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坚持,是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
日期:[2018-08-17]  版次:[A10]   版名:[公益]   字体:【
■尽管治疗之路困难重重,但黄显文父子坚信,只要坚持,就有希望。

■黄杰 募捐二维码

广东公益 恤孤助学促进会公众号

广东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公众号

汕尾少年患重病耗尽父母积蓄熬过两期化疗,而最后一期化疗费用还未凑齐

温暖1231号

温暖诉求

黄显文把微信名改成了“坚持”。以前,即使生活艰难,独自漂泊在外孤寂困顿,但只要一想到家中有三个孩子,餐桌上有妻子煮的可口饭菜,他觉得生活就有希望。但突如其来的重病缠住了大儿子黄杰,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农村家庭雪上加霜,负债累累。他已经坚持了6个多月,陪伴黄杰在医院度过近200个日夜。如今,孩子的治疗进入最后阶段,为钱所困,父母殚精竭虑的坚持,越来越难。

不祥肿块

1997年,黄显文在湖南长沙做油漆工,为了多挣些钱,他常年奔走在不同的汽车修理厂,居无定所,却心怀希望。他把汕尾老家的孩子和长辈,都交给妻子刘小梅照顾。“每个月留1000元自己吃用,余下5000元左右全部寄回家,这种感觉很幸福,我吃苦,可以让家人多享一点福,要说唯一的缺憾,就是不能陪在孩子们身边,和他们一起成长”。

刘小梅在老家种了几亩田,下地干活时,老大黄杰都会主动去照顾弟妹,“弟弟才3岁多,还有10岁的妹妹,很多时候都要13岁的哥哥去照顾。”黄显文特别信任大儿子,他说黄杰懂事早,性格也文静,五六岁就能哄弟妹,贴心又能干。

今年春节,黄显文回汕尾过年,他发现大儿子黄杰长得非常快,不知不觉已经跟他“齐头并进”。某天,黄显文突然发现黄杰脖子上鼓起两个包,“我心里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所以马上带他去医院检查。”

可怕重疾

在汕尾市一家医院,医生的诊断结果让黄显文如释重负,“医生观察了肿块,告诉我没什么大问题,让孩子回去吃点药就行了。”黄显文自嘲“神经过敏”,高高兴兴带着儿子回家。走亲戚的时候遇到一位老医生,了解到黄杰的病情后,老医生提醒他不要大意,最好带孩子去大医院做活检,这样才能放心。

黄显文将信将疑,但还是带儿子去陆河县人民医院取了活检标本,送去广州检验。一周后,黄显文接到医院电话,活检结果令他大吃一惊,儿子的病竟被高度怀疑为霍奇金淋巴瘤。

他哆哆嗦嗦地将这几个字输入百度,弹出的所有相关信息,让他呆若木鸡,“我对着电脑屏幕,像一块木头一样坐着,好长时间不能动弹。”他说,3月初,在咨询过很多医院后,父子俩赶到广州,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求医。

熬过漫长的20多天,各项检查结果相互印证,黄杰的病症终于确诊——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

艰难尾疗

黄杰入院即开始接受化疗。幸运的是,除第一大疗程出现口腔感染外,孩子的其余疗程都算顺利,化疗缓解效果也不错。

“医生让我们做三个大疗程,目前已经做完了两个,还剩最后一个疗了,如果一切顺利的话,50天能完成这一期治疗。” 黄显文说,入院后他也和医生讨论过孩子患病的原因,但除了2016年老家房子刷过一次油漆外,似乎找不到其他的可能,“但医生也说,这个病患病的成因十分复杂,至今医学界也找不到十分明确的答案。”

从发病到现在,黄杰的治疗费中,自费部分已经超过30万元,“有10万元是网上众筹来的,还有10万元是我们自己的积蓄和亲戚捐凑,剩下10万元,就都是外债。”他告诉记者,黄杰知道治病很花钱,也特别心疼父母,“他老是跟我说,‘爸爸,你的头发又白了好多’,听到他这么说,我心里很难受,觉得对不起他。”

黄显文对儿子的愧疚,源于深深的无力,他说,孩子最后一期化疗的费用,到现在还没能筹齐,“说什么也要坚持下去,坚持,是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

■本报统筹: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本版采写:新快报记者严蓉 潘芝珍 ■本版摄影:新快报记者 王飞

公益指引

●公益账户: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天天公益专项基金

●银行账号:44032601040006253

●开户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广州远洋宾馆支行

注:捐款时请注明“新快报温暖×号×××(受助者姓名)”,如“新快报温暖1231号黄杰”。如需捐款收据,请在汇款时附注捐款收据回邮地址、联系人姓名及电话。请务必将银行的转账回执传真至新快报(传真:020-85180284),逐日登报明细以传真为准,分批公示以天天公益基金到账为准。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