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居在广州 一砖一瓦讲述千年商事 一宅一院流传岭南人情(1)
日期:[2019-07-24]  版次:[A18]   版名:[数媒+]   字体:【
■作为天河商圈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太古汇集商业、酒店、办公于一体,并融合周边交通、环境、公共设施,打造建筑“综合体”。从空中俯瞰,其三楼的空中花园犹如闹市中的一片绿洲,静谧宜人。


以商立城,因商聚人,两千多年来“商气”十足的岭南明珠——广州,其商业影响早已渗入日常的衣食住行。作为“看得见的历史”,岭南人的“住”见证着千年商都的辉煌,也见证着广州这座城市的包容。

从秦汉起,广州便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城市。风从海上来,西方文化的影响同样反映在大街小巷的建筑上。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变迁,地标建筑不再以高度“论英雄”,更注重对功能与需求的内化探索。然而,从古至今,未变的是建筑中所蕴藏的“人情味”。

让我们一同探析岭南的一砖一瓦,走访羊城的一宅一院,以建筑来展开这一古城商业发展的历史巨轴,以建筑来窥探砖瓦背后岭南人的世情流转。

【以商立城】

风从海上来 西式建筑元素渐渐融入生活日常

长期的对外开放,铸就了岭南人包容并兼的内在性格。随海上贸易而来的,不仅是货物与金钱,更有中西方文明的相互融合。

即使19世纪的一场大火将十三行的众多商馆付之一炬,如今人们仍能从不少外销画里窥探出当时建筑的模样。“画中很多西洋风格的建筑,是建造出租给洋商的商馆。”广州十三行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建筑功能理念亦对日后有所影响。据悉,当时商馆一般都有两三层,上面住的是商船的大班,下面则住船员或随从,一楼还设置了专门储藏白银与货物的房间。“这说明楼上住人、楼下存储经营商货的理念当时便有了。”

“十三行时期给建筑带来的影响,更多的是西方元素与本土的结合应用。”博物馆工作人员举例称,如今十三行周边的骑楼,有不少如罗马柱、山花、窗框、小阳台等西式装饰元素。

骑楼正是西式文明“登岸入城”后的建筑代表。20世纪初,两广总督张之洞建议广州修建“铺廊”后, 40公里长的骑楼街就此诞生。如今,北京路、上下九、恩宁路等街道仍保留着大段完整的骑楼街,其商业功能与居住功能亦得以延续下来。

变在城市中

高度不再是城市地标的唯一标准

随广州城市建设“东拓”的脚步,商圈逐渐东移,其地标式建筑不断刷新着高度,也刷出了城市发展的速度。

建国前“十里洋场”的长堤商圈中,哥特式骑楼建筑爱群大厦拔地而起,18层的高度使其于1937年至1967年成为“广州第一高楼”,该地位保持了整整30年。1968年,27层的广州宾馆将爱群大厦从“第一高”的宝座上拽了下来,时隔15年又被32层的白天鹅宾馆所取代。

如此的高度更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广州第一代CBD环市东商圈成型后,更上一层楼。建成于1991年的广东国际大厦,俗称“63层”,当年以200.1米的高度刷新了国内纪录,带领中国进入“200+”的建筑时代。而它亦是老广最后一个以层数作为称呼的摩天大楼。

进入天河商圈时代,高度不再是人们对地标建筑的最初印象。随着城市功能的不断丰富,商业建筑所需承载的需求越来越多,尊重区域环境,与周边交通、公共设施的深度融合,“商业综合体”被搬上建筑舞台。

从公交、地铁站出来,几乎一路都在屋檐下,便能直达各大商场、写字楼,这便是不少人对天河商圈的最初印象——便捷。“在设计时,就营造了一个多层次的城市街道与屋面广场体系。”广州市设计院副总建筑师杨焰文是参与太古汇设计的本地设计院项目负责人,她回忆到,“设计考虑了社区、地铁与BRT,每天大量的通勤、客流从地下经过精心设计的连廊进入建筑,通过自动扶梯的竖向连接通往各处,在湿热多雨的气候中为顾客、行人提供了一个宜人舒适的室内城市街道。

与此同时,建筑亦更注重节能环保。“自然光的应用不仅是太古汇对顾客愉悦感受的重视,更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人工照明。”杨焰文表示,环保节能均体现在细微设计上,例如通往地下停车场闸口的长引道设计,有效避免车辆等候时占用城市道路。停车场内的“鱼骨式”路径主次分明,缩短了车辆的通行时间,降低因绕行、等候停车时的尾气排放。

■策划:罗韵 黄海滨

■统筹:新快报记者 梁彧

■采写:新快报记者 沈逸云

■摄影:新快报记者 龚吉林

■视频摄制:陈文峰 莫根源

■制图:廖木兴

■通讯员:刘宁 何嘉琳 陈小莎 吴健敏 王柏泳

于滢 郭婧 林凌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