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足湾区 面向全国 聚焦文化
一场文投会,八方资源来。11月26日至28日,2025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广东·广州)(下称“大湾区文投会”)在广州举办。今年大湾区文投会立足湾区、面向全国、聚焦文化,搭建文化企业与投资机构高效对接的投融资服务平台,推动文化、科技、金融深度融合。
作为辐射全国的文化产业投融资盛事,大湾区文投会已连续举办三年,秉持“为资金找项目、为项目找资金”的宗旨,从一场盛会升级为一个平台,再进阶到一个生态,吸引了优质文化项目与文化投资机构纷纷“向南看”。
据组委会介绍,本届文投会创新组织“1+8+N”系列活动,即1场主题大会,8场投融资路演,包括文化科技、文化智造、影视文化、国潮IP、数智创意、文化出海、投资并购、港澳创投专场,以及多场配套服务活动,力图成为投资机构和文化企业的“超级联系人”。
这也是继5月份重磅出台六大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之后,广东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政策深入实施、完善产业服务体系、构建创新生态闭环的一大突破之举。本届大湾区文投会以“为资金找项目,为项目找资金”为主题,进一步强化优质项目集聚、头部机构邀请、应用场景发布和交易合作对接等功能,打造一站式、低成本交易平台。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本届大湾区文投会吸引了超过330家文化企业(项目)和120余家投资机构的超200位投资人现场对接。另一个亮眼的数据显示,前两届大湾区文投会共有58个项目路演,最终28个项目在会上及会后一年内获得融资,转化率约达50%,一共实际融资超过95亿元。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金瑜 ■图片:主办方供图
亮点1 产业发展
如何从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中把握投资机遇?
在26日举行的主题大会上,多位专家学者分享了对文化产业发展和投资趋势的看法。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
算力网将打破“AI+文化”壁垒,重塑文化产业生态
目前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算力正成为各行各业的基础性生产要素。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表示,未来中国算力网将实现“像使用电力一样便捷使用算力”,同时将催生文化新质生产力,从根本上改变文化内容的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模式。
“算力发展将降低‘文化+科技’的创新门槛与成本。”高文强调,通过将稀缺的智能算力转化为便捷可及的公共服务,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也能以合理成本调用强大AI工具进行创作,打破了过去仅大型科技公司才能主导的“AI+文化”壁垒。
在内容生产层面,算力网将赋能文化内容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生产。高文表示,从创意生成、内容制作到后期处理,均可获得强大的AI算力支持,这将催生全新的文化业态与沉浸式体验。他特别指出,强大算力支撑的大规模实时3D渲染,将使沉浸式文旅、线上虚拟演唱会等体验更加真实流畅,拓展出全新的文化消费场景;可实现文物高精度重建、古籍智能解析,让历史人物“数字复活”。
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铮: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
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铮带来“‘十五五’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发展新机遇”主题交流。张铮表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就要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推动文化建设数智化赋能、信息化转型,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广东目前在数字创意、动漫游戏、网络视听、数字文化制造等领域形成较强竞争优势,并形成影视、动漫、游戏、电竞等文化产业优势集群。
面向“十五五”,张铮提出文化产业的多项发展思路。他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可充分利用产业竞争优势,加大文化领域的多学科科技利用水平;开展高水平文化科技攻关,着力解决文化领域“卡脖子”问题;加大文化科技平台、标准研发;发挥文化企业集聚效应,抢抓大模型发展机遇,推动高质量“中文语料库”“可信数据空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库”建设;鼓励、包容新型文化业态发展。
此外,大力发展文化贸易,改变有产品、无IP的局面。推动文化内容、社交平台、文化技术标准出海。从“投资于物”转向“投资于人”,发挥文化领域的人才优势,建立面向国际优秀文化人才的上升通道与发展平台。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陶锋:
AI发展重构内容产业
文化产业必然将走向智能化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发展趋势是什么?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陶锋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陶锋认为,首先在消费端。他指出,代际文化需求的结构变化正重塑文化消费市场,不同年龄段群体、尤其是“Z世代”人群,已成为文化消费的重要群体。年轻群体的内容消费场景也发生显著转变,这一文化消费端的变化值得重点关注。
其次在产业端。陶锋认为,广东作为制造业大省和全国第一大经济大省,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正释放大量文化创意需求。“广东制造业的优势体现在,制造业是一个更多面向消费终端的体系,正是因为产品直接面向消费端,所以广东的文化消费需求会更大。”陶锋表示,未来在产品设计层面,文化创意将成为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的核心元素,为产业端带来巨大的赋能。
“消费端与产业端的需求变化,都会牵引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的变化。”陶锋认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新一代人工智能(AI)的发展将深度重构全球内容产业,文化产业必然将走向智能化。广东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领域走在前沿,为文化产业智能化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大湾区必定会成为全球文化产品数字化的高地”。
对于未来投资方向,陶锋给出了三点看法:一是投内容,特别是广东文化产业政策包释放出大量可落地的政策红利,应围绕政策包中六大重点内容产业投资;二是投技术,聚焦垂类大模型、数据科技、智能科技及文化硬件制造产品等硬技术领域;三是投平台,特别关注文化垂类大平台、垂直文化平台及文化大数据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