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线开通客流稳定
6月29日,广州地铁十号线(西塱-杨箕东)、十二号线西段(浔峰岗-广州体育馆)和十二号线东段(二沙岛-大学城南)三条(段)线路开通运营。至此,广州地铁的1-14号线终于集齐。
作为广州市民期盼已久的地铁线网“X”形对角线,新线的开通对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十号线、十二号线进一步加密了中心区线网,提供了对角线方向的直达通道,增强了中心辐射能级。值得期待的是,新线将助力地铁线网工作日日均客运量达到1000万人次以上。
●出行
金沙洲进出岛更加便捷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展线网研究工作以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编制了多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线网方案由最初的“十”字线网演变为现状“环+十字+对角线+放射线”复合结构线网,以适应不同时期城市发展的需要。
金沙洲是其中一个鲜活案例。
长期以来,金沙洲面临人口激增与地理困局的矛盾,交通设施配套滞后于人口增长。当前,金沙洲往广州方向全日进出岛出行需求超过40万人次(双向),其中32.8%为白云区内部出行,荔湾区、越秀区紧随其后,占比分别为24.3%和20.7%。新线开通前,地铁六号线是进出岛唯一地铁线路,服务于金沙洲往荔湾、越秀方向的出行,承担了约13.4万人次的出行需求,线路早高峰期间拥挤严重,沙贝站至如意坊站区段进城方向满载率超过85%,乘客出行体验欠佳。
十二号线开通后,金沙洲往白云区方向的轨道出行更加便捷,缓解了六号线进出岛区段客流压力,还吸引了部分电动自行车用户改乘地铁出行。新开通的浔峰岗北站分担了一部分金沙洲北部及佛山客流,还缓解了浔峰岗站的客流和交通衔接压力。待十三号线二期等线路开通后,十二号线西段换乘条件将更加完善,分流更多六号线客流,进一步缓解金沙洲对外出行的客流压力。
住在浔峰岗北站附近的乘客小花,在天河上班,以往出门需要骑共享单车或电动自行车到浔峰岗站,挤上六号线到了东山口站换乘一号线,再到体育西站换三号线。十二号线开通后,小花在家门口就能坐上了地铁,通过到聚龙站换八号线,再到陈家祠站换一号线,虽然依旧需要多次换乘,但整个出行舒适度得到了提高。
新线开通改善了既有交通出行状况,将推动人口向新兴板块疏解、产业向新线沿线集聚,为广州注入新的发展动能。
●对比
海珠、白云受益最大
新线开通后,广州全市轨道站点800米人口岗位覆盖率由38.8%提升至40.5%。新开通线路途经荔湾、海珠、越秀、白云、番禺、天河六区,其中海珠、白云两区新增地铁里程和车站数量最多,受益最大。
十号线作为海珠区的又一条南北向过江线路,将实现海珠西部人口密集区与就业中心天河区在对角线方向的直接连通,有效提升了海珠区的轨道可达性。海珠区站点800米人口岗位覆盖率由现状的72.6%提升至78.3%,线网密度达到0.91km/km2,仅次于越秀区(1.13km/km2)位列全市各区第二。
得益于十号线的开通,家住滨江东的老广劳先生目前每天单程通勤时间节省了20分钟以上。他表示滨江东的市民期盼地铁很多年,十号线开通当天,他甚至是11点45分就到滨江东站抢搭头趟车。“我在天河上班,以往在没有地铁覆盖的日子里,都是要骑自行车或者到中大站坐八号线换乘三号线。现在是坐十号线到东湖站,换乘六号线到东山口,再换乘一号线。全程都是轨道交通,没有塞车的烦恼。我再也不用挤三号线了。”
十二号线西段开通成为白云区第一条东西向地铁线路,串联二号线、八号线、六号线三条既有南北向进出城线路,实现三线之间的横向连接,为白云近郊及广州外围区进城客流提供更多乘车路径选择。白云区站点800米人口岗位覆盖率由现状的29.6%提升至33.8%。
十二号线东段与地铁四号线连续三站换乘,大学城南站升级成为三线换乘站,番禺与海珠两区的轨道衔接更加紧密。
作为线网规划中的横跨中心城区的“X”形对角线,十号线和十二号线对广州地铁线网功能提升意义重大,但初期两线均未全线开通,线路长度较短,功能定位为短距离市区线,其规划功能需等待全线开通才能完整实现。
●赋能
全运会市民前往观赛将更加便捷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今年11月在粤港澳大湾区举行,届时广州将承担大量比赛任务,对枢纽和体育场馆的交通提出了高要求。
新线开通前,广州白云站与地铁八号线石潭站通过换乘通道衔接,步行时间约8-10分钟,旅客换乘较为不便。7月1日起,广州白云站承接广州站始发终到的54列普铁列车,铁路枢纽功能进一步增强,新线开通对白云站的客流疏解将发挥更大作用。
经测算,广州白云站30分钟轨道出行(轨道+步行)范围覆盖常住人口将达到284万人,相比开通前增加196万人,广州白云站枢纽辐射能力将得到极大提升,能更好地服务暑期高峰对外出行客流以及全运会期间观赛客流。
广州体育馆是第十五届全运会U18男子排球、体操(蹦床)等项目的比赛地点。地铁十二号线西段广州体育馆站开通后,广州体育馆30分钟轨道出行范围覆盖常住人口388万人,相比开通前增加39万人,市民前往观赛将更加便捷。
十二号线初期分段开通,东、西两段未能直达市中心,待线路全线开通后,旅客到达广州白云站和广州体育馆的便捷性将进一步提升。
客流
日均客运量拟超千万
据介绍,新线将助力线网工作日日均客运量达到1000万人次以上。广州地铁2024年全年日均客运量为888万人次,十一号线开通后客流进一步增长,2025年上半年工作日日均客运量为944万人次,新线开通前一周工作日日均客流达978万人次。
根据预测,十号线、十二号线客流稳定后,线网总客运量相比新线开通前将增加50万人次/日以上,广州地铁线网工作日日均客流量稳定达到1000万人次以上,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又一座常态化超千万地铁客流城市。
小贴士
地铁票价怎么算?
●乘客:明明A站到B站才三个站,C站到D站有五个站,票价却是一样的,这是为何?
●解答:地铁票价计费是按里程分段计价,并非按经过的站点数量计算:
0-4公里:2元
4-12公里:每增4公里加1元
12-24公里:每增6公里加1元
24公里以上:每增8公里加1元
●问题:如果坐一圈回到起点站,如何计费呢?
●解答:乘客在有效时限(270分钟)内同一车站进出闸,单程票由闸机回收,持其他车票的乘客支付所使用车票种类的最低单程票价。温馨提示,乘客须留意是否超时。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陈慕媛 李佳文 通讯员 穗规资宣 穗铁宣 ■图片:新快报记者 毕志毅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