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天津全运会,“先定一个小目标”
“我参加过三次全运会,这一届难度最大,自己的压力也比较大。”
要说刚刚过去的这一届全运会,其实还是离不开2013年埋下的伏笔。
全运跳水三金王,不是陈艾森一个人,还有谢思埸。2013年全运会,正是这两个小伙伴搭档出战10米跳台。
谢思埸来自广东的跳水传统城市汕头市,实力绝对不输陈艾森。当时的比赛过程也可见一斑,这是谢思埸第一次参加全运会,4跳结束,两人眼看着就要摸到金牌了,最终因为陈艾森第五跳的失误只得了一枚银牌。而且,那还是谢思埸最后一次在大赛当中参加10米台比赛。因为之后受伤,谢思埸转到了3米跳板。
但一个美妙的巧合似乎就从那时候开始酝酿。今年的全运会,因为赛程安排,谢思埸先一步拿到男团、男子双人3米板、男子单人三米板三枚金牌。压轴的男子单人十米台决赛结束之后,陈艾森在农历七夕这一天也升级全运三金王——曾经在十米跳台上的两位小伙伴,都在逆境当中坚持了下来。
“那次本来有机会拿到第一,最后因为自己的一个失误,没有拿到冠军。”陈艾森回忆起2013年全运会的那次失误,忍不住有些懊恼,谁成想,那竟然是他和谢思埸最后一次搭档男子双人十米台。“那场比赛下来我哭了,非常难过,我跟谢思埸道歉说,对不起,因为我的失误,导致我们没有拿到冠军。他说,没关系,我们还年轻……”
谢思埸比陈艾森小三个月,两个人都还没满22岁。陈艾森说,这一届全运会,是自己参加的三届全运会当中男团难度最大的一次,“压力山大”。但是,现在的陈艾森已经不是四年前、八年前的“森仔”,压力再大,现在的陈艾森已经不会再打退堂鼓了。
2016年里约奥运会,“请开始你的表演”
“最开心的一次比赛”“刚开始是奔着双人去的。我不知道为什么拿了单人冠军。”
其实里约奥运的单人十米台,本来并没有安排陈艾森的“表演”。
谭静瑜告诉记者,当时陈艾森妈妈经常说一句话,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其实最早森仔进国家队,也不确定是不是最终可以留下来,更加不要说后面的奥运会了。
“上到国家队之后,唯一紧张的是国家队的气氛,他们的气氛是十分严谨的,就是你上了国家队之后就会很自觉去好好练,跟省队的氛围还是不一样,就是不管你平常是多懒的一个人,到了国家队就会非常认真去训练。”陈艾森说,备战里约,自己一直是练的双人,单人储备当时一直是邱波和杨健。
“后来是因为奥运积分赛,我的积分赢了杨健,就赢了一点点,2分还是4分,第一名是邱波。这样才去的奥运会单人十米台。”陈艾森说。奥运积分赛打了一年,一共有5场,直到奥运会前两个月、最后一场积分赛结束,才确定陈艾森的单人十米台参赛资格,“其实真正为里约奥运会准备单人比赛的时间,只有一个月,之前一直是练双人。当时奥运会之前,跳水队在广州封闭集训这段时间,我才开始练的单人。”
现在回想起来,陈艾森这样理解这一次意外的参赛机会,“这个单人金牌,我能拿得到是意外,拿不到是应该的。”
2017年布达佩斯世锦赛,“我有什么办法,我也很绝望啊!”
“真的心累,我也很绝望。没办法,我跳好了,但是别人比我跳得更好,输了真的没话说,继续努力呗。”
谭静瑜也聊到了世锦赛的这枚单人十米台的银牌,她帮森仔记着数呢。“双人大满贯他已经是拿了,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就缺一个单人的世锦赛了。但其实我觉得也挺好的,慢慢来更长久,这一个小目标没有达成,森仔也可以继续踏实努力,留一个念想嘛。”
世锦赛男子单人十米台决赛,被媒体称作是“完美对决”,发挥都堪称完美的陈艾森和英国选手戴利,最终只相差5.7分,戴利获得金牌,陈艾森获得银牌。“当时戴利真的是跳疯了,这是他出道以来跳得最好的一次,就被我碰上了,也没有办法。”陈艾森也被自己逗笑了,“我能有什么办法,我也很绝望啊。”
谭静瑜则是欣喜,因为她看到的陈艾森并不只是结果,而是过程,“跳水比赛里面,压力就像踢皮球一样。我跳好了,高分了,你压力就大了,你顶住压力也跳好了,那么压力又会回到我这里。所以当时看森仔比赛,最高兴就是他可以每一跳都比前一跳发挥得更好,这一点是最不容易的。跳水运动员,每一跳之前一定要集中注意力,但凡有一点点想法、杂念,都会让动作变形的。但陈艾森呢,他就是一个比赛型的运动员。小时候第一次带他去比市运会,当时我们领队都说他,怎么比赛的时候和训练的时候完全两个人啊?他就是这样的,一到比赛就完全变了一个人一样,这样的运动员是最可遇不可求的。”
陈艾森自己怎么说呢?“可能是我比赛时比较放得开,心态比其他人好一点。不会去想万一没跳好会怎么样,只想跳好自己的动作就好了。”陈艾森说,自己好像从小就这样,很享受比赛。
面对面
不聊金牌,聊聊“熊抱抱”的陈艾森
新快报:小时候很不喜欢跑400米?
森仔:很累呀,跑不动,很明显我不适合这项运动。
谭静瑜:当时森仔觉得自己尽力跑了,还不能达标,他就不跑了。你非要他跑不准他走,他就哭喽,哭完回家就说不练喽。
新快报:在国家队有跑400米这样的训练方法吗?
森仔:也有,这是训练爆发力的一种方式,对跳水也很有帮助,特别是对于跳台来说,因为跳台非常需要爆发力。后来经过训练,都能达标了。其实每一项运动都有一种感觉,外人看来好像跑步只要用力跑就可以了,其实也有技术和感觉在里面。
新快报:听说你最早是学体操?
森仔:其实也是很有缘分,因为小时候不喜欢去幼儿园,总是哭闹,所以也不经常去。结果刚好那天妈妈送我去幼儿园,就遇到教练来选小队员。而且当时自己巨胖,像个小肉球,其实直到我开始练跳水的时候,也还是挺胖的,大概12岁去了省队之后才慢慢瘦下来。当时也有人奇怪,怎么选了这么一个小胖子。
谭静瑜:刚过来的时候很搞笑的,他妈妈只要一过来看他,他就要熊抱抱。我当时还心想,糟糕了,一个男孩子这么粘人的可怎么办。他其实是一个很恋家的男孩子。但是他比较有天赋嘛,还是想要留下他,就由得他玩。所以我经常说他是被我骗过来的。
新快报:去体校之前还不会游泳?
森仔:是的,其实第一次学游泳的时候都要哭了,小时候特别特别怕水。因为怕水,甚至都不喜欢洗澡。在育才小学上了两堂游泳课,喝了很多水,教练也好凶。所以每次去上课之前,都在家里抱着姐姐,喊着说我不要去。
新快报:听说去了体校没一个星期就学会了?
森仔:当时每个人绑一根绳子,直接“扔”进五米深的水池。刚开始整个水池里都是哭闹声,但是克服了恐惧之后,很快就学会了,后来都是大家绑好绳子之后,自己往水池里跳。
新快报:进入体校之后,多长时间才适应集体生活?
森仔:刚开始妈妈不想送我去体校,我自己要求说我要练,最后妈妈才同意。后来训练很累,而且不能回家又很难过,每天晚上都哭,想要回家。我觉得大概一年之后才适应。其实后来也有跟妈妈说不练了,妈妈总说,再试一下,就“试”到现在了。
姐姐:我们家是比较民主的,妈妈基本上都是跟你讲道理,然后让我们自己分析。弟弟的运动天赋应该也是遗传自妈妈,她曾经练过武术。
新快报:进了国家队,广州仔要去北京,气候、饮食适应吗?
森仔:刚到那里就病了两个月,因为水土不服发高烧、拉肚子。后来慢慢适应了,训练也很认真,一直很努力在追赶。
姐姐:他后来肠胃变化很大。以前小时候不吃辣,之后我有一次去北京他请我打火锅,辣得我都吃不下去了,他还说味道不够。
森仔:以前小时候姐姐只要不吃什么,比如说豆腐,我尝都没有尝过,就跟着一起不吃。现在就变成我吃辣,她完全不能沾。不过她现在爱吃豆腐了,我还是不爱吃。哈哈。
新快报:可能是国家队四川孩子比较多,所以能吃辣了是吧?
森仔:对,跳水这方面四川还是厉害。我们出国的时候四川队的女队员都会带锅出去,洗洁精都会带。所以我们一般就是榨菜、老干妈加泡面,每次都跑去找她们借锅。
新快报:运动员饮食要营养啊!
森仔:出国都会去超市买一堆鸡蛋放冰箱,煮泡面就打两个。在外面还是不敢乱吃肉,怕有激素什么的。
新快报:所以老干妈是安全的?
森仔:绝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