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膝行女孩幸逢“站立之机” 突破最后费用“关卡”急需援手
日期:[2025-07-24]  版次:[A11]   版名:[公益]   字体:【
■因为脚掌外翻,洋洋只能用膝盖拖着小腿前行。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公众号

温暖1690号

●温暖诉求

绵绵雨丝挂在玻璃上,7岁的洋洋用手掌撑着病床边缘,小腿平摊,一前一后被膝盖拖行,一点一点将身体挪向窗边。这是她7年人生里最熟悉的移动方式。“爸爸,我什么时候可以站起来到楼下看一看?”父亲杨华闻言,用粗糙的手掌轻轻摸了摸女儿的头,“很快,很快!”他语气坚定,笑容里却夹杂着些许无奈——距离洋洋三次手术所需的20多万元费用,是这个来自云南普洱的茶农在短时间内无法达成的艰巨任务。

先天疾病失去行走能力

7年前的那个普通夏日,曾被杨华夫妇掐指期待的好日子,却在孩子呱呱落地后成为他们内心永远的隐痛。“两个脚掌都是外翻的,膝盖也不对劲。”大喜大悲的转换,并未消减父母之爱,他们小心翼翼地抱着襁褓中的婴儿,回到云南普洱茶山下的农舍。

洋洋一岁多时,杨华请亲戚带路,一路颠簸去往昆明市儿童医院。

他记得,医生掀开襁褓时满目怜惜:“先天性多关节挛缩,膝关节反曲,马蹄内翻足。”这个只认得自己名字的老实茶农听不懂术语,只记住了最后一句:“治疗有难度,动手术要花几十万元。”回程路上,杨华一路都在淌眼泪,“哪有那么多钱?家里的存款都没超过一万元。”

时光荏苒,转眼洋洋已经三岁,学会了“走路”。她总爱跟在村里孩子后面跑,姿势奇怪得像只歪歪扭扭的小鸭子,“脚掌不贴地,但那时很瘦,还能站起来。” 杨华说,家里的表姐妹都很爱护她,但有不懂事的小朋友笑她“扭着走”,慢慢地,洋洋不肯出门了。

活动越少,消耗越小。最近两年,洋洋长胖了,细弱的小腿再也无力站立,她也几乎不再出门。普洱的茶山藏在云雾里,杨华夫妇每天清晨上山务农,她就独自在家,饿了吃剩饭,困了蜷在沙发上。有次杨华提前回家,看见女儿正用膝盖挪到窗边,盯着远处山上采茶人的身影发呆。“她不说,但我知道她想出去。”

千里机缘幸逢广州名医

“不是没想过再去看看,但没有走出去的经费和勇气。”在普洱的深山里,杨华一家像被信息的围墙遮蔽着。

昆明那次求医后,他也问过附近乡村的赤脚医生,得到的答复是“这病没法治”;托人打听县城的医院,听说“治不好还花钱”;在外打工的同乡说 “北上广的医院厉害”……可他们一年四季都要靠茶园里的茶青过日子,好像停不下来,“其实最大的困难还是没有钱。”他还是一脸愧疚地道出实话。

杨华一家靠种茶、采茶青度日。每年除了最冷的两个月,其余十个月里,他和妻子的手指都泡在茶青的汁液里,每天从茶园背回来的鲜叶,卖给茶商的价格是每公斤三四元,夫妻俩似乎永远攒不够出一趟远门的路费,更别提高昂的治疗费。

直到今年7月,有亲戚传来消息:“广州的儿童骨科专家来普洱义诊,快去带洋洋看看!有一位叫李旭的教授,治好过同样的病。”

7月12日,杨华背着洋洋来到义诊点。李旭医生掀开洋洋的裤腿时,杨华紧张得手心冒汗。“能治好。再不治,孩子这辈子就毁了。”李旭的话像锤子砸在他心上。

走出义诊点,杨华蹲在路边哭了。7年了,第一次有人告诉他“能治”,第一次有人告诉他“先不要考虑费用,我们一起想办法”。

方案已定费用仍在众筹

好消息像长了才翅膀在亲友间传来。“叔,我回来送你们去广州!”杨华的侄儿在四川打工,听说叔叔要带妹妹去广州,立刻请了假。他辗转坐了十多个小时的车回到普洱,帮叔叔和妹妹买好高铁票,一路照应他们来到广州市华新骨科医院。

“每一双稚嫩的手掌都值得被托起,每一步蹒跚的足迹都渴望奔向光明。”华新骨科医院院长、儿童骨科专家李旭率先在朋友圈转发洋洋的线上筹款信息,短短两天,已筹到3万多元。

“希望有更多爱心人士与我们一起帮助洋洋站起来。” 李旭院长说,孩子的左膝和双足都要进行手术治疗,累加康复所需,估计需要20万-30万元,虽然缺口极大,但院方不会因治疗费有缺口而延缓手术。

杨华每天都去看筹款页面,但需要侄儿告诉他捐款人的姓名,然后默默记在心里。“我想寄些茶青给好心人,但很多人是匿名的。”

为了让小洋洋减一些体重,医院还在她的病床上方特地加挂了器材,帮助她在下肢不便行动时,可以伸手握住手环锻炼一下上半身的肌肉力量。“我们已完成病例讨论和手术计划,会分三次完成膝盖和双足的矫正手术。”李旭告诉记者,他有信心让洋洋拥有重新站立的能力。

“这一次我们身后站着很多人,我有信心,一定能看到女儿站起来。”杨华知道,洋洋距离“站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不再是一个人在山里等待——无数双眼睛正望着他们,无数双手正托举着这个7岁女孩的“站立之约”。

公益指引

●公益账户: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天天公益专项基金

●银行账号:

44032601040006253

●开户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广州远洋宾馆支行

注:捐款时请注明“天天公益专项基金”, 如需捐款收据,请在汇款时附注捐款收据回邮地址、联系人姓名及电话。

■本版统筹: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本版采写: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李斯璐 通讯员 陈欣柔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