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广州碧道建设方案出炉 三年建成超千公里碧道
日期:[2019-08-21]  版次:[A08]   版名:[时政]   字体:【

新快报讯 见习记者蒋翰林 通讯员赵雪峰报道 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 8月20日,《广州市碧道建设方案》(下称《方案》)出炉,三年内,广州将建成1033公里碧道,以碧水为魂的羊城将再添生机。建设方案首次披露了布局全市11个区的上千公里碧道“全名单”,其中白云区计划碧道长度179.4公里,为全市最大规模。

年内完成100公里以上试点

据《方案》介绍,计划一年试点建设、三年大见成效、七年全面建成。《方案》计划2022年完成1033公里的建设,其中:越秀区27.3公里、海珠区63.8公里、荔湾区65.3公里、天河区55.3公里、白云区179.4公里、黄埔区78.7公里、花都区117.9公里、番禺区96.7公里、南沙区72.6公里、从化区155.3公里、增城区121.3公里。

到2019年底,编制完成全市碧道建设规划,制定出台碧道建设指导性文件。各区选择基础条件较好且具有代表性的河湖完成100公里以上试点建设工作。

到2022年底,全市建成碧道1000公里以上,各区建成特色鲜明的碧道,成为展示广州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亮丽名片。

到2025年底,完善全市碧道网络,河湖水质全面提升,河湖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健全,河湖保护、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实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岭南水乡风貌。

三大片区碧道各有特色

《方案》明确,广州碧道建设以河湖水系为载体,形成“一条主脉、两条支线、三大片区、多个节点”的空间总体布局,构建“三纵三横”骨干网,形成点、线、面空间布局。北部山水碧道区:以流溪河、增江、白坭河为主,体现广州山水特色。通过乡土叙事、岭南建筑修复、特色步径设计、本土动植物生境恢复等,打造体验生态野趣、回味乡愁记忆的最家乡碧道。现代都会碧道区:依托中心城区的发展特色、风光名胜、人文景观,成为广州都市特色名片。整合珠江沿岸的文化、景观、产业、游憩资源,以城央碧道打造最都市的先锋水岸。

南部水乡碧道区:依托番禺、南沙等网河区,体现广州农家田园水乡和滨海特色。开展古村、古镇、古港的水系治理,重塑岭南水乡文化;建设随潮汐水涨水落、蓝绿交织的河网碧道,恢复城市水系“弹性”,打造最生态的感潮河网。

城市滨水空间升级

碧道是以江河湖库水域及岸边带为载体的公共开敞空间。据《方案》描述,碧道建设除了水污染治理、防涝减灾、生态保护,也包括滨水空间基础设施、水文化建设。既有碧水清流的生态廊道、江河安澜的行洪通道,也有诗情画意的休闲绿道、浓郁乡愁的文化驿道和生态活力的滨水经济带。

《方案》指出,将按照城市滨水空间布局,通过滨水区域改造,建设多样化的滨河慢行系统、水岸公园、体育公园和湿地节点;加大对碧道沿线涉水人文历史和地方民俗的挖掘,结合古驿道、古村落、古建筑、名木古树和其他名胜古迹保护,设置导引设施,丰富碧道的文化内涵;对闸坝堰等水利工程开展艺术性提升改造,利用好亲水漫坝、廊桥、雕塑、画廊、植物等;结合特色水利工程打造水利博物馆,宣传水安全知识。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