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做人,再事丹青”是著名画家杨之光先生的座右铭,这句话呈现一种“用艺术镌刻时代,用品行点亮人生”的做人品格和从艺精神,而现在,已经成为了广州美术学院的校训。
12月18日,备受瞩目的“借道寻法——‘杨之光艺术研究’从出版回归展览的实验场域”展览在广州岭南画派纪念馆G层举行。从5000多件作品和文献资料中精选出近4000项图片资料,包括作品、创作草图、速写、剪报、日记、学习及教学笔记、教材和杨之光各个时期的照片等。同时,整理出30多万字的文案,编成厚重的《杨之光艺术研究》专集,以最为完整的文献资料,呈现杨之光的艺术及其历史地位。
■新快报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高镛舒
一场“实验性”的展览
展览从杨之光先生艺术生涯中几个极具代表意义的案例出发,比如《一辈子第一回》《浴日图》《矿山新兵》等,辅以相关的文献材料,将岭南画派纪念馆持续数年的杨之光艺术研究项目在书籍上的“线性呈现”转化为展览的“立体化呈现”。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杨易欣介绍,不同于以往的艺术大家个展,这是一个“从出版回归展览的实验场域”,基于文献材料的基础上,探讨一种新的展陈思路和展览观看方式。同时,呼应杨之光先生一生在艺术创作中寻找“新的主题、新的人物、新的语言和形式”的精神,将此前收集和编辑的阶段性成果展开一场“实验性”的展览,尝试开拓将更多的资料呈现给观众去进行研究和探讨,通过岭南画派纪念馆升级改造后的新面貌、新设备、新手段,利用新的展览特点打开对话式和开放性的研究思路。
杨之光女儿、杨之光美术中心创始人、总部校长杨红表示,这次展览不同于很多美术展览,这是一次极具学术性、有深度和厚度的研究型展览。这是岭南画派纪念馆的独特之处。期待有更多的研究团队对广东美术界的艺术成果作更多的研究挖掘,让身处岭南的画家对中国近现代美术所作出的贡献能得到更客观的呈现。
也正如展览“结语”所写,“关注的不仅仅是‘杨之光’这位艺术大家的个案研究,更希望通过对时代的文化、社会、历史背景的关注和分析,激发观众的反馈和互动,从而寻找新的研究资料和研究角度。”
中国画教学体系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杨之光早年师从高剑父先生,接受了岭南画派“新国画”的理念,继而在中央美术学院徐悲鸿、董希文、叶浅予、李桦、萧淑芳等先生的指导下接受以西画写实能力的训练,是新中国美术教育体系下首批高等美术学院培养出的青年艺术家。1953年,杨之光成为新创立的中南美术专科学校骨干教师。作为一名有多地求学经历、多学历背景的青年教师,杨之光在践行“新国画”理念的艺术氛围中,走上探索现代中国水墨人物画的道路。
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广东省美协主席林蓝表示,有近70载从艺历程的杨之光先生,交汇了岭南画派、“徐悲鸿-蒋兆和”体系及百年来“新国画”艺术精神于一体,是建构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审美范式的大家。他既是二十世纪上半期岭南画派新国画理念和教育的受惠者,同时也是新中国学院式中国画教学体系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广东省文联主席、岭南画派纪念馆馆长李劲堃也说,“杨之光在笔墨上继承了‘徐蒋体系’,他既受到岭南画派的培育,又受到海派,特别是任伯年的绘画理想,所以他跟徐悲鸿、蒋兆和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在塑造形象的过程中,他有段落式的、精准的笔法提炼。我们通过他一个眼睛、一个耳朵的分解图到一幅幅步骤图的案例,再到他的创作,如此完整的一个综合面貌,构成了中国新的人物画教学的最好的范本之一。”
拓展了现代中国水墨画的空间表现力
以水墨形式临摹列宾的油画《萨布罗什人给苏丹王写信》的作品前,不少专业观众细细品味,甚至讨论和学习该作品表现出的线条、结构、光影表达等。
“从临摹列宾作品可以看出,他在中国画创作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艺术观测角度。”李劲堃说,“杨之光先生的整个创作历程,特别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对中国人物画创作体系与教学体系构建影响巨大,他创作的经典作品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的意义。”1954年,杨之光创作出《一辈子第一回》。翌年,这一作品在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会上展出,引起巨大反响,成为新人物画的里程碑。杨之光凭此作获得武汉市“向科学文化进军”奖章。
1959年杨之光为筹备中央革命博物馆新馆创作水墨历史画《毛泽东同志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并以题为《红日照征途》的相同叙事题材,历时若干年完成了多稿巨作。这幅作品充分说明了杨之光作为人物画家不仅拥有出色的人物造像能力,还具备杰出的视觉叙事能力,从而为观众呈现极具现实感的“水墨史诗”。
绘于1962年的《最早的没骨写生》显示出杨之光早年在水墨变革之路上作出的探索,并在数以千计的临摹和写生手稿的基础上,创作出《浴日图》《矿山新兵》等重要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杨之光深入研究古今中外技法的努力,特别是其融合传统写意花鸟用笔,与西画严谨造型的实验形成的没骨画法。而最能体现在没骨画法上探索成果的作品当属《九八英雄颂》,杨之光在完成大量舞蹈人物题材作品的基础上向重大题材发起挑战,拓展了没骨画法的主题内容和形式美感。
“杨之光对于水墨画的变革不仅体现在他努力将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语言与西方绘画的严谨造型相结合,而且通过写意性的概括用笔,达到一种融笔墨与造型于一体的新写实中国画。”著名美术史家殷双喜认为,“我们在其代表作《矿山新兵》(1971年)中可以看到,这种生动明亮的笔墨表现与中国画特有的留白相结合,使杨之光的绘画获得了深远的空间,大大拓展了现代中国水墨画的空间表现力。”
艺术顾问(排名不分先后)
陈金章 梁世雄 刘斯奋 许钦松 梁 江 陈永锵 方楚雄 林淑然
张绍城 卢延光 周国城 李鹏程 许鸿飞 汪晓曙 卢德平 叶其嘉
■统筹:李世云 ■采编:梁志钦 曾贵真 管瑜 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