“全民健康如何不落一人”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广州市越秀区政协委员、启智学校党总支书记聂永平在接受专访时指出,应以十五运会为契机,全力推动构建“全龄友好型”全民健身体系。她强调,“全民全运,核心在‘全民参与、全民共享’。”

聂永平建议,优化公共体育空间使用机制,推行分时段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并配齐社会体育指导员;完善“十分钟健身圈”,在越秀公园、东湖新村等地加装智能健身设备,结合旧改拓展运动路径;同时围绕武术、醒狮、花毽等广府传统项目开展体育文化节、群众竞赛,促进体育文化交流。

聂永平还关注到特殊群体需求,建议对3至18岁特殊儿童青少年开展体质健康摸底,提供个性化运动方案,依托儿童友好社区和特校开展特奥融合活动,推广平等、包容的体育精神。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