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针对金融领域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面对新形势,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简称“广东中行”)始终坚持金融为民初心,凭借敏锐的反诈意识和高效的应对措施,强化警银联动,以“联动治理”为主模式,使得反欺诈管控更有力。
同时,紧抓反诈重点,强化技术管控、全流程管控及反诈宣教,构建立体化反诈防护体系,筑牢金融安全防线。今年以来,广东中行已成功劝阻堵截近20起电信诈骗,为客户避免资金损失800多万元;同时成功拦截多起涉诈资金转移超亿元,全力守好群众“钱袋子”。
识破“李鬼”骗局 警银联动挽回损失
“你的手机号传播虚假信息涉嫌犯罪”“你的银行卡涉嫌洗钱”……当前,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冒充公检法等身份来进行诈骗,导致很多人上当。
今年3月7日下午,一位年轻女士来到中国银行广州人和支行申请账户调额。银行工作人员核查发现,其账户当天已转出20万元,随即向客户了解资金用途。客户称因表姐结婚需购买黄金作为婚庆用品,已支付20万元订金,并出示某黄金店铺盖章的“证明书”说明需再支付70余万元。
凭借敏锐的风险防范意识,银行工作人员初步判断账户人可能正遭遇诈骗分子教唆黄金交易骗取受害人资金。银行迅速联系属地派出所请求协助。民警到场后,通过观察客户手机界面发现其试图通过社交群组联系诈骗分子,立即制止操作并要求客户前往派出所接受进一步劝阻。
通过警银双方联合开展劝解工作,该女士才逐渐意识到遭遇诈骗。原来,犯罪分子伪装成通信运营商客服,虚构受害人“手机号传播虚假信息涉嫌犯罪”的场景,通过精准地报出受害人的个人基础信息,获得受害人的信任。随后,犯罪分子还伪造成“警方”,利用SKYPE通讯、海外会议APP等通信工具与受害人沟通,过程中不断地渲染受害人可能面临的严重后果。犯罪分子还以“配合调查免于被起诉”为由,要求受害人将其资产转入警方的“安全账户”证明自己的清白,同时称大额转账不安全,诱导受害人以购买黄金的方式转移资产。最终,通过警银联动机制,成功堵截91万元资金,避免受害人资金损失扩大。
“慧眼识诈守金盾 尽责护财暖人心”“火眼金睛破骗局 神速挽损暖民心”。3月18日,该女士家人带着锦旗先后到中国银行广州人和支行和广州人和派出所感谢警银工作人员识破骗局(见上图),及时阻止损失。
3月10日,中国银行乐从支行营业部也阻截了一起“连环套”诈骗行为。该客户第一次被网络诈骗后并没有到公安派出所报案,而是通过网上查询如何处理,没想到又被诈骗分子盯上,且被“假警员”通过造假的警官证、报警回执等所迷惑,陷入了“连环套”。幸亏该行风险内控副行长在客户办理转账汇款时发现了异常,成功阻截了这起诈骗行为。
中国银行汕头分行一名80多岁的客户柯某也遭遇了类似情况。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诱导柯某使用其本人和妻子名下银行账户进行转账汇款,以及购买黄金等物品欲实施诈骗。最后,在警银携手努力下,成功拦截该客户待转账资金61万元,止付挽回损失224.4万元,追缴回黄金若干。
日常生活中新型诈骗手法层出不穷,比如要求下载“银联会议”APP等软件,冒充公检法人员、银行人员等要求转账进行资金核查,要求购买黄金并邮寄或现金指定交付等情况,广东中行温馨提醒:务必要提高警惕,通过正规渠道核实信息,遇到可疑情况立即拨打110报警或96110广州反诈中心进行咨询。
谨防诈骗软件 守护百姓“钱袋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信网络诈骗手段越发复杂多样,让人防不胜防。广东中行始终将客户放在首位,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专业的金融素养和认真的服务态度守护客户的财产安全,多措并举对欺诈风险早发现、早识别、早处置,构建全方位精准防控体系架构。
诈骗软件是常见的诈骗陷阱之一。3月10日,邓先生来到中国银行广州花都狮岭支行办理解冻银行卡业务。工作人员通过系统查询,发现客户账户正常,在交谈中得知,邓先生下载了某普惠贷款APP,并在APP上申请了一笔6万元的贷款,因账户异常无法放款。随后,邓先生收到自称客服人员的电话,需要把银行卡上的资金转账到指定的账户,才能解冻6万元的贷款资金,于是前来银行网点办理。
银行工作人员意识到邓先生可能遭遇电信诈骗。沟通发现,该APP在软件商店搜索不到,且界面设计过于简单、无法显示完整信息。原来,邓先生误将该APP认为是某银行贷款APP。于是,该行工作人员协助客户现场致电银行官方客服,确认没有申请贷款。经过耐心解释,邓先生意识到自己遭遇了电信诈骗,立即卸载了该APP。
李先生则是在求职过程中遇到了诈骗软件。近期,他在某招聘平台投送个人简历后,邮箱便收到了一份“上海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入职通知书。告知其入职需要做试训试岗,并收到一条链接,诱导他下载“AI助手”APP,用于开展市场调查的任务。李先生前期投入了1000元,获得“薪资奖励”后信以为真,再次投入5000元进行运作。
2月26日,APP线上主管通知他,因为他操作失误,需要补充资金。李先生对此深信不疑,到银行提取了4万元现金,并按照诈骗分子的要求,通过网约车把现金送至诈骗分子指定番禺区某地。次日,APP线上主管再次通知该客户因其操作失误导致提取失败,需再补充投入资金。于是,他来到中国银行花都新白云机场支行要求取现7.5万元,准备按要求操作。
看到李先生资金“快进快出”的特点,该网点副行长反应敏捷,马上介入调查,并及时联动警方。后经多方耐心劝说,李先生才觉察到自己受骗了。最终,在警银通力合作下,成功为李先生挽回了7.5万元的经济损失。
对于来路不明的链接或文件,千万不要随意点击。近日,中国银行湛江分行成功拦截了一起客户由于点击视频号不明境外电商信息链接引起的电信诈骗,挽回了部分财产损失。
在这类诈骗中,骗子往往会要求下载相关软件,配合登录手机银行、屏幕共享,输入密码、验证码等信息,诱导事主对外转账。广东中行温馨提醒:请选择正规渠道下载应用程序,避免下载来路不明的软件。如果不小心误触或被强制弹出不明链接,应仔细甄别跳转后的信息内容,不要盲目进行操作。
“智阻”投资骗局 筑起反诈“防火墙”
炒股、高息产品等投资听起来很诱人,诈骗分子往往利用人们想要获取高额投资收益的心理,通过虚假宣传获取消费者的信任,并诱骗消费者进行线下现金交易,一旦交付现金,诈骗分子就此消失无踪。
“请问您父亲转账的用途是?”男子脱口而出“炒股用”……今年2月8日,一中年男士(为账户人儿子)到中国银行珠海三灶支行代办同名转账30万元,经办柜员在核对账户信息时注意到,户主王老先生已年逾九旬,男子的回答触发经办柜员的风险警觉。同名账户转账业务办妥后,该客户表示要预约取现50万元现金,声称用于祭祖。为防止客户被骗,银行通过大额取现需要预约的口径,让客户先行离开。
随后,中国银行珠海三灶支行工作人员紧急核查客户交易流水,发现未见有证券交易流水。该行初步判断客户存在被骗风险隐患,遂立即报告金湾区派出所该客户情况。经反诈警察介入核查,判定当事父子被诈骗。
为保障客户资金安全,该行工作人员继续询问客户现金用途,并结合多个反诈案例,特别是投资类,耐心反复劝阻客户,终于让客户意识到被诈骗,同意取消取现。最终在警银联动下,成功为客户避免50万元的资金损失。
不仅如此,也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高息产品诱导客户取现骗取钱财。近期,一名中年女性客户到中国银行广州翠城花园支行办理定期提前支取业务,并转账到本人活期账户中,不久后便提出预约取现9万元需求。由于客户未到期转存态度强硬要求必须取现,并表示要在外存其他更高息的产品,故引起银行工作人员警觉。
鉴于当时该女士情绪异常激动。在未有合理理由确认客户被诈骗的情况下,银行只能暂时给付现金并留存客户的联系方式。
果然,该女士取款后不久,海珠区反诈中心下发重要取现资金线索,该行副行长看到消息后迅速启动响应程序,排查到该客户有被诈骗嫌疑并立即上报反诈中心。经分析研判,反诈中心上门劝阻该客户,最终成功拦截资金9万元。
广东中行提醒:不法分子利用炒股、黄金、高息产品等诱导客户取现骗取钱财。在此提醒广大群众,任何承诺高额回报的投资平台,应保持高度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非金融机构官方销售的所谓高息产品,要按照正规途径办理银行理财业务,谨防上当受骗。
电信网络诈骗手段越发复杂多样,让人防不胜防。广东中行始终将客户放在首位,在保障客户正常金融需求的同时,多措并举筑牢金融安全防线,持续完善警银联动机制,与反诈中心、公安等部门紧密协作,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
未来,广东中行将继续秉持金融为民服务初心,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深入社区、乡村、校园、企业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反诈宣传活动,同时,强化风险管理,为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构建和谐的金融消费环境贡献中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